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371节

  “事权?”

  不等众人思考,钟繇便继续道:

  “苏君侯可是忘了昔日在并州是如何行事的了吗?”

  “侍郎可是说让君侯找陛下讨根节杖?”王凌道。

  王凌很清楚,昔日苏曜便是拿了使匈奴中郎将王柔的节杖,获得在并州超然独立的地位。

  不但刺史无法管他,各方太守也都只能配合行事。

  那便是使匈奴中郎将应对胡乱的事权。

  而说到幽州的话.

  “度辽将军。”

  钟繇点了点头:

  “君侯可请行度辽将军事。”

  度辽将军。

  初见于西汉昭帝时期,昭帝元凤三年任命中郎将范明友为度辽将军,因度辽水而得名。

  其是比使匈奴中郎将和护乌桓校尉更高级的,专门负责镇守汉朝北部边疆的重要军事官职。

  如果说最初在前汉时,度辽将军还是个因事而设的杂号将军的话。

  那到了后汉时,为了应对北方越来越频繁的战争危机,度辽将军也正式成为了一个常设将军。

  除了帮助使匈奴中郎将监护匈奴外,还肩负着特别是针对鲜卑、乌桓、高句丽和羌族等北方异族的军事威胁。

  其正式驻地在五原曼柏县(五原曼口),与乌桓校尉合称二营,辖北边七郡两千骑。

  在过去,度辽将军的职权范围非常广泛,为持节重臣。

  不仅拥有指挥边疆驻军的权力,还可以根据形势需要调动周边地区的兵力,进行防御或进攻作战。

  可以说度辽将军,在后汉军制崩溃前,是实打实的大汉北境第一将,麾下精锐乃大汉最强边军。

  在辉煌时度辽将军曾有过领两三万骑东征西讨的历史,说其是大汉北疆的定海神针一点都不为过。

  如此的度辽将军,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大汉常设的北方军区司令。

  但如今嘛

  同样因为这大汉内外愈演愈烈的叛乱,度辽将军就像昔日的使匈奴中郎将和护乌桓校尉一样,不但编制崩溃,将军也在战乱中不知所踪,生死未卜。

  “可君侯是迁两千石的太守,度辽将军也是两千石,这能同时担任吗?”成廉疑惑道。

  但是,这就是成廉这些政治素人不懂的地方了。

  后汉惯例,除了由校尉和中郎将等升迁而上位的专职度辽将军外,这一职位更多的时间倒还都是边郡太守兼任的,是为行度辽将军事。

  就是为了给他们便宜行事之权,专心应对当面之危机。

  甚至于,度辽将军还有开府的大权!

  这对于苏曜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虽然没有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等的幕府那般有名,但也是终于可以正式征召人才,任命六百石的长史和司马,任命比四百石的掾属和主簿等。

  他的私军也终于有了正式的编制,不再有归属不明尴尬。

  思路一下子被打开的苏曜立刻欣喜的按住钟繇的肩膀,道:

  “侍郎果有大才,此言甚秒,深合吾心啊!”

  “如此一来,我在幽州行事便可进退自如,无惧刘幽州的掣肘。”

  “什么?”

  “苏曜要行度辽将军事?!”

  听到刘表的话,何进震惊了。

  讲道理,他们此番把苏曜请出中枢,原定是希望让那颇具人望的刘虞管住他,使这小子在外面远离权力中枢安生个几年,不要打搅了他们的大事。

  然而,要是让他拿到了这行度辽将军事的特权,那这北方塞外,怕是又要腥风血雨了啊。

  到时候,这家伙再携大胜之威回来.那画面美的何进已经不敢想了。

  “这是谁给他出的主意啊!!!”

  然而多说无用,昔日一力鼓吹苏曜战功,主荐他升官外封的何进一时间也找不到理由来阻止的事情的发展。

  次日,王宫内的早朝集议上,皇帝亲封诸将。

  前将军卢植,特进,迁尚书令,加食邑二千,负责护卫回师返京。

  虎贲中郎将苏曜,迁辽东太守,加食邑一千,行度辽将军事,继续搜捕张举,扫荡幽州贼兵残部。

  典军校尉曹操,迁虎贲中郎将,接替苏曜护卫宫禁。

  五官中郎将袁术,贬为庶人,勒令回家反省。

  虎贲军百将刘备,迁襄平令。

  虎贲军百将董勇,迁虎贲左仆射。

  虎贲军左仆射邢举,迁护乌桓校尉。

  并州军曲军候成廉,迁别部司马,屯辽阳。

  关羽、张飞,去职,赏钱,布匹等.

