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428节
乌桓人本来就不善于工造,城中建筑更没有什么规划可言。
而这次攻城,他带的亲兵军纪如果说是尚可的话,那么那些倒戈的乌桓兵士们,对这些一直高高在上的城里人动起手来烧杀抢掠可谓是凶狠无比。
尤其是商铺,府库,粮仓等地。
那家伙抢起来,连墙板都能给拆喽。
毕竟,木板那可是取暖的燃料呢,万万不能浪费了。
于是乎,留给他们的就是这么一副满目疮痍的城市。
大概了解了状况后,苏曜略一思量,便走上前来,拉起甄姜的手,安慰道:
“姜儿,我看到的和伱看到的怎么就截然不同呢?”
“啊?”甄姜迷糊了,“君侯这是何意?”
苏曜轻笑一声:“你说这是满目疮痍,残垣断壁,但在我看来,这是百废待兴,潜力无限啊。”
甄姜闻言,微微一愣,随即抬头看向苏曜,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她不明白,在这个废墟之中,苏曜是如何看到潜力的。
苏曜见状,轻轻拍了拍甄姜的手背,解释道:
“姜儿,你看这平刚城,虽然历经战乱,一片狼藉,但正因如此,它才有着无限的重建和发展空间。”
“重建?”
甄姜惊讶地问道:
“这谈何容易?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巨大的。”
“咱们是做买卖,这要投入多少才能回本?”
苏曜微笑着摇了摇头:
“这就是我的问题了,你不用担心。”
“可”甄姜欲言又止,重建城市,哪有说的那么简单啊?
“你看,最少我就能从两方面来处理。”
苏曜难得展现了一些耐心,讲解道:
“首先这些人我没有全部带走,其中战俘中还会留下一小部分青壮,他们与那些归顺的乌桓人可以作为劳动力,共同参与城市建设,以工代罚,同时也能减少他们反抗的可能。
其次,刘使君作为幽州牧首,保境安民,这次收复失地,重建城市,让他出点血,拨点钱,想来他不会拒绝吧。”
听着苏曜的话,甄姜表情越来越惊讶。
她没想到,这苏君侯竟然真的有考虑这些。
不过,这样子也许能够重建。
但是
“商铺花点时间总是能盖好的。”
“但是买卖,总要有人才行呀。”
“就这么点兵士驻扎和奴隶,哪里有能让咱们赚钱的地方呢?”
“要是商号一直赔本运营,此地长官想来也会发现咱们在这里的目的不纯吧。”
没错,这才是甄姜最担心的事情。
坦率的说,除了冀州之外,她开设商号和情报站点的进展并不顺利。
原因嘛,也很简单。
农业社会,尤其是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大汉朝时,商品经济并不繁荣。
最赚钱的盐铁生意又是由朝廷垄断,除了地域性极强的马匹贸易,基本上各家做的都是大宗的粮食买卖。
而这个时代,地域性的特征又非常明显。
各个豪强世家垄断地方。
没有点门路,想把生意跨县都难,就更别提跨州了。
他们能进入幽州,可以说全凭的这次大乱后幽州缺粮,而苏曜又是新赴任的度辽将军,大家不能不卖他一个面子。
所以幽州城的各大势力才默许了她家商号的正式入驻。
而在这人烟稀少的平刚城,她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分发惹眼。
“姜儿多虑了。”
苏曜笑道:
“我说了,这里现在是百废待兴,潜力无限。”
“平刚城的潜力,可不是一个小小军事城堡。”
“别忘了,你男人我现在可是有大权在握的。”
“我要把平刚城打造成辽西的塞外明珠,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
“什么?”甄姜惊呼一声,“商业中心?”
“没错,商业中心!”苏曜点了点头,“平刚城地处辽西走廊的要冲,是连接中原与塞外的关键节点。”
“只要我们能够在这里建立起一座繁荣的商业城市,不仅能够促进辽东乃至整个幽州的经济发展,还能够加强中原与塞外的贸易往来,实现互利共赢。”
“故而,我才安排了移民计划,等到明年,就会有大量的人来此生活”
“而同时,我在辽东的开发也会打通上游商路,彻底将平刚建成一座车水马龙枢纽城市。”
“到时候,姜儿害怕这生意能亏本吗?”
说罢,苏曜笑着指了指身边倒塌的房屋:
“就光你现在这堪称白菜价的地皮,到时候你猜猜会翻上个多少倍呢?”
第390章 天公不美路难行
权力怎么转化成金币?
这便是了。
利用自己可以制定政策,把握大势方向脉络的优势,抄底地产。
不但为自家商号以几乎无本的代价搞到了未来的黄金地段,更可以坐享土地增值的利润。
对于苏曜的宏伟蓝图,甄姜听得目瞪口呆,她从未想过,一个看似废墟的平刚城,在苏曜的规划中竟能焕发出如此巨大的潜力。
不知不觉间,她看着苏曜的眼神都变得闪闪发光了。
见甄姜表情,苏曜笑着点头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现在咱们还是好好的把这地方清理出来,尽快把商号立起来吧。”
于是乎,接下来苏曜便又调来一些人手和战俘,帮着甄姜等人清理废墟,进行重建工作。
当一切走上正轨后,苏曜便告别了甄姜,继续在领地内巡视。
就这样,日子一点点向前推进,各项工作也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人口的清点已经全部完成,城中的废墟也基本都被清除干净,那些最初积极响应苏曜的乌桓部落也都兴高采烈的分到了土地,从深山中走出成为了第一批坚定的支持者,吕布也趁机完成了抽丁工作,组建了一支一千两百人的乌桓义从骑士。
随着赵云等人的归期临近,出发的日子也就越来越近了。
整个城中逐渐进入了一种躁动的状态。
被迁移的乌桓百姓开始有序出城,告别这座他们从小生活的城市。
而就这在这时
在那正组织移民的田畴面前,一个年轻的军官蹬蹬蹬的跑了过来,他在大冷天抹了一把自己额头上的汗珠,急报道:
“不行啊,田掾吏!”
“山民说这天气阴沉,恐又要降雪。”
“这移民,怕是走不了啊。”
说着,这位军官叹气道:
“要不您跟苏君侯说一下,咱们等到开春了再动如何?”
“那怎么能行?”
田畴皱眉道:
“等到开春再出发,那就错过农时,要多养这些人一整年!”
没错,农时。
这一批迁移的居民,他们基本都是农业人口。
比起中原那些世家豪强们纤陌纵横的场景,辽东大地可谓是地广人稀,劳动力极度缺乏,苏曜可是一点都不想浪费。
“但是人不能和天斗啊!”
军官叹息道:
上一篇: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