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344节
借此良机举办一场盛大的阅兵式,发动征讨张举的北伐,尽收天下兵权!
毕竟,他设西园军也只是为了分大将军兵权而已。
如今,当一个亲掌天下兵马大权,在沙场上挥斥方遒的机会摆在眼前时,哪一个有想法的皇帝会能错过呢?
同时,他皇帝亲征,哪怕不需要上战场砍杀,只是名义上在大营中担任统帅,那在战后论功行赏时,也无需担心手下将领功高盖主,不可控制。
于是乎,就在苏曜的推动下,君臣两人最终定计,阅兵之后御驾亲征。
至此,这个大阅兵事件便在这里走出了一种与历史上截然相反的走向。
也因此,袁术将要督粮的事情,苏曜早在他本人之前就知道了。
而考虑到这骷髅王历史上的作风,苏曜又岂会不做任何准备?
而对这一切都蒙在鼓里的袁术,还在盯着苏曜等人远去的烟尘冷笑。
而那边的苏曜,已经在地图上选好了一个新的目标:
河间国首府——乐成,老上司王柔的治所。
哦不对,现在应该说是河间相王柔的被囚之地。
“什么?!”
“王国相被囚禁了?”
“苏君侯,这,这是怎么回事啊?”
夜幕初降。
在这苏曜北行路上的第一个夜晚,将士们刚开始围在一起用餐。
这时,突然听到苏曜的说法,王凌成廉等人顿时大吃了一惊。
那位一向和他们处的不错的老将军,这次荣升河间国相,还是率先相应勤王的诸侯之一。
怎地,怎地会被囚禁在治所了?
对于这个问题,苏曜喊出了甄姜留给他随行的商号联络人——甄平。
值得一提的是,甄家那位身材火辣的长女甄姜作为苏曜现有的商业谍报网络负责人,早已经在十数日前,苏曜大胜后不久,平原城还沉浸在欢庆喜悦中的时候便受命前往北方,先行探路,了解情况,为苏曜后续的攻略提供情报支持。
而甄平,这位精明能干的中年男子,便是甄家北方一带的商业事务负责人,是甄姜临行前特意留给苏曜的人。
于是乎,甄平在接到苏曜的召唤后,立刻来到营帐前,听到众人的询问,脸上带起了几分忧虑。
只见他恭敬的躬身道:
“苏君侯,各位将军,王国相确实被反贼囚禁了。”
甄平沉声道:
“自从张纯张举叛乱以来,河间国作为其邻国便陷入了动荡之中,也是反贼势力渗透的重点。
王柔大人到任时间太短,虽然积极治理,不过无奈反贼势大却是收效甚微。
而此番贼兵突袭陛下,过境河间更是将当地搅的是一团乱麻。”
甄平说着摇了摇头,继续道:
“若说仅是如此,王国相也不至于沦陷贼手,但奈何,许是收到陛下被困,心急救驾,王国相竟然起郡兵三千步骑出城勤王”
听到这里,王凌不由得垂首捂住了额头。
下来的故事就很简单了。
这位前使匈奴中郎将,苏曜的老上司,其军事才能究竟如何大家心里还是有底的。
这家伙,让他带三千兵在敌后游击都稍显为难,他竟然还想悄悄尾行贼兵,绕后助战?
只能说勇气可嘉,忠心可鉴。
但结果嘛
他前脚刚出城,后脚行踪就被暴露。
那时,刚刚发起围城不久,奉行围点打援战术的贼兵很顺利的便伏击了他。
王柔身边的河间国兵士虽然勇猛,但反贼人数众多,士气高昂且准备充分,一番激战之下,王柔身边的亲卫纷纷倒下,他自己也不幸兵败被俘。
反贼们见抓住了这位河间国相,自然大喜过望,立刻将他押回乐成城,以此要挟河间国的百姓归顺。
“那,他们这就成功了?”吕布诧异。
这王柔能有这么大魅力?