  除了中央军有所表现的将校们升贬不一外,普通的三军将士们自然也各有赏钱财帛,包括那些各路勤王诸侯虽然未发挥大用,但该有的赏赐自然也不能吝啬。

  这便是苏曜昨日与卢植等人讨价还价议定下来的封赏方案。

  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除了自己的事情以外,苏曜自然也要为手下这些一直跟随自己的将士们表功请赏。

  而对于苏曜这种把自己部将心腹都封到上任地的事情,朝廷倒是没表达什么意见。

  主要还是如今天下大乱,封疆大吏谁上任不带点心腹班底,那怕是根本没法展开工作了。

  尤其是这一次,苏曜自请远赴辽东,那边如今在叛乱后时消息断绝,根本不知道情况如何。

  比起那些带着自家族人上任的,苏曜这种在朝廷规制下的人员调动已经算是克制了。

  于是乎,最早跟随苏曜的成廉便在终于积功达到了司马职后,被苏曜请封在辽东,帮助他统管辽东郡兵。

  而刘备,早先便已有安喜县县尉的履历,这次刘关张三人在虎贲军中又是表现优异,苏曜便表功其来到辽东郡的治所襄平担任县令,协助处理政务。

第332章 曹孟德背景深厚

  刘备的职位定下了,倒是关羽张飞的去职让苏曜颇为感慨。

  本来他也是有为这二人表功升官的,但看来三兄弟情义深重,目前还不愿意分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同时苏曜还被正式赐婚万年公主,但却不是马上,正式成婚要待到明年去了。

  除了考虑万年公主明年正式及笄外,也是因为苏曜已不是个平头百姓,而是堂堂的县侯——冠军侯。

  汉家礼制,受聘成婚之期,各有定例,其中天子一年,诸侯半年,大夫一季,平民一月。

  苏曜身为县侯,当遵诸侯之礼。

  故而,今日宣布赐婚开始走流程,待到迎娶公主,那要等到明年四月末了。

  公主的婚事定了,甄姜的事情苏曜自然也没有忘记。

  此次论功,本身苏曜应加食邑三千,但他在之前为无极甄氏的甄姜表功,赞其全力保障后勤等功,以两千食邑为其换得了配享五百食邑的中山君封号,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其他的且不说,那曹孟德怎么就成了虎贲中郎将了?”

  对于曹操成了虎贲中郎将一事,事后苏曜颇为无语。

  卢植人家是三军总帅,升官理所当然。

  但这曹操就是来武装游行一圈,怎么最后顶了自己的官?

  “君侯莫非不知,这曹孟德此人家世可也不简单啊。”卫明道。

  家世?

  苏曜愣了一下,回想道:

  “曹操?不就是阉人之后吗?”

  卫明听了捂脸,话是没错,但是这话,当世可没几个人敢如君侯般如此大大咧咧的说来。

  原来,曹操这个阉人之后,那不是普通的阉人之后。

  其父曹嵩,官至九卿不说,最后还花钱买了个三公,就光这一点,就可见其根基与财富之深厚。

  而曹嵩之所以能做到这样,可不是靠他自己的本事,而是其祖曹腾,那可是位了不得的人物。

  曹腾,就是是曹操被称为阉人之后的根源,其小黄门出身,迁中常侍,后又因拥立桓帝有功,迁大长秋,被封为费亭侯,加位特进,此人才是曹氏一门飞黄腾达的鼻祖。

  而且关键的是,这位黄门出身的中常侍、大长秋,与后来不得人心的十常侍截然不同。

  其用事宫中三十多年,奉事四帝,未有显著过失不说,还能推荐贤人,朝中受他恩惠的重臣数不胜数,天子身边永远不缺为曹氏美言说和之人。

  是的,不止是宦官们视曹氏为自己人,天下公族世家中,也不乏曹氏的门生故吏。

首节 上一节 371/11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