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376节
那便是至今,苏曜也没找到一个如太原王凌,草原金方严,黑山赵四郎和冀州甄姬那般合适的幽州“向导”。
本来刘关张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他们现在有独立官位,不算本队人员,无法设置到系统的职责上不说,也已经先苏曜一步出发。
这就导致了苏曜出现了一个尴尬。
在苏曜的小地图上,整个幽州除了自己踩过的地方外是一片黑,尤其是大雪天气能见度极低,降低了侦查属性,更加影响了开图效率。
要说这本来也不算什么。
毕竟战术小地图有战争迷雾也很正常,在大的战略地图上,大汉作为己方势力,地图全亮,各郡县城的位置一清二楚,只要在官路上顺着走,大方向不错,迷路总是不至于的。
但是
苏曜没想到,这鹅毛大雪越下越大,此时的官道又不像后世的高速公路,有人铲雪化冻。
这跑着跑着,积雪覆盖下就不见了官道。
而这幽州大地,刚刚经历了轮番的叛乱与战争洗礼,说渺无人烟可能有点过,但是十室有个七八九空那总是有的。
这就导致了苏曜率军这一路跑来,别说可供补给的驿站了,连个能问话歇脚的村落都没见到。
如此条件,想要直达辽东已不可能。
苏曜便只好先接了拜会刘虞的任务,在漆黑的小地图上高亮目的地方向,一路带着大家伙跑啊跑。
但即便如此,他也只能做到把持大方位不差,具体位置在哪已是毫不知情。
“今日就且到这里,先行扎营休息吧。”
苏曜看了眼虽有些昏沉,但仍旧白日的天色,下达了扎营的命令。
但说是安营扎寨,不过如今大雪纷飞,能做到的也就只是挑个背风的地方支起布幔、帐篷,然后再取一些石块、木头配合着随行的大车做一条简易的警戒线罢了。
真正的难题是这六百余人的吃喝与保暖。
此时仲冬时节,鹅毛大雪,若是保暖不足,一夜过去,不知多少人要倒毙这在冰天雪地之中。
所幸,虽然不知此地乃何处,但林木倒是不缺。
这也是苏曜在天色仍亮时便下令扎营的原因。
在他令下,骑士们纷纷下马伐木,砍柴生火搭建临时营地。
“甄儿,咱们军情七处回来的第一个任务,便是尽快在幽州各郡县把商号开起来!”
“挣不挣钱是次要的,先把据点立起来!”
趁着将士们忙活的间隙,苏曜来到阵中的甄姜身边,计划道。
是的,甄姜也在这里。
张举逃亡,卢奴收复,幽州各郡也纷纷改旗易帜。
但北伐虽胜,小股的叛军乱匪依然在幽州大地徘徊。
刘关张等人艺高人胆大,先行辞别出发。
但苏曜可不敢冒着被劫匪打劫的风险,把军需和家眷队伍先行派出去开路。
于是乎,甄姜等人便带着之前皇帝赏赐的财货,还有度辽军的军资等,一路跟着队伍随行。
当然了,安全第一的代价就是队伍的行军速度也被减慢,在这大雪中耽搁行程的结果就是两天内如果再找不到路的话,他们怕就要面临断粮危机了。
这便是北方冬天,加上贼乱过后幽州大地一片狼藉的现状。
不过嘛,面对这个断粮危机,那些一直跟随苏曜的将士们却比苏曜自己显得轻松不少。
许是苏曜一向都是不解释的作风。
眼下虽然众人有所疑虑,但除了赵云和牵招这些新人外,其他人都相信这位苏君侯能解决这个问题。
甄姜自然也是如此。
听到苏曜急于铺开商号铺面,不求收支这般大手大脚的台词后。
这位接替已升任度辽军主簿的王凌管理军需,同时还肩负情报重任的少女很有主人翁意识的皱起了眉头,提出建议道:
“苏君侯今后将主政一方,不但没有朝廷的资金支持,反而肩负解付贡税的重任,虽然朝廷这次赏赐给您的金钱不少,于个人来说可谓是豪富,但要是用于您做大事来说却也是杯水车薪。”
“幽州眼下道路不靖,人民贫困,此时就盲目扩张,不但军情传递困难,维持商号运转也十分吃力,恐非长久之道啊。”
听了甄姜的话,苏曜眉头一挑。
印象里,这是她第一次如此明确的表达反对意见。
很新鲜,但是苏曜并不讨厌。
只见苏曜伸出手来掸掉了甄姜头上的皮裘上的雪花,问道:
“那甄姑娘有何见解呢?”
