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第573节

  “这些商行背靠朝廷,我们这些人确实竞争不过。”

  李文所说的话,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同,一个个人员不断的点头。

  很显然,对于各个商行的发展,他们这些人也很着急。

  干又干不过,抢生意又抢不赢,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各个商行发财。

  不过,现在听到李文这么一说,燃起希望的众人,继续好奇的追问。

  “家主,你刚刚所说的依附朝廷,按照朝廷的政策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家主的心中,已经有了什么好主意了吗。”

  众人眼前一亮,都在等待着李文的讲述,想要获得目前家族困境的突破。

  李文这个当家主的,承担着整个家族的希望。

  感受到手底下众人的期待,李文当然明白,眼前的这些人在想什么。

  因此,他李文也不在磨蹭,有条不紊的安排。

  “衙门传来了最新消息,咱们的知府张永康大人,将会按照朝廷的需求,大力发展棉花种植业和养蚕产业。”

  “衙门的人已经说了,棉花和蚕丝,纺织商行的人将会按照统一价格收购。”

  “一切都会按照市场价来,本家主仔细的了解了政策,发现这其中还有不少的赚头。”

  “目前我们的李家,除了朝廷规定的土地,需要保证基本的粮食产量以外。”

  “还可以额外的,拿出15000亩的土地,用来种植棉花。”

  “另外还有5000亩,将会用来种植桑树,发展养蚕产业。”

  “这两万亩的土地,仔细的计算一番以后,按照纺织商行现在的收购价,每年至少能够为我们带来5万两银子。”

  “这可比种植粮食划算多了,收购价是粮食的两到三倍。”

  “光是这些土地种植的棉花,和养蚕产生的价值,就足以让我们李家一直富裕下去。”

  “所以我决定,立刻投入到种棉花和养蚕的产业之中。”

  “纺织商行是朝廷开设的,信誉完全可以保证,当场结算银子,没有任何的拖欠。”

  “这钱都是种植和养殖产生的,完全干干净净,还能够跟纺织商行搭上关系,对我们李家也有好处。”

  “诸位,以为如何!”

  李文说完了自己的想法,静静的看着眼前众人的反应。

  一听到了李文所说的,李家的一群人稍微思考一番,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利益。

  一个个迅速反应过来,立刻积极的赞同。

  “家主,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有这么好的事情,我们这些人相当同意。”

  “是啊,每年赚到5万两银子,这钱已经不少了。”

  “棉花和蚕丝交给纺织商行,完全不需要担心销路的问题,那咱们还有什么可愁的。”

  “就这么办了,种棉花和养蚕,我们李家的人干了!”

  “话说回来,既然种棉花和养蚕这么赚钱,为什么咱们李家,仅仅只使用两万亩土地。”

  “按理来说,应该把剩下的土地,也一起投入到使用之中才对。”

  李家的一群人纷纷响应,李文的提议,根本就没有任何人有反对意见。

  能够跟着朝廷开办的商行做事,这可是他们李家的机会,哪怕是亏本也要去做。

  更何况现在能够赚钱,而且赚到的银子不少,利润足足有两三倍。

  不少人甚至还在嫌弃,两万亩土地的数量少了,必须得多增加一些才对。

  这样一来,能够赚到的银子将会更多。

  听着手底下人群议论的话,李文的脸上带着笑容,解释道。

  “既然大伙儿都同意了,那事情就这么办了。”

  “至于为什么,仅仅只能种两万亩土地,那完全是因为,朝廷特意交待过的。”

  “如果所有的土地,全部都用来种棉花,种桑树了,那么谁还种粮食呀。”

  “没有了充足的粮食,一群百姓们忍饥挨饿,大明朝可就危险了。”

  “这就是朝廷的智慧,保障整个大明朝粮食的安全,还能够增加百姓的收入,完全是一举多得。”

