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第472节
“皇上这才让兵部,在整个大明朝铺开。”
“对了,好像还有农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军事学院等等,要开始进行招收学生了。”
“只要通过相应的考核,进入到学院之中学习,到时候完成了学业以后,就可以授予一定的官位。”
“我的老天爷啊,这可比科举要简单多了,这一下子整个大明朝有学识的人,都可以参与这一次的报名中了。”
“不说了,不说了。”
“各个学院和军队的招收工作已经开始了,要是有兴趣的,就抓紧时间报名吧。”
“得亏这里是京城,是在天子脚下,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第一时间报名。”
“要是去晚了,那很可能就没有名额了。”
听到了宣传的京城百姓们,只要是符合条件的,一个个都第一时间前往报名地点。
他们这些人已经等不及了,特别是不少的书生,一个个的眼前一亮。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他们也想参加科举,可科举不是那么容易的。
现在朝廷又出台了新的政策,可以前往各个学院报名,比科举简单多了。
像这样的好机会,苦读多年的书生们,又怎么可能会错过。
而且一旦毕业了就能够当官,虽然比不上科举的含金量,但也能像正常的官员一样获得晋升。
同样是大明帝国的官员,只是起步低了一点而已,各种福利待遇都是正常发放的。
像这样的好事,谁要是错过了,那就真的是大傻子了。
机会已经摆在眼前了,完全就是皇上和朝廷的恩赐。
整个大明帝国发生了变化,不少的书生也敏锐的察觉到,大明已经迎来了新气象。
宣传的工作还在持续。
除了一些书生以外,其余的大明各阶层人士,也听到了更多宣传的细节。
“皇上和朝廷有恩,只要是大明登记在册的人员,符合条件的都可以报名。”
“不管你是书生,商人子女,又或者是贩夫走卒的后代,都可以纳入到学院和军队的招收范围中。”
“只要通过考核,就能够成为学院的学员,成为军队的战士。”
“当然了,朝廷唯一不招收的,那就是有犯罪记录的后代。”
“三代之内有触犯大明帝国法律的,可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只能等过了三代,身家清白以后,才能够符合报名的条件。”
宣传人员的声音,通过众多百姓的嘴巴,传递到各个阶层人士的耳朵里。
家里面有犯罪的人员,一个个的充满了懊悔,心情彻底的沮丧和绝望。
一人触犯大明帝国的法律,导致于全家一起跟着遭殃,三代之内都没办法当官。
这样的连坐制度一出台,原本想要犯罪的人员,一时之间都清醒和克制了不少。
可以预见大明帝国接下来的犯罪率,将会大大的降低。
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犯罪,从而影响往后的三代人。
整个大明的治安,未来又将安稳了不少。
在这一次的招生,招兵宣传之中。
除了有犯罪记录的人员和家人,充满了懊悔、沮丧和不甘以外。
其余的各个阶层人士,一下子爆发了欢呼。
……
第364章 跨越阶层的机会,大明人根本顶不住!“求订阅”
“什么玩意儿,你们说的是真的吗!”
“我们这些商人的后代,也可以参加这一次的招生工作,把人送到学院中学习,能够在朝堂上做官!”
“我的个老天爷呀,皇上和朝廷制定这样的政策,实在是太好了。”
“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通知家族里面合适的人,尽快的去报名吧。”
京城之中的盐商、粮商,一时之间兴奋不已。
自从炎黄商行开业了以后,靠着大量的盐,以及便宜的粮食,把他们这些人挤兑的够戗。
可偏偏炎黄商行有朝廷的背景,他们这些人根本就没办法反对,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家族衰落。
市场份额都已经被炎黄商行全部占领,一个个只能凭借着原来的积累,勉强的养家糊口。
不少人都已经转变了一个行当,想办法艰难度日。
可是现在,他们的后代可以报名学院的招生,未来将会成为朝廷的官员。
打破了之前的所有惯例,没有了所有的压制以后,又可以彻底的支棱起来了。
一群商人们果断的在家族之中,快速的挑选起来,直接把人送到报名点。
这可是他们这些人,跨越阶层的好机会,一个个商人又怎么会错过。
在一系列的政策之下,整个大明的内部环境越来越好,察觉到变化的商人们,别提有多么的积极了。
如果说之前还对朝廷有怨言,可现在政策一出,再也不会有人多说一句朝廷的坏话。
一个个的巴不得朝廷出台越多政策,这样他们这些商人们,才会有更多的新路子。
就在商人们行动起来时,底层的众多老百姓们,更加充满了干劲。
众多老百姓们比其他人还要积极,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辈子难得的机会。
以前他们的后代只能种地,干其他的苦力活,在大明朝勉强活着。
可是现在,一切都看到了希望,只要有子女做官以后,就可以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
想到了这些的平民百姓们,也不管能不能考得上,反正先报名在说。
一旦成功考上了学院,学校不要学费,而且还会包吃包住。
这读书上学的成本,那可比以前少的太多了,根本就没有什么负担,完全能够养活的。
学院的报名地点,此刻锦衣卫,衙门和东西厂的人,一脸笑容的看着热闹场面。
三个部门的人联合一起行动,维持着整个报名地点的秩序。
眼瞅着人头涌动,大排长龙,锦衣卫,衙门和东西厂的人,彼此之间开始交流起来。
“大伙都看看,只要是皇上和朝廷出行的政策,百姓们都会第一时间支持。”
“光是一个学院报名,就有这么多的人前来,这可实在是太热闹了。”
“是啊,像这样的报名地点,在整个京城之中,那可足足有20个。”
“看这样子,每一个都爆满,再加上军队之中的报名,以及工人招收。”
“现在整个京城的每一个家庭,都可以直接跟朝廷扯上关系,为整个朝廷服务了。”
“不对,准确的来说,这些人是为大明帝国服务。”
“还好咱们已经成为了朝廷的人,自从皇上发出了改革以后。”
“不管是我们锦衣卫,还是东西厂和衙门的人,俸禄都增加了不少。”
“日子比之前好过多了,干的全部都是实事,受到了众多百姓的爱戴。”
“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犹如过街老鼠一般,出现人人喊打的局面了。”
“每一个人见到咱们锦衣卫,东西厂和衙门的人,那可都充满了尊敬。”
“这样的日子,还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对了,老张,老李,如果没记错的话,你们家里面也有孩子达到了报名的条件,完全可以试试。”
“去,去,去,那还用你说吗,我和老李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已经通知家里了。”
“瞅瞅人群之中,前面的那两位,那就是我和老李的孩子。”
“现在我们是锦衣卫的人了,家里面有人再进入学院学习,跟着朝廷做事的话。”
“一家老小那就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别提有多么的幸福了。”
“没错,老张说的对,我老李就希望家里面的孩子,能够通过考核才好。”
“哈哈哈哈,不说这些了,抓紧时间维持秩序吧,一定要把报名地点看好了,绝对不能引起混乱。”
“这可是皇上亲自下旨,户部,礼部等联合组织的事情。”
“咱们锦衣卫,东西厂以及衙门的人,都一起盯着呢,绝不能出现意外。”
一群锦衣卫,东西厂和衙门的人,一个个有说有笑的聊着,轻松的维持着面前的秩序。
在锦衣卫等人的面前,尽管队伍排成了一条长龙,但仍然保持着相应的秩序。
锦衣卫,东西厂和衙门,这一段时间口碑虽然有了改善,办了不少的好事情。
但是在老百姓的心中,依然是暴力执法部门,彻底的充满了威慑力。
上一篇:抗战:调任团长,手下李云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