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788节
董卓虽然残暴不仁,但皇甫嵩也不得不承认,其在军事上的才能不容小觑,这座郿坞,便是董卓智慧和野心的结晶。
皇甫嵩很清楚,对于这样的城池,倘若强攻硬取,必将付出惨重代价。
故而,皇甫嵩在一番观察后并未急于攻城,而是下了休整围城的命令:
“传令下去,全军休整,围而不攻。”
听到这个命令,别人姑且不提,皇甫嵩的从子皇甫郦便当即表示了反对:
“叔父,我等何必如此保守?”
“董贼伏诛,其党羽或死或降,关中大局已定。”
“郿坞虽城高墙固,但却已是孤城一座,除了董贼家族人员和一些死忠的部将外,已无多少可用之兵。”
“您如今重新掌兵,正该借此机会,立下赫赫战功,重树威望才是。”
“围而不攻虽然稳妥,但迁延日久,即便取胜也会被那些撮饵小辈们抢了风头啊。”
皇甫郦声音急促,表情激动,对叔父皇甫嵩的决策是大为不解。
所谓撮饵小辈自然指的是北路军的吕布。
他们两方兵马几乎同时出发,肩负清剿董贼残党的使命。
比起区区骑都尉就领两千铁骑的吕布,皇甫嵩贵为左将军却也只不过是领三千余东拼西凑的残兵。
这让皇甫郦自然是暗中较劲,希望皇甫郦能够立下比吕布更辉煌的战功,重振皇甫家的威望。
皇甫嵩闻言,眉头微皱,他理解皇甫郦的心情,但更清楚眼下的局势。
皇甫嵩轻轻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
“郦儿啊,你有所不知,这用兵之道,非比寻常,当审时度势,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骑都尉吕布乃是陷阵猛将,他所面对的是李儒部也是在野外扎营布阵,与匈奴骑兵对峙,故而冠军侯给他多派骑兵,加强机动,正是要速战速决。”
“而我军呢,做的是攻坚破城的任务,所面对的乃是固若金汤的郿坞坚城,城中守军虽不多,但依托地利,防御工事完善,粮草充足,足以坚守许久。”
皇甫嵩目光深邃,扫视着城墙上那些严阵以待的守军,继续说道:
“强攻之下,我军必会伤亡惨重,即便最终能够破城,也是惨胜,得不偿失。”
“这,那如此说来,这冠军侯岂不是在欺负人吗?”
皇甫郦当即大怒:
“他给咱们派的就这点东拼四凑的残兵,还让咱们打这么难的敌人,莫不是想要借刀杀人,让咱们皇甫家去送死?!”
皇甫嵩闻言,脸色一沉,严厉地喝止了皇甫郦的胡言乱语:
“住口!郦儿,你怎可如此诋毁冠军侯?”
皇甫郦被叔父的严厉呵斥吓了一跳,但他心中仍是不忿,小声嘟囔道:
“叔父,侄儿只是就事论事,难道不是这样子吗?”
“强攻又不能强攻,围城这里可是有号称三十年的粮食,咱们就这么扎在城外,难道要等上一辈子不成?”
“到时候久战不克,迁延日久,怕是那冠军侯就能找到理由,一纸诏书就算不要您命,那夺了兵权也是少不了的,咱们这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小子安敢胡言!”
皇甫嵩闻言当即怒斥侄儿:
“冠军侯如今虽然兵力不多,但其威势尤胜董贼三分,且一向我行我素,不在乎世人眼光。”
“若是他想要我等性命,何必多此一举,还派兵相助?”
“冠军侯能让你叔父我领兵来讨这郿坞,便是他相信我皇甫嵩有破城之能。”皇甫嵩声音沉稳,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任,“他如此行事,自然有他的考量,我等只需尽心竭力,完成使命便可。”
皇甫郦被叔父的话说得哑口无言,他低下头,心中虽仍有不甘,但也不敢再反驳。
皇甫嵩见状,缓和了语气,继续说道:
“郦儿,你年轻气盛,有冲劲是好事,但切不可鲁莽行事。”
“用兵之道,并非只有蛮干,亦可智取,这即是古人兵法所云的上兵伐谋之策。”
“便是眼下这郿坞,虽然城高墙固,但在我看来便也无甚困难,只要略施小计,不过旬日,其城必破也!”
皇甫郦闻言,眼睛一亮,连忙恭敬地行礼道:
“叔父教训的是,侄儿知错。”
“话说您当真可有破敌之策,还请速速告知侄儿!”
