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1082节
总之,接下来的时间里,一切都很平静。
苏曜除了不时去工学院视察并捣鼓些新技术外,就是去交易所关注一下最新的行业动态。
待到晚间,他则在王府与后宫流连,陪伴自己的妻儿子女,美美的过着小日子,等着朝堂事件一点点过去。
除了有功将士的封赏外,很快对于西域诸国的安排也下来了。
车师王由于是苏曜亲自扶持,与汉庭关系最好,也因此得到了最佳的属国待遇。
不但车斯家族的复国大业被朝廷完全予以认可,一度沦为奴隶的阿罗佐更是一步升天,荣获一等藩属国的殊荣,封顺义王,世袭罔替,不但朝廷予以厚赏扶持,还有一位诸侯国的宗室女将随他们的朝贡队伍一同回国,下嫁阿罗佐,为车师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位来自大汉的王后。
就这样,这位阿罗佐王子,因其对苏曜的忠心耿耿,不但为自己赢得了自由,还迎娶公主,收获财富,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而与之相比的另一个极端就是乌孙。
乌孙国由于挑起战端,又一败涂地,可谓是输的最惨。
不但其王国被颠覆,包括国王贵奢靡在内的王族成员大半被迁入京师洛阳,整个乌孙国也被一分为三,由留在其国内的三个王子监管,国政大权几乎全在代理左国相的周瑜手中。
至于西域其他诸国如龟兹、疏勒、于阗等,则根据其归顺早晚和贡献大小以及领地规模等等,分别获得了地位不等的属国待遇。
这些国家的国王和王子也都获得了相应的封号和赏赐,同时被要求遣子入京为质。
不过让大汉君臣没想到的是,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个意外的插曲,精绝和莎车国国王,他们两人亲自入京朝贡,结果在领赏后却说什么心慕王化,表示愿意亲自留京为质,甩手就把国家交给太子监国去了。
这就是苏曜在外横扫八荒的汉家铁骑,与洛阳城划时代的繁荣昌盛,一同构筑了如今大汉强大的向心力。
“小王愿意留居洛阳,沐浴王化,时时聆听圣音,还望上国天子恩准!”
精绝国王伏地叩首,言辞恳切。莎车国王也连忙附和,把头磕的碰碰响:
“小王亦是此意!恳请陛下许可,让我等留京侍奉,时刻学习汉家礼仪文化!”
第994章 安排未来,王府纳妃(6K4)
“他们是这么说的,夫君你怎么看此事?”
“哦?陛下这是还没有应下此事吗?”
下朝后,万年女帝回到寝宫,将今日朝堂上的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苏曜。
“朕还没决定该怎么做。”
万年微微歪着小脑瓜,略带困扰:
“按说这种番邦国王主动归附的事情,那是大大的好事,在史书上也是值得大书一笔的事情。”
“但朝堂大臣不少人都觉得有点不太真实,担心事有蹊跷。”
“毕竟,他们这又不是被兵临城下后前来内附,国王放着好好的国君不做,自己主动跑来当人质,怎么也想也不太合乎情理.”
“嗯确实,俗话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洛阳再繁华那肯定也不如自己国内过得自在。”
苏曜略作思考,说:
“这样吧,我叫锦衣卫的人查一下,看看他们到底有没有什么别的打算,给咱们陛下先排排雷。”
“那就辛苦夫君了。”
万年自然深知锦衣卫大名,其专司监察百官、刺探情报,由苏曜亲信王凌一手组建,其背后据说还有中山君甄姜家族的影响,在这几年里办出了无数大案,堪称朝堂上的一把利剑。
但是,与此同时,这样一支力量却也只对大将军府负责,就连九五之尊的万年都调不动他们。
老实说,这件事也没少被言官弹劾,作为苏曜专权的罪证之一。
不过万年很默契的对此事没有发表过任何看法和异议,也从不曾主动尝试调遣过锦衣卫的人员,仅是定期接收查阅他们送来的情报。
如今,王凌得到苏曜的指示后,当即是立刻行动起来。
对于调查此事,锦衣卫的效率极高。
在当今世界,没多少人比苏曜更清楚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对其财政支出的投入永远都是最大限度的拉满。
故而他西征时虽然没带王凌,但锦衣卫的随行人员也不在少数。
他们部分人以官方身份行事,还有部分人则以商队身份为掩护,随着大军在西域的节节胜利,锦衣卫的各个情报站也随之有效铺开,与诸国的不同阶层建立联系,一张庞大的情报网络逐渐张开。
这一次随着苏曜凯旋回京,锦衣卫在西域搜集的诸多情报也随着队伍一起密集的发往京师。
仅仅只隔了一天时间,王凌等人便从西域诸多庞杂的信息中分类汇总,整理出了一套颇为详尽的调查报告。