第337章 百姓苦难,刘家村家家戴孝
大雪纷飞,甄姜的俏脸却是飞上一抹红霞。
这几日在闺阁中熟悉了苏曜的霸道,此时见这男人突然这般温柔,少女心神不由有了几分摇曳。
但她很快调整过来,迎着苏曜鼓励的目光,娓娓道来。
原来,在之前被苏曜赶鸭子上架,临危受命将甄家商号用于情报搜集等细作工作后,甄姜便发现了。
情报工作与商路开拓有异曲同工之处。
他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那便是——烧钱!
不管是在当地开设据点铺面,外派掌柜,招收伙计也好,还是搜集情报,收买线人等等,都是需要大量的银弹开道。
甄家在冀州各郡经营深厚,有着完整渠道还好。
但是来到幽州,除了那在蓟城的商号外,其他地方他们都无根基,可以说是事业草创,一切都要重头来过。
而苏曜给他的任务,还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新商号,同时还要发展一个掩人耳目的暗线据点。
这样的开支,那更是难以计数。
若是开头不想办法让其保证盈利,往后窟窿越来越大,只怕会影响了君侯的大事。
“故而,奴家建议咱们还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甄姜伸手握住了苏曜有些蠢蠢欲动的魔爪,道:
“先在涿县郡城,然后蓟城,以郡府治所为基础,一点点铺开商号。”
“幽州兵乱刚过,如今又是隆冬,各地都在缺粮。”
“冀州南部、太原平原还有中原今年是难得的丰收。”
“我们可以收买粮食,转运幽州。”
“此等国计民生之大事,州牧阁下定鼎力支持,不但可能资助资金,甚至可能会派出护送队伍。”
“如此一来,不但商号前期的发展资金不用发愁,君侯此等善举仁义,也定会让刘幽州刮目相待,对日后您的事业大有裨益。”
苏曜听着甄姜的细致规划,眼睛不由一亮。
没想到这姑娘不仅考虑到了商号的盈利问题,还巧妙地结合了当前的局势,提出了一个既实际又可行的方案,既能解决财政问题,又能赢得民心。
若是未来运作得当,在军情七处下的这个商号不但不需要他额外的投入,甚至也许会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心中一动的苏曜再次查看了甄姜的属性,惊讶的发现这个女孩的各项能力评级居然都比初见时大幅度提升成长了。
不由得心中感慨。
古人说乱世出圣雄,英雄多草莽果然诚不我欺。
一个时代的人,有能者不知凡几。
青史留名者,往往除了能力外,更多的是他有了一个发挥能力的舞台。
但这并不代表其他人就都是蠢笨之辈。
这些大众脸中,只要给他们成长的机会和发挥的舞台,其前途也未必就比他人差了多少。
不管之前的卫明,还是眼前的甄姜,这一路也算是给他解决了不少问题,带来了不少的惊喜啊。
“甄姑娘真乃我贤内助也,得姑娘相伴,大事不定?”
苏曜的赞美让甄姜脸上红晕更甚,她低头羞涩地笑了笑,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她知道,自己能够成为苏君侯的助力,是苏曜对她的信任和认可,这份心意弥足珍贵。
“君侯谬赞了,奴家只是尽力而为。”
甄姜谦虚道:
“奴家愿意为君侯竭尽所能,还天下以朗朗乾坤。”
还天下以朗朗乾坤。
这不只是甄姜与苏曜的心愿,同时也是刘备刘玄德的大志。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同一时间,刘备将手中酒撒在地上,再次与兄弟们言。
次日午后,率军直线赶路的苏曜终于遇见了这两日来的第一个尚有人烟的村落。
上一篇: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