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227节

  也与当前差不多嘛。

  但他朱儁得到的待遇是什么呢?

  朝廷论功行赏,封他为都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赐黄金五十斤。

  官职是一点没动,寒门出身的他是被死死按在六百石上,只是从地方调回了中央,任了谏议大夫。

  直到那黄巾之乱爆发,他才熬出了头,被人想起来,一口气拔到了比两千石的右中郎将,与皇甫嵩、卢植一同出征。

  现在这小子,跟自己当初的情况差不多嘛,他还不是主官,就一口气拔升到如此地步。

  凭什么呢?

  离谱,太离谱了。

  卢植他们是不可能拟下如此封赏的。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只会是.

  圣眷之隆,令人无法直视啊

  不过众人的震惊还没完。

  “还能不用交钱的吗?”

  “这,不合规矩吧。”

  甚至苏曜的贿银都被免了!

  在他刚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那蹇硕就摆着手,谄媚的表示无需此事。

  这不但让王柔侧目,袁绍咬牙,那刚刚还对蹇硕收钱表现的不屑一顾的钟繇都大为震惊,表示这样恐不合规矩吧。

  规矩。

  是的,虽然钟繇对这种贿银不屑一顾。

  但规矩就是规矩。

  这钱,虽然是太监来收的,但实际上皇帝的定制。

  为了捞钱,这位九五至尊,在昔日不但进行公开标价的卖官鬻爵,而且官员的正式升迁和调度,都必须要交钱才行!

  而且还为数不少,需要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标价,约等于此官职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

  此事曾引起大量抨击,皇帝如此收一笔,太监才从中抽一层,直接就导致了很多清流官员交不起钱而不敢、乃至恐惧升官,甚至弃官了事的情况。

  为此全国不少州郡都出现了主官缺员的情况。

  他们虽然痛恨此事,但,规矩就是规矩。

  王柔和袁绍,刚刚都按制交纳了这笔钱。

  凭啥你苏都督,噢,不对,现在是关内侯你可以不交呢?

  “陛下口谕”

  蹇硕看着这些突然诧异骚动的人们,立刻又换了副严厉的脸色,冲洛阳拱手:

  “关内侯清正廉洁,忠心为公,为朕、为朝廷解决财赋难题,故特此免收迁官钱。”

  这话说的众人是哑口无言。

  是啊,苏曜清正廉洁,连那袁绍和王柔都不得不佩服。

  自古以来,带兵打仗缴获这些东西,哪个当官的不摸一点?

  这种事情,只要你打的赢,大家很多时候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然而这位关内侯简直是清正廉洁到愣头青的地步了。

  他是真的按规制只给自己那么一丢丢啊。

  在分给部下足够赏赐和军需后,朝廷头一次在战事中拿到如此足额比例的缴获。

  太踏马正直了,以至于袁绍这位监军御史那是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完全沦为记功人,打了个酱油。

  以至于看到如此塘报的刘宏在最后考虑到这个小年轻的家底后,不得不咬牙下发这道豁免的口谕。

  “这,咱们便是按例收钱,以那苏都督这次的表现,也多得是愿意为他掏钱的人吧。”

  “陛下何必要特意免除呢?”

  出行前的蹇硕非常不解的请示皇帝。

  而刘宏则是摆了摆手,表情相当的疲惫:

  “那岂不是把他往那些世家身上去推么?”

  在苏曜混不吝的娶了那个匈奴公主后,刘宏便已经看出来了,这小子怕就是个愣头青,那些世家跟他也没多大关系。

  故此,刘宏便直接推翻了尚书台卢植等人拟定的仅仅实封校尉,多加赏赐的方案,大手一挥。

  骑都尉加赐关内侯,金印紫绶!

  基本就是直接对朝野宣告,这是朕的人了!

  于是就在苏曜接旨奉诏后,那蹇硕又凑上来,亲热的对苏曜说着悄悄话:

  “朝廷封官加爵就暂到此为止了,等关内侯进了京,献俘大典后,陛下还邀您入西园,更有其他赏赐.”

  “还有,陛下知道您之前受了委屈,故而在那献俘凯旋大典上,准备给您好好出出气”

  “嗯?出气?”

  这出的什么气?

  苏曜没明白,不过他也没太在意,封官结束了,看来应该还有其他活动奖励。

  那就不得不做了。

  这边加封完王柔、袁绍、苏曜三人后,黄门侍郎钟繇又继续宣读,挨个对苏曜部下进行封赏。

  不出所料,张辽等人虽然功劳不少,赏赐也不错,但最后也没出来另一个两千石。

  其中活捉单于伪王与休屠王,阵斩左贤王的张辽以最高的功勋晋级六百石的军司马,两千石还差着三级,就别说什么封侯的功劳了。

  但这对于张辽已是绝对的惊喜。

  在大汉,对于没什么出身的寒门,六百石已是顶级。

  就更别说他这别部司马是真正的领兵权,可谓是敲实了他苏曜之下第一武官的地位。

  甚至可以说,若是苏曜另迁他职,这些兵就是由张辽直领了。

  而这个封赏是否有朝廷的小心思,那就不得而知了。

  在张辽之后,更为惊喜的则是王凌,这位没有任何军职在身的小后生,直接被加赐了比三百石的羽林郎,不得不说他世家的身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而其他人也就是依序此等,如徐晃,杨奉各封曲军候,另加赏钱等等。

  故而大家都很高兴,甚至那个没在功劳簿的卫明都在跟着乐和。

  毕竟他们出身在这,能有此等地位,已是百般荣耀,尤为难得了。

  但没料的倒也是有的:

  “赵四郎竟然封了黑山校尉?!”

第215章 我回来啦

  面色黝黑,接过诏书的赵四郎也是满脸的震撼。

  虽然苏都督,不对是关内侯之前说了,会为他争取功名。

  但赵四郎万万想不到,自己何德何能,竟然比那徐晃杨奉等人先一步登天,成了两千石大员。

  他甚至到现在还没搞明白具体什么回事,还有那黑着脸讲话的黄门侍郎说的可以每年举孝廉是什么意思。

  黑着脸的黄门侍郎

  钟繇的震撼更大,他是知道有个叫赵四郎的渠帅被封了黑山校尉。

  但是他哪里知道,不,怕是陛下他们也绝不会想到吧。

  这个叫赵四郎的渠帅,居然年龄甚至比苏曜还小,就这么个黑黢黢的小个子,被加封了黑山校尉??

  他真的有那个能力吗?

  钟繇很怀疑,但是圣旨已下,由不得他。

  只能留待以后再看了.

  “唯有手上有兵,方才有这样的话语权啊”

  杨奉对着徐晃悄悄感慨一声。

  也正是如此,那赵四郎继承了五六千的降兵在石匣寨。

  如今名义上归附了朝廷,姿态做足,那朝廷也就只能加封施恩,尤其是那卢植等人,这可谓是践行了他们剿抚并用的方策。

  而他杨奉,虽然也是渠帅头目,却以为手上只有几百兵士,被封了个区区曲军候了事,还不如那个叫张辽的小伙子。

  各人心思且不再说,至此,苏曜黑山一战的目的便算全部达到。

  苏曜成功的又在这并州东部的大山中,为自己放下了另一个忠诚的附庸,与并州西部草原的匈奴人遥相呼应。

首节 上一节 227/11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