“陛下、殿下,情况已经查明。“
王凌恭敬地呈上密报:
“精绝与莎车二王此番入京,确有隐情。“
苏曜展开密报一看,顿时搞明白了状况。
西域三十六国,老实说这已经是大汉衰落前的老黄历了。
如今的西域,由于大汉势力不断的衰退,在这百余年里相互征伐兼并,有不少小国已是名存实亡。
如今西域诸国中,除了他刚解决的车师和乌孙外,基本都已被鄯善、于阗、疏勒、龟兹、焉耆五国瓜分。
这精绝国位于鄯善与于阗两个大国的势力范围之间,生存环境极为恶劣。
为了保证国祚延续,精绝国王同时娶了鄯善与于阗两国的公主为妻,两位王后并立,早年身强体壮时还算能够维持平衡,但随着年事渐高,两位王后的儿子渐渐长大,其背后的势力的争斗也日益激烈,精绝国王夹在中间苦不堪言。
尤其是西域诸国企图对抗苏曜,精绝国王在于阗和鄯善国的要求下也不得不亲自出马,领重兵支援。
但他却不知道,他这一走,国内就爆发了一场残酷的政变。
原来,那两位公主早就等着这个机会,甚至很可能是一力促成国王出征的情况。
他们趁着国王不在,发动拥戴自己的势力,在精绝国都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最终,还是那位来自鄯善国的王后技高一筹,篡夺了大权,诛杀了于阗国王后的孩子,并且软禁了那位公主。
等精绝国王回过神来的时候,局势已是不由他控制。
“精绝国王主动入京,说是‘仰慕王化’,但实则还是其已被国内新兴势力逼宫,不得不以朝贡的名义,借大汉威名以求自保。”王凌解释道。
那他怎么不求大汉帮助?
万年这个念头刚一起来,马上就明白过来,一切已经没意义了。
就算大汉帮他夺回王位,但他如今年事已高,也就只剩那一个孩子可以传位。
与其回去父子反目,苦苦挣扎,不如就此离开那个伤心地,退位让贤,在洛阳养老,最后享几年清福。
“至于莎车国的情况与精绝国也差不太多。”
王凌继续讲道:
“不过相对精绝,莎车被疏勒国控制的程度更深,其王室已连续三代与疏勒联姻,莎车国王实际上早已沦为疏勒的傀儡,其国政大权先后都由太后与王后操持,几乎未曾亲政。此次他主动请留,想来也是想要摆脱这种受人操控的生活。”
“朕记得莎车国王说他是仅有一个太子是吧?”
“确实。”王凌愣了一下,回复说,“莎车国王十四年前娶疏勒公主,两人婚后育有一子,后再无生育。”
万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这些西域小国的国王,日子过得也不容易啊。”
从女性的角度,万年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这家伙应该小时候被妈管,长大了被老婆管,有了孩子完成了生育任务后怕是连老婆床都没再上过。
如今大汉要人质,相比起年幼的王子,显然这个懦弱的老国王更没什么价值。
苏曜轻笑一声:“所以如今咱们的洛阳城,反倒成了他们的避风港?“
王凌恭敬道:“殿下明鉴。据锦衣卫探报,这些国王在洛阳期间,对城中的繁华安定赞不绝口。尤其是看到陛下治下百姓安居乐业,更是心生向往。“
“那么.“万年看向苏曜,“夫君觉得该如何处置?“
苏曜略作思索:“既然如此,不如就成全他们吧。这些国王主动归附,咱们好好安置做个出个样板,对以后大汉在西域,乃至世界各地的统治都是大有好处的事情。“
万年点头赞同:“夫君所言极是。那朕就下旨,赐精绝国王和莎车国王府邸各一座,俸禄按郡王例,让他们在洛阳安享晚年,学习我汉家文化同时也给咱们洛阳百姓讲讲西域的故事?”
苏曜赞许地点头:“陛下考虑得周到。”
就这样,精绝与莎车二王如愿以偿地留在了洛阳。
由于洛阳城现在的扩建计划还在初期阶段,朝廷暂时先在鸿胪寺旁为他们安排了宅院,并赐予丰厚俸禄,让他们能够安心定居。
待此事尘埃落定后,万年依偎在苏曜怀中,轻声道:“夫君,这些西域国王的遭遇,倒是让朕想起一事.“
“何事?“苏曜轻抚她的秀发。
“朕在想,这些异邦的公主那可都不是省油的灯,还有咱们这些世家大族的女儿们,也都是各有各的势力。”
万年抓住苏曜的手,略有担心说:
“夫君你如今娶了这么些能人,还特意又定了属国联姻的政策,以后咱们的孩子会不会也像那些西域国王一样,被外戚势力左右呢?”
苏曜闻言一怔,随即失笑:“万年这是在担心咱们的孩子?”
万年女帝轻叹一声:“朕只是看到那些西域国王的遭遇,不免有些忧虑。毕竟夫君的子嗣众多,将来难免.”
“宝宝多虑了。”
苏曜哈哈一笑:
“要知道,联姻这件事情,从来都是强势方控制弱势方。”
“在你弱小的时候,和亲那是屈辱,在强大的时候,联姻就是恩赐。”
上一篇: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