皇甫嵩听后抚须一笑,拍了拍皇甫郦的肩膀,说道:
“欲要完胜此战,我等当以攻心为上,行四面楚歌之计,瓦解守兵斗志,则此城不攻可破也。”
第736章 名将妙策破敌
四面楚歌之计?
皇甫郦一听总算明白了叔父的意思。
昔日项羽被困垓下,汉军恐敌兵困兽犹斗,两败俱伤,便命兵士四面唱起楚歌,使得楚军燃思乡之情,忧楚地尽丧,士气低落,被瓦解斗志,终大败项羽。
如今,面对董卓军这些坚守郿坞的最终残党,皇甫嵩便也决定故技重施。
尤其是他军中有近半都是长安城中李氏兄弟临阵起义带出来的西凉战士,与这里的守兵大多有同乡之谊,正适合施展此计。
当即,皇甫嵩便找来了麾下同行的前董卓部将,李应和李利兄弟,先行询问两人守将及其城防情况。
“回将军,城中守将乃是董贼部将杨定。”
“杨定?”
皇甫嵩闻言,微微皱眉,根本想不起此人来历。
这也难怪,由于苏曜的活跃,不但董卓的亲族高官如牛辅、李儒和董旻等人尽皆战死,就连历史上那些本该在董卓败亡后祸乱长安的残党李傕郭汜等人也全都被苏曜杀光。
杨定,这个在李傕郭汜执政时历任镇南和安西将军的郭汜部将此刻便是董卓军硕果仅存的少数高级将领。
但是,即便如此,在董卓在世时,他也完全是不够格被皇甫嵩认识的小将罢了。
“此人虽非名将,但据吾所知,亦是董贼麾下的一员悍将。”
李应提醒道:
“他为人勇猛,对董贼亦是忠心耿耿,此番能被董贼派来后方守护郿坞老巢,便是明证。”
皇甫嵩听了点了点,表示理解:
“董贼以军功起家,麾下多西凉勇士,悍勇之辈不胜枚举,确实不可小觑。”
“但人非圣人,孰能无过?这杨定既然之前不显山露水,显然亦是有其不足所在的。”
“他性情如何?有没有什么弱点,汝等又可知否?”
“将军英明!”
就在李应沉吟犹豫的时候,李利紧跟着补充说道:
“杨定此人虽然忠心悍勇,但是其勇猛有余,智谋不足。”
“他性格直率,容易冲动,且贪财好色一个不落,在郭汜麾下时,便曾因争夺战利品的归属与我兄李傕部屡有不和,多次发生冲突,若非董贼和郭汜一味庇护我等早已将其砍杀。”
皇甫嵩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贪财好色之辈难有舍生忘死的勇气,这杨定如此性格倒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当即,皇甫嵩便下令执行攻心劝降之策。
他先是从容的在郿坞四周扎营,每日派出小股部队在城下喊话劝降,同时用箭矢将劝降书射入城中。
劝降书中,皇甫嵩并非迂腐的痛斥述说董卓的恶行,希望这些痛改前非,而是将心比心的为众人谋划未来的出路。
他先是详细的描述了董卓兵败身死的经过,言说冠军侯百战百胜势不可挡,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如今董卓已俯首就戮,其势力土崩瓦解,天下大局已定,大势所趋,继续顽抗不过是徒劳无益。
紧接着,皇甫嵩又明言,朝廷诛杀董卓,讨伐郿坞,目标只在董卓亲族一党,只要城中守军愿意投降,朝廷将既往不咎,饶恕其性命,并根据其表现给予相应的安置和赏赐。
对于那些普通士兵,皇甫嵩保证他们可以获得赦免,愿意继续从军的战士将编入新的部队,想要回家的人也都可以一律放行发给盘缠,许其回归乡里,与家人团聚,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而对于将领们,皇甫嵩也承诺,只要他们愿意主动开城献降,不但允许他们保留原职,还会发给赏赐,许他们继续带兵为大汉效力,建功立业。
皇甫嵩的劝降书言辞恳切,逻辑清晰,既展现了朝廷的宽容和大度,又明确指出了继续抵抗的严重后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其一经守军发现,便立刻在将士们中间引发了轩然大波。
“董公死了?”
“这怎么可能?”
“眼下我等该如何是好?”
郿坞城中,各方人员是议论纷纷,紧张不已。
没办法,董卓败亡的实在是太快了,明明前几日他们才接到董卓书信,要他们腾出房间和空地,准备迎接大军进驻。
谁曾想,转眼间不过数日,兵临城下的竟然是朝廷来讨的部队,带头者还是那赫赫声威的名将皇甫嵩。
不过,要说城内最恐惧的,还要数那些被安置在这里的董氏族人们。
上一篇: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