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1026节
成公英倒吸一口凉气,踉跄后退两步,再抬起头来时见城头县令也是不演了,竟直接挂起了一面血红的“汉”字大旗!
这时的李县令再见不到一丝之前的怯懦和畏缩,昂首挺胸大喊:
“朝廷天兵将至,贼将杨秋已被我等忠义之士处斩,成公英你若识相,就乖乖弃械投降,如若不然,杨秋就是你的下场!”
“放箭!”
随着李县令一声令下,城头顿时箭如雨下,成公英的亲卫连忙举盾护卫,却仍有数人中箭倒地。
“撤!快撤!”
成公英火急火燎,在亲兵掩护下仓皇退到安全距离。
他望着城头的汉旗,终于明白过来——渝中城竟早已易主!
成公英面如死灰,想不明白为何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那杨秋怎么说也是一介实权领兵诸侯,堂堂渝中城主,怎么能阴沟里翻船,被一个朝廷派来的杂毛给害了?
这根本说不过去啊!
就在这时,只见那飘扬的汉旗下,李县令身边隐约出现了一个老者的身影。
成公英眯着眼睛,细细一看,竟然是之前被他们奉若上宾的前太尉崔烈!
没错,崔烈,这才是一手导演了渝中易主一事的真正推手。
且说崔烈被苏曜“发配”到凉州后,他很快就因往日的威望和坚决反苏的立场得到了凉州众多诸侯和世家豪强的尊重。
故而,崔烈这次发配之旅不但没吃多少苦,反而在来到这边后不论去哪个城池都被视若上宾,好吃好喝一通招待。
而崔烈本人也没搞什么幺蛾子,得益于其孙女与苏曜暗中那亲密的关系,崔烈往往都能第一时间得到洛阳朝廷中各种最新的人事任免政策变化,还有出兵动向等。
于是乎,崔烈这一路进得城后就是开筵讲经,劝人向善,再讲讲朝廷的政策和京中最新的变动就很受各方诸侯的和世家们的欢迎,颇有些春秋时诸子游走列国的派头。
然而就在这看似闲云野鹤的表象下,不甘心终老西凉,同时也是不忍心见孙女跟着自己受苦的崔烈暗中也是积极谋划。
与苏曜打过交道的他很清楚,那小子绝不会放任这些凉州诸侯做大,无法无天。
于是乎,崔烈利用自己的名望,在这边很是分化拉拢了一批对韩遂统治现状不满的凉州士族。
当苏曜大军突破萧关的消息传来时,他立即抓住时机,选择在渝中发起兵变。
原因很简单,此地不像金城那般是韩遂老巢,控制力严密,同时渝中又是金城最重要的门户。
来到这里后,他便伙同县令,以有紧急军情相告的理由请来了正急于布防的杨秋。
就在县衙内的偏房中,跟随在崔烈身边暗中保护的几个锦衣卫高手猝然发难。
杨秋,这位在凉州叱咤风云多年,在历史上归降曹操,东征西讨,最终拜将封侯的人物,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几个小卒手中,被收其部众。
第953章 风卷残云
榆中没了
成公英虽然不知道细节,但眼前这一切自然也让他心底凉透。
部将急忙发问:“成将军,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局势的发展已非常严峻。
金城郡虽然不小,有十三县十五万余人。
但那些县城多在金城以西,东边只有渝中这一座城塞以为金城屏障,连接安定的萧关与天水的陇关两道。
如今渝中既失,金城以东便再无屏障。
“撤!”
成公英再次咬牙下令:
“咱们不能在这等死。”
“立刻向金城方向撤离,然后快马通报韩将军,咱们依山设卡,在山道上组织防御,无论如何不能让苏曜进入金城平原!”
金城,今兰州,故而金城平原即是兰州平原。
作为河西走廊的第一站,金城的地形尤为特别。
其坐落于黄河之畔,乃是一座河谷平原,四面环山,一水中流。其东有六盘山余脉为天然屏障,西接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若敌军突破渝中,便可长驱直入金城平原,直捣韩遂老巢。
到时候,在平坦的平原上,他们失去了羌人盟友的骑兵支持,要如何与苏曜那百战百胜的铁骑争锋?
坐困孤城那怕是唯有一死了。
深知此困的成公英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率军沿山道疾退,则其险要处设防,企图阻止苏曜的脚步,同时给身后的韩遂争取反应时间。
成公英的想法很好,操作也没什么毛病,对得起其半生征战的经历。
但是吧,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计谋和努力都是徒劳无用的。
“报——殿下,榆中起义,西凉成公英退守山谷,阻断道路。”
先锋斥候将前线情况汇报苏曜,对此苏曜就是一个字:“冲!”
兵贵神速。
得知榆中归降后,苏曜连城都不进,只是叫赵云进去收编降兵,自己则带着徐晃和其余汉骑狂飙突进,扑向成公英的防线。
“这么快?!”
“真是个疯子!”
“给我放箭!”
成公英眼见汉骑扑来,而且还挑的正是他本人严密把守的山道,当即心中暗喜,下令守军反击。
只见在狭窄的山道上,凉州军居高临下,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冲锋的汉骑。
“你们就这点本事?”
呼啸的箭雨中,苏曜一马当先,手中马槊如轮挥舞。
在那呼呼风声中,射来的箭矢竟被尽数劈落。身后汉骑见状士气大振,顶着箭雨强行冲上山道。
“这是什么怪物?!”
成公英大惊,跺脚道:
“放滚石!给我放滚石,赶快!”
“喏!喏!”
重兵将慌忙行动。
很快,就在汉骑冲上半山腰时,一阵轰隆隆的巨响传来。
只见十数块磨盘大小,形状不一的山石顺着陡坡滚落。
那冲在最前的汉骑们躲闪不及,顿时有十余骑连人带马被碾成肉泥,发出一声声凄厉的惨叫。
“哈哈哈哈哈!”
山崖顶上,成公英在狂笑:
“苏曜小儿!你不是爱冲锋吗?不是好冲阵吗?这就是你的下场!”
显然,在自然的伟力面前,个人武勇的武勇是微不足道的。
任何人都不可能在这裹挟着千钧之力的滚石面前幸免。
成公英得意地捋着胡须,笑对左右曰:
“只可惜,威名鼎鼎的大将军成了滩肉泥,咱们没法取他的首级来请功了!”
“就是就是!”
“这实在是太可惜了!”
“若是咱们能搞来他的首级,往金城里一放,或者送到洛阳去,那场面,啧啧”
众将嬉皮笑脸,无不欢欣雀跃。
然而,他们的笑声还未落下,山道上的烟尘中突然冲出一道赤红身影——苏曜竟毫发无损地从滚石阵中杀出!
苏曜,那个他们众人口中本应死在乱石中的大将军,此刻正手持双刀,一路疾驰而来。
不过,苏曜走的并不是那山道,而是在陡峭的崖壁上!
“这这不可能!”成公英的笑容僵在脸上,手中的令旗也“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同样震惊的还有苏曜阵中的徐晃等人。
“都说跟着大将军冲锋,越近越安全,今日方知此言不虚啊。”
徐晃心中碰碰打鼓。
就在刚刚滚滚落石汹涌而来的时候,冲在最前他的已经心中绝望,几乎闭目等死。
就这时,突然他的身体瞬间失控,如风筝般起飞。
原来在这关键的时候,苏曜突然出手。
虽然不能解救所有人让损失减少到零,但身边最近的徐晃和几个亲兵却在千钧一发之际被苏曜顺手解救。
如今,避开了滚石的苏曜踩着崖壁,一路蹬蹬蹬的冲来。
上一篇: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