为了他的性命,乐成百姓会开城献降?
这河间可不是平常的郡县,乃是王国封地,这位国相上面还有个名义的河间王在呢。
刘备听得也是皱眉:
“乐成乃是河间国治所,又临边郡,数任国相皆不断加固城防,可谓是墙高城固。
若非主动开城,反贼绝不可能一时半会便将其攻克。”
甄平拱手道:
“刘将军所言不差,听闻是城中有内奸作乱,趁乱开城,引贼兵入内。”
“不但王国相被俘,河间王刘陔一家也全部都被抓了。”
“.”
比起震惊的众人,苏曜现在已经习惯了这些突发事件。
好吧,这又是一个历史上不曾有过的事件,看来因为王柔担任国相以及勤王事件的爆发,导致了这样一桩意外的发生。
不过,他该做的事情没有变。
夺回河间治所乐成,解救王柔和那个刘什么的诸侯王。
这除了老朋友的情义外,也是因为乐成在他前往反贼首府卢奴的必经之地上。
从平原发兵,攻打中山卢奴有两条路线。
其一是一路向北,穿渤海郡,经河间国再折道向西直抵卢奴。
其二则是一路向西再向北,经清河国,安平国从南方插向卢奴。
这两条道路各有优劣,第一条路较为危险,但自东向西的扫荡,可以隔绝其从幽州与塞外方向得到的支援。
而第二条路则较为安全。
清河与安平两国并不在贼兵来袭的通道上,只有少量平原惨败后溃逃的散兵游勇。
作为合众各镇诸侯,集七万余兵马,号三十万众的皇帝亲征大军,自然是两路并进,合围卢奴的。
这第一路,北路的前军也是最危险最困难的一路便是由苏曜这位皇帝钦点的前锋大将领衔。
而第二路,西路的左军,那条稍微安全些的道路则是由另一位中央军的校尉统领,其正是西园军的典军校尉曹操曹孟德。
第309章 曹孟德急行欲争功,苏君侯威名震贼胆
又数日后,月上枝头。
左军曹孟德营地,一场战斗刚刚结束不久。
“曹校尉不愧是剿灭黄巾的功勋之将,真乃是谋略出众,应对有方。”
面对手下们的吹捧,曹操目光深邃地扫视了周围,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这些不过是些散兵游勇,他们先锋大军所到之处,几乎是望风而降,偶有这般脑子不开窍的螳臂挡车之辈,也纷纷是一鼓而下,没有任何难度。
不过此番他奉前将军卢植将令,除了本阵六百人的西园营兵外,节制的大多都是诸侯的兵马。
于是曹操还是与众将稍许应承了两句,说了说场面话,而后才摆了摆手示意手下们安静。
接着,只见曹操转向身旁的大将夏侯惇,沉声问道:
“听闻河间乐平陷落,苏君侯前军道路遇阻,元让以为我等应当如何?”
曹操身为左军将领,为何关心那前军的事情?
除了那苏曜在这些日子来格外耀眼引人注目外,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原因。
那便是两人奉军令,应限期抵达卢奴,完成合围。
他的左军肉眼可见的道路相对安全,进展可期。
而那前军根据快马速报来看,是遇到了相当的麻烦。
面对曹操的问题,夏侯惇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
“那苏君侯平原一战威名赫赫,但这乐平到底也是座坚城,这次离奇沦陷难说有何猫腻。”
“若是苏君侯被阻乐平城下,我军孤军深入,恐怕会有些危险。”
夏侯惇对于那张举还剩多少人,心中有点没底。
虽然平原一战皇帝的亲兵们大获全胜,但是贼兵到底是二十万之众,哪怕只跑个七八万回去,他们这先锋数千人孤军深入也很容易被人迎头痛击。
在夏侯惇看来,他们现在就应该谨慎而行,减慢速度,时刻观察侧翼友军动向。
不过,在曹操看来则并非如此。
上一篇: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