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212节
不过这就徒惹人笑了,毕竟
“逆贼杨凤早已授首,今苏都督奉天讨逆,剿匪平乱,劝尔等速速开门投降,莫要执迷不悟惹来杀身之祸,为人陪葬。”
只见寨门前一箭之地外,有一面色黝黑却顶盔带甲的少年小将昂首大喝。
“什么?”
“此,何许人也?”
寨墙上,张燕王当等众将帅皆一脸迷茫。
正这时,突然有一小兵尖声喊道:
“赵四郎?你怎地成了头目?!”
“还带了这么多人过来?”
没错,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寨下大喝的将官正是那苏曜临时提拔起来的大众脸山民少年赵四郎!
而等人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召集这么多人杀来这山寨之下。
就不得不说回之前那场集议了。
集议,乃是集体会议、或共同评议的意思,通俗来讲的话那就是开会。
华夏自古就有开会传统,早在上古时期,人们就知道一个人的意见靠不住,需要取谋于众,提倡集体讨论。
故而,在《尚书·洪范》中就有“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
而集议,在秦汉时期更是成为了群臣讨论国事以备皇帝决断的一种会议形式。
其上至将军、列侯,下至博士、议郎均可参加,皇帝通过集议可以根据多方面的建议进行决策。诞生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集议制度。
而所谓上行下效,前汉时的已成定制的集议制度在后汉时已经普及的更为广泛,不但皇帝以此取议决策,各地官员、将军也纷纷组建自己的幕僚班底。
招募谋士参谋,乃至军师主谋在当时蔚蔚成风,出现了一大批后世耳熟能详的谋略家。
而真三世界,作为一款以三国时代为背景的游戏,自然不可能忽视谋士的存在。
但是吧.
即便以苏曜这位骨灰级真三玩家来说,这游戏关于谋士的功能也不能说设计的有多好。
尤其是和那些酷炫爽快的战斗比,谋士军师,这些功能更像是一个只是宣示存在的设计。
做了,但是用处吧,微乎其微。
毕竟真三世界是一个以全息战斗的大场面作战为主的游戏,谋士的功能几经优化,也就只是在各种BUFF、建造和托管上有些存在。
而集议功能,也是后期加入的,给这些谋士们找些存在感的功能之一。
其会根据当前的攻略进度、经营状态、战场形势等多方面环节,智能化的提供一些建议,触发支线任务等。
但是这个智能化就是很微妙的事情了,因为真三世界主打一个AI学习,而谋士又有不同的智力和政治属性,以及参加评议的还会有其他军事或各地方代表等等。
大家属性残次不齐,就导致这个集议功能出的任务和建议那是百花缭乱,经常会出现一些非常抽象又鸡肋的任务,让你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只能挂在那等着过期刷新。
故而苏曜一直对这个功能基本都是无视的。
那为何苏曜这回要启用这个功能了呢?
都是因为这回他是单人突进的缘故,没有了王柔那个便宜上司托管处理占领地事物。
一觉醒来的苏曜差点被系统中满屏幕的待办事项淹没。
那不过是打下了一座山寨,居然算成了他的临时领地。
相应的,也多了一大堆需要处理的东西。
这下子,如果挨个都要手操,一个个当支线任务去解决,那怕是要活活耗死他了。
于是,苏曜便想起了这个集议功能,抱着有比没有强的想法,看看这些家伙们能整点什么花活出来.
不,坦率来说,是苏曜隐隐有种预感。
考虑到之前他遇到的种种情况,这个集议功能怕也和他曾经的认识不太一样了。
然后果然,正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集议功能肉眼可见的大幅度优化了.
