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160节
叛逆之徒,伱也配?”
“你们,你们傻了吗?”
须卜单于这才回过味来,跺脚恨声道
“那个汉人魔鬼嗜血好杀,你们以为抓了我等,献出去,便不会被追究责任了吗?”
“愚蠢!你们谁都别想跑!”
须卜单于哀嚎:
“孤要见休屠王,孤要见休屠王!”
“好啊,带休屠王来!”
红脸壮汉一拍手,战士们便分开道路,同样被五花大绑的休屠王及其亲信和家眷等人被押解上前,与须卜单于一行人泪目团圆。
看了下满脸震惊的须卜单于,蓬头垢面的休屠王转向红脸壮汉,咬牙道
“帕罗,单于说的没错,你以为你会被放过吗?!你这个懦夫,蠢猪!”
帕罗,没错,正是最初随休屠王弟一同出征雁门,然后因为脚底抹油够快而逃过一劫的那个酒鬼帕罗。
因为休屠王主力大部都在那里被苏曜解决,回来的他摇身一变,成为了休屠王手下实力最强的头人之一。
而一直紧密注视着苏曜行动的酒鬼帕罗,可以说是一路听着苏曜胜利的传闻,从恐惧,到颤抖,再解脱,终至蜕变。
在得知单于在黄河南岸的大败后,他便痛下决心,利用休屠王召集紧急会议的时机发起兵变,一举拿下了休屠王全家。
他相信,只有如此才能救部落。
“苏都督对兵临城下的投降极为厌恶,但对于主动献降者也从未拒绝。”
酒鬼帕罗紧握双拳:
“我们也许不会比现在好过,但总比被你们几人带入毁灭要好的多!”
就结论来说,酒鬼帕罗赌赢了。
苏曜自认为他还是很公正的。
只要你不搞太抽象的东西,比如我兵临城下还跟我讨价还价,或者反咬一口要我割地赔款什么的。
对于主动献降,且跪的彻底,能够加速他攻略进程的人,苏曜从来不吝啬于拒绝和奖励。
于是乎,在了解完事情全貌后,苏曜大手一挥,便接受了他的投降。
在整合且重新划分原休屠王的领地后,便让于夫罗任命这位投诚者帕罗担任了新一任的休屠王。
可以说在目前,苏曜的地图上除了并州东部太行山边缘那些黑山军还有些许阴霾外,整个并州地图终于被他洗成了一片绿,迎来了空前的和平。
这即是众人此番迎接,给予苏曜如此礼遇的原因。
并州之乱,非一日而成,自然也非一日可解。
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只要能保住此地局势不再恶化,那便可称为一代名将能臣了。
这并非夸张,不然你道朝廷不想解决这边地的混乱吗?
无解罢了。
草原上那一波波源源不断的入侵者,还有心腹间不停爆发的黄巾贼,把并州的局势撕的稀碎。
这一点,不论是在边郡亲历变乱的王柔和于夫罗,还是坐镇中央的胸怀天下的袁绍,对此都无不清楚。
朝廷都已经破罐子破摔到命并州刺史丁原领兵驻守在司隶郡的河内,可以说在事实上放弃了并州,任地方官民自行应对乱局。
而就是这样的状态下,眼前这位刚及弱冠的少年,竟然以其一身无双之勇,硬生生的杀穿了一条血路出来。
愣是打的四夷宾服,州内一靖啊!
是的,四夷宾服。
在重建了使匈奴中郎将的权威,扶立南匈奴单于后,受苏曜赫赫兵威的感召,北方的不少鲜卑部落都已纷纷派人前来献礼朝贡。
而那西边羌人这次又已平定,随行苏曜送上贺表和贡物,表示臣服。
匈奴、鲜卑、羌胡等并州的边乱就此全部告平!
如此功劳,不但日后回京朝廷必会论功行赏,就是凭他此番对栾提家一番大恩大德,这位新任的单于当然也不会吝啬于感激与厚赏,要好好报答一下这份恩情。
这不是,马上将要回城的苏曜隔着远远的便看到了那黑压压一片前来迎接的人群。
第157章 奖励
“苏都督再造之恩,我栾提家是永世不忘啊!”
