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824节
杨琦的话让王邑大为震惊。
确实苏曜的威名和手段确实让他感到深深的忌惮,但是与白波军联手对抗朝廷,这无疑是条极其危险的道路,一旦失败,恐自绝于天下啊。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杨琦催促道,“白波贼狼也,大将军虎也。”
“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要咱们说动白波军出击,那么不管他们相斗如何,与我等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王邑犹豫不决,手下幕僚们则纷纷进言劝说。
但是双方的利害却并不完全一致,王邑心中总想着留条退路,不愿意将事情做绝,以招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就在场面僵持不下时,又一人出列说道:
“王太守莫慌,某有一两全其美之策。”
王邑闻言顿时目露惊喜:
“卫先生有何计策,快请速速道来!”
卫先生,当然不是苏曜那还远在辽东的卫明,而是他在河东老家的本家亲戚,河东卫氏嫡系的子弟。
不过,他的计策也非常简单,只是稍加完善了其他人的方案。
白波军还是要联系的,不过苏曜那边也不能直接就得罪死,摆出一副造反的姿态。
大可以紧闭城门的同时,派人送出粮草犒军,找个河东混乱百姓不安之类的理由暂时不让朝廷大军进城。
“某听闻董卓之乱时,其存粮被毁,洛阳粮草不足。”
“大将军此次又只带三千兵马,未必能从白波贼那讨得好来。”
“我等只需静观其变,待时而动,岂不美哉?”
王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但随即又点了点头,觉得卫先生的计策确实有其可取之处。
“卫先生此言有理,既不得罪朝廷,又能拖延时间,等待局势变化。”
王邑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只是,这白波贼素来狡诈,他们真的会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吗?”
卫先生还未说话,杨琦便抢先一步笑说:
“王太守放心,白波贼虽残暴狡诈,但其野心却不小,且对朝廷尤其是苏曜恨之入骨。”
“只要咱们许以重利,然后再主动报出那大将军苏曜的军情信息,如此一来,白波贼们必不会放过此等天赐之机会!”
王邑一听,见众人都无甚意见,总算下定了决心,当即让杨琦负责联络白波军,而那卫家的先生则被请出筹备粮草,准备迎接苏曜。
第772章 慕威名卫氏倒戈
河东郡,涑水西岸,白波军营寨。
“哦?你说什么?”
“太守王邑居然送来厚礼,邀咱们一起共击苏曜,反了朝廷?”
聚义堂中,白波军首领郭太脸上浮现出一丝古怪诧异的神情。
“没错渠帅!”
部将韩暹激动道:
“那来使报说大将军苏曜领兵三千,月内就将抵达安邑。”
“王太守他们会想办法把朝廷的兵马拒在门外,给咱们歼敌创造良机。”
“甚至,他们还送来了大量的礼物还说会给咱们提供精确的军情信息。”
“不对啊,那老乌龟何时变得如此大方?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接话之人乃是郭太麾下另一大将——胡才。
他与韩暹一同,曾是白波军四大天王之一。
不过,如今由于苏曜之前对他们的打击,四大天王其他两人则是一降一死,白波军也因此遭受重创。
这打击是如此沉重,以至于他们现在听到苏曜的名字都会咬牙切齿,同时也对苏曜保持着万分的警惕。
在胡才看来,太守王邑虽是一迂腐无能之辈,但却颇为自负于自己的身份。
这样的人,胡才想不通他有何理由背叛朝廷,和自己这些落草之人为伍。
阴谋,绝对有阴谋!
郭太闻言,目光在胡才和韩暹之间来回扫视,最终决定亲自接见来使问明缘由。
很快,杨琦便带着厚礼来到了聚义堂内。
郭太端坐在聚义堂的首位,目光锐利地审视着站在堂下的杨琦。他身旁,韩暹和胡才等一众将领也紧紧盯着这位来自河东太守府的来使,气氛紧张而凝重。
杨琦面不改色,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缓缓开口:“郭渠帅,在下杨琦,奉太守王邑之命,特来拜见渠帅。”
郭太微微点头,明知故问道:“久闻杨先生大名,不知先生远道而来,所为何事啊?”
杨琦微微一笑,将此行目的细细道来,然后又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函,双手呈上:
“此乃太守亲笔书信,渠帅一看便知。”
郭太接过信函,展开细读。
信中,王邑果然又详细描述了苏曜即将率军抵达河东的情况,以及他提出的合作计划。
郭太读罢,略作沉吟,不置可否。
杨琦见状也不着急,反倒是韩暹积极表态:
“渠帅,这可是个好机会啊!”
“那姓苏的狗贼只带了三千兵马就敢前来挑衅,想来是觉得河东太守会听他调遣。”
“如今那老.王太守既然愿意跟咱们合作,歼灭那苏曜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正是咱们一雪前耻,为李乐他们报仇的大好时机啊!”
“机会还是陷阱,恐还在两可之间。”
郭太看着韩暹激动的神情,眉头微微皱起,目光再次扫向杨琦,沉声道:
“杨先生,此事非同小可,你当知其中厉害。”
“只凭这些钱帛之利,便想让我等冒生死之险,你必须给我一个可以信任你们的理由。”
杨琦一听点了点头,马上便把之前他们的担忧如实相告:
“那苏曜扶持女帝,专权改制,天下诸侯世家不满者众。”
“如今他刚刚诛杀河内王匡便又厉兵秣马而来。”
“他明面上的目标是诸位白波军勇士,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他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我家太守身上。”
“我家太守不愿步那王匡后尘,自然只能兵行险着,与各位同盟,共讨苏曜!”
郭太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
他自然明白杨琦话中的意思,苏曜的威名和手段在整个天下都是赫赫有名,他此番前来河东,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平定白波军,更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自己的权势。
一念及此,郭太便握紧了自己的拳头。
无论如何,他都没有想过,昔日那个在并州都没入他眼的小小屯长,竟然几乎就在这眨眼之间成了名震天下的大将军,此子能力可见一斑。
这样说来,现在恐怕还真是一举将其消灭,永绝后患的大好时机。
“王太守的请求郭某接受了。”
郭太深吸了一口气,送客道:
“请杨先生回去转告王太守,我们会履行盟友义务,尽快动员出兵。”
“在此之前,请他务必拖住苏曜,为我等创造合适的歼敌良机。”
杨琦闻言,心中大喜,连忙躬身行礼道:“多谢渠帅深明大义,小人定当将渠帅的意思转达给太守大人。”
说罢,杨琦便告辞离去,带着郭太的答复返回安邑城。
郭太望着杨琦离去的背影,心中却并未完全放松下来。
同样的担忧的还有胡才:
“渠帅,您真的决定与王邑合作吗?”
“那老乌龟可不是个什么善茬,我就怕他在利用咱们。”
郭太点头:“利用是相互的,只要能干掉苏曜,那么暂时合作也不是不能接受。”
郭太如此说,但实际行动上他也没有完全依赖王邑的动作。
在苏曜动员大军,准备兵进河东的时候,郭太也在一边动员,一边派出探子,通过之前各种走私渠道打听线索,以防上当受骗。
很快的,一眨眼数日时间便又过去。
时间渐渐的来到五月的末尾,苏曜的大军也终于抵达了安邑城下。
河东郡,安邑城外。
苏曜骑在马上,目光如炬,凝视着前方紧闭的城门。
上一篇: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