  李文稍微的解释了一番,种棉花和养蚕能够赚钱,他当然想利用更多的土地。

  只不过,朝廷已经严格的下了命令,发展种棉花和养蚕的土地,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内。

  李家的一群人当然要遵守,又怎么能违背朝廷的法律。

  目光在众人的身上扫视了一圈,李文特意叮嘱。

  “你们可不能偷偷摸摸的干,衙门已经放出了消息,会随时随地的进行查看。”

  “一旦被发现有人不按照规矩来,那可是要遭到衙门处罚的。”

  “对了,以后家族土地产出的粮食,除了交税以外,有一半都要出售给朝廷。”

  “朝廷已经下达了政策,严令各个家族的人员,恶意大量的囤积粮食,影响粮食的价格。”

  “其他家族的人怎么做,我们李家的人管不着。”

  “但有一点,我们一定要按照朝廷的政策来,不能违背朝廷的法律和政策。”

  “否则别怪我这个,当家主的不留情面。”

  生怕眼前的众人,在未来的日子中被利益冲昏头脑,干出什么蠢事来。

  特意交代一番的李文,语气之中充满了告诫,希望家族里面的人能够守规矩。

  面对着李文的叮嘱,一群人郑重的点了点头,立刻第一时间承诺起来。

  “家主请放心,我们都知道该怎么做。”

  “朝廷给的收购价,已经能够让我们赚上一笔了,完全不需要太过于贪心。”

  “就按照朝廷的规矩来,我们李家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反对,能够保住家族的地位,这就足够了。”

  “是啊,经历过一系列的事情以后,朝廷反正不会亏待我们这些人,大伙儿也不会干出蠢事。”

  “老老实实的做生意,每年赚到的银子,依旧能够维持现在的生活,这就已经足够了。”

  “可不敢再违背朝廷的政策,大伙儿互相监督,避免有什么不周到的,好及时提醒。”

  李家的一群人议论纷纷,相比于以前赚的钱,违背朝廷的政策,一天天提心吊胆的。

  现在把粮食、棉花、蚕丝出售给朝廷的商行,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别提有多么的放心。

  堂堂正正的赚钱,光明正大的花钱,不会受到朝廷的处罚,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

  有那么多的家族覆灭,李家的一群人都看在了眼里,心里面早就敲响警钟了。

  他们可不会以身犯法,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挑战朝廷的法律,那不是脑袋有问题吗。

  跟着朝廷走,能够过上好日子。

  谁还为非作歹啊!

  ……

第472章 农业转向工业,站着把钱挣了!

  纺织厂的新式纺纱机,大大的提升了生产力。

  需要的棉花、蚕丝越多,大明的一群百姓们,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也就越多。

  各个家族的人一起插手,规定了相应的份额以后,完全不需要有任何的操心。

  种棉花,养蚕,走出了大明朝产业变革的第一步。

  李家的一群人,确认了跟着朝廷发展以后,立刻投入到忙碌之中。

  其他的各个家族人员,全部都瞅见了李家的动作,一时之间也纷纷开始效仿起来。

  “大伙儿都看到了吧,李家一群人最聪明了,在上一次的行动之中,就是他们的损失最少。”

  “这一次居然拿出土地,种植棉花和养蚕,给朝廷的纺织商行供应原材料。”

  “有意思,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咱们家族的人也不要磨蹭,立刻跟着李家的一群人一起,迅速的开始忙活起来。”

  “我们也要第一时间,拉近和朝廷的关系,没有什么比给朝廷供应原材料,赚到的银子更加堂堂正正了。”

  “废话不多说,即可安排一波,都抓紧时间行动起来。”

  “除此之外。”

  “听说朝廷的人,正在组建运输商行,这也是增进和朝廷关系的好机会。”

  “以后有什么货物,就交给朝廷的人员运输,安全又可靠。”

  “只要跟朝廷商行有关的一切,我们都通通行动起来,配合着朝廷的行动。”

首节 上一节 573/8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调任团长,手下李云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