新单于栾提于夫罗紧紧拉着苏曜的手,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其心中的感激。
首先的便是提前在汉庭为苏曜拜将之前,以单于和大祭司的名义,为他上了天威大将军这一正式的尊号。
从今以后,无论苏曜在哪里,在何方,他都是胡人们最敬重的英雄,是最伟大的勇士。
而下来嘛,则是正式嫁小妹云公主,为其侧室。
是的,只是侧室。
如果说第一个上尊号,还可以一笑置之的话,这汉人军将娶单于公主的一幕却登时引来了王柔和袁绍的共同反对。
这真是前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一幕。
且不说两人这敏感的身份,一旦此事传开,天知道会惹出什么议论和麻烦。
就光在那礼法上,这汉家礼仪终归与胡人大相径庭,这些不通汉仪的胡女没有大妇之德怎可配为正妻?
没错,赤裸裸的种族歧视,但这便是当时煌煌炎汉的文化影响力。
哪怕你是个胡人公主也不行,汉胡有别!
历史上娶了胡妇的高官如李陵和苏武,那不是叛徒,便是被迫。
而对于这种歧视和压迫,于夫罗他也没什么辙。
单于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折中之法。
公主在胡地则为正,则汉地侧。
并且,仿佛为了补偿一般,也可能是出于面子的考虑或者其他什么原因,总之这一次单于特地举办一场相当正式的仪式,让公主风风光光的出嫁。
为此,单于不但光陪嫁之物就准备了一大堆,还有大出血划了一块可由苏曜与公主后代世袭的封地和共计200人的公主卫队,以家兵的形式加入苏曜的阵营。
对于这些人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勾兑出的这些细节,苏曜自然毫无异议。
一个自带声望加成的特殊称号,一个魅力值不俗的成就女人,一块可增加月收入的领地,再加上最重要的常备亲兵部曲和南匈奴的姻亲联盟。
这份奖励相当让苏曜欣喜,没白费他那么长时光。
而另一方面,也不知是巧了,还是大祭司与单于为了配合苏曜等人急于返京述职的心理,算出的吉日竟然就在一旬之内。
于是乎,苏曜便在此期间加快了转移进程。
在再一次看了眼地图,确认并州和平的状态后,苏曜便解散了那些白白吃他军饷的征召和事件兵,除了高级将官留在王庭等待参加大婚外,绝大多数人都踏上了重返家园之路。
而到最后,再将移速最慢的最后一批虏获,先行一步,送上回京的道路后,苏曜才将目光又转回当下。
大婚。
为了在吉日前办好这个大婚,整个王庭都被发动了起来。
伟大的天威大将军要迎娶他们草原上最骄傲,最美丽的公主,消息传开后,到处都在张灯结彩,杀牛宰羊,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之中。
大家是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总之是全民参与,全民狂欢。
而王庭这边的娘家人忙碌,苏曜军中也一点都不含糊。
那单于仿佛是为了证明自己并非什么不通礼法之人,婚礼竟是比照汉俗举行。
这一下子,可把王凌等人搞炸了。
因为胡礼的话,那便是在女方家里结婚,一切都是现成的,吃吃喝喝,吹吹打打,大祭司再告祭一番,领了新娘子走了便是。
而若按汉俗,那讲究可就多了。
汉俗婚礼,一般按照古《士昏礼》的规定,主要分六个阶段,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这就是被称之为“六礼”的所谓婚礼传统所在了。
而这六礼在后来进化至今,又分出了三步,如婚前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正婚礼(亲迎→妇至成礼→合卺→餕余设袵);婚后礼,也叫成妇礼(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
可谓繁琐至极,不外乎王凌这个被苏曜丢出来操办琐事的后勤大管家直接炸了毛了。
其中婚前礼倒是简单,纳采需要以雁为礼去女方家求婚,苏曜就地在现场表现了一下射箭技巧,秒速完成了这个任务。
接下来的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这几个由大祭司把关通通都被加速了。
真正的困难在王凌看来还在那场婚礼上。
最麻烦的就是那个迎亲。
苏曜唯一的一处像样的住宅还在晋阳,总不能迎亲队伍一路带着大量的牛羊嫁妆送到晋阳去吧。
且不说一路路途遥远难行,真送去了,晋阳也没地方养那些羊啊。
“你这呆子”
苏曜听了无语
上一篇: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