不但帮他分担解决了大部分杂物,理顺了攻略顺序,甚至苏曜还得到了一个相当靠谱的提案。
“某以为,眼下当务之急便是这些俘虏之事。”
“这些俘虏,慑于都督勇武,轻易不敢造次,但都督若想有所作为,或短暂离开,其必会成为后方一大隐患。”
卫明抹了一下眼角,激动的抱拳道。
终于,终于啊。
他卫明还以为,这位都督要一口气打到底了。
那样的话他们后方这些没什么战斗力的人,怕是真的要日日活在恐惧之中,随时可能被清算啊。
现在,这苏都督居然召开了集议,卫明是赶紧出马,既是处理危机,也是想彰显自己的存在,摆脱力夫的身份。
卫明的提议让苏曜陷入了一阵微妙的沉默。
这并非是他不明白这些俘虏的问题。
他现在集合起来的兵士仅不足六百,而山寨内的俘虏却数量庞大,有数千之众。
且最严峻的问题便是这些人并没有地方关押,而是在收缴武器后各自回到了原有营房之内。
虽然他们失去了杨凤,士气也完全崩溃,但若是真的长久放任不管,肯定会有别的心思,成为一大隐患。
苏曜明白这些,但是.在之前结束战斗后,他往床上一躺,确实也没怎么深思细想这些事情。
这对他来说危险度不大,真反了,正好可以再杀一波。
在这里,苏曜更在意的是,如今这个在过去一向抽象的集议居然能提出如此具体的事物
看着自己记录中突然出现的紧急事件任务,苏曜抬头看了一眼。
“你叫卫明?继续说。”
卫明得到都督的肯定,心中激动不已,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
“苏都督,这些俘虏虽然暂时安分,但那全赖都督神威。
若是都督不在,或者有了其他势力的挑拨,恐怕会生变故。
而且,这些俘虏中不乏精壮之士,若能妥善利用,完全可成为我军的一大助力。”
苏曜听后点头。
俘虏的招募转化一向是真三世界中士兵来源的重要一环。
可以直接获得有经验的士兵。
但是,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俘虏的转化周期都是相当漫长。
而对于俘虏的叛乱,苏曜曾经采取的是钓鱼执法的方式,加速其叛乱催化,再行镇压,而后丢到那老里长处慢慢消化的方式。
这一回,眼下的这个事件也许会提供一个新的契机:
“那伱有何建议?”
“都督,依某看,咱们可以将部分不甚安分俘虏安排去参加一些基础的建设工作,比如修整工事、搬运物资等。
这样既可以消耗他们的体力,减少他们生事的可能性,又可以让他们为我军出力,节省您嫡系战士的宝贵体力。”
卫明瞧着苏曜的脸色,见其并未有任何不快后,加紧道:
“就比如后方的山火,若是放任不管应该还要烧上许久,这些人正好可以派去砍伐林木,修整出一道防火带,降低山火影响,加速其消退。”
“同时,对于那些比较老实本分的俘虏,咱们可以将他们分散编入我军队伍,以忠诚之士担任其伍长什长,一方面使其发挥战斗作用,另一方也可他们进行严密监控,一旦发现异常便立即处理,不使动乱扩散。”卫明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苏曜听后,心中暗自点头,没想到这个大众脸卫明居然都能展现如此本事。
不仅点出了关键的问题,还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比起战术和奇谋的弱鸡,也许这个家伙在政治和实务方面更有一些才能。
撇开卫明本人的能力不说,此项提案一出,对这些俘虏的整合马上就可以提上计划。
不得不说这真的很出人意外。
这样的惊喜,却令苏曜陷入了一瞬间的沉思。
“都督可是觉得在下所言有何处不妥?”卫明额角流下了一滴汗珠。
苏曜顿了一下,他的想法与眼下无关,这些人也理解不了:
“不,你的建议很好。
准奏,就照此处理吧。”
苏曜拍板的同时一指站在一边的黝黑小将:
“赵四郎,他是这里本地出身,应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稍后你们两个就一同负责此事吧,尽快把劳工队和攻略组编制出来。”
虽然对劳工队和攻略组的说法感到有点奇怪,但卫明还是赶紧应了下来。
他终于拿到了工作,凭此摆脱了苦力的标签,正是积极表现的时候。
而同时,随着集议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建议和提案被提出,苏曜发现不但是这大众脸的谋士,就连徐晃和那杨奉,虽然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隐身,但这一番讨论,他们居然还都提出不少有见地的想法。
上一篇: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