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就发媳妇?我怒娶十八房老婆 第67节
其中一个王家凹的铁匠说道。
“好,老杜,你做好银子的分配,不要让大家吃亏了!”
李万年对着老杜说道。
“主公放心,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哈哈,老杜做事向来公道,我等也完全信任他!”
王长元和老杜关系很好,王家凹也因为如此,
“好,这就好!”
李万年也佩服老杜圆滑的处事方式,竟然王家凹这六百多号人跟着他干杀头的事情。
......
晚上,李万年吃过饭正要睡觉,不多久杜光庭就到了他的房间。
“找我有事吗?”
李万年问道。
“主公,您近期是否要远行?”
杜光庭问道。
“不错,这你也都知道了?”
李万年太惊讶了,以后自己在老杜面前还有秘密吗?
“主公,我在您头顶看到一丝来自南方黑气,所以猜想您是不是要去南方?”
“不错,之前渤海国公主要和契丹皇太子联姻,但我们截住了渤海公主的车队,将其带到了幽州,而这位似乎不着急回到渤海,而是要南下游玩,拜见皇帝,而节度使命我等随行护卫!当然了,会在走之前将我的级别提起来,让我品秩入流!难道我不能去吗?”
李万年解释道。
杜光庭沉默片刻,随即说道:"主公不去,肯定是没有危险,但会失去这次品秩提升的机会,可能会一步晚,步步晚,但如果主公要去,只要活着回来,后续的路途必然顺利许多!“
“那我需要准备一些什么吗?缩着头做人?”
李万年问道。
“主公此行要反其道而行之,切不可畏畏缩缩,要行王霸之事!方能破除这些魍魉小人的计谋!”
“哈哈,这正合我意!既如此,那这次南下,是必须要成行了!”
李万年笑着说道。
“主公此行是要去大唐的东都洛阳吧!"
杜光庭口中的东都洛阳是习惯性称呼,在大唐,长安是西都,洛阳是东都,而在大凉,汴梁是开封东都,洛阳是西京!
“不错!”
"洛阳是主公的祖上的龙宫之一,是陨龙之地,您一定要去皇宫一趟,不管见不见皇帝都要进去一趟!”
杜光庭郑重说道。
“为何一定要进入皇宫?我等低阶武将想被皇帝召见的机会不大啊?”
“主公,大唐两帝皆陨落在此,您在这个地方可吸收真龙气运,但气运这种事情无法明说,主公去了之后也许就能感受到明显的变化!”
“这么明显的变化,他们能感受到吗?”
李万年担心自己的身份被看出来。
“主公说到了关键上,大凉朝廷有司天台,里面的司天监是一个道家高手,修行一甲子,功力深厚,非常善于看气运,但主公不用担心,将此物随身携带即可!”
杜光庭拿出一方八卦,一寸大小,上面还有绳子,显然是佩戴在脖颈上的。
“这个东西就能让那司天监感受不到?”
第83章 县令来访!
“不错!”
杜光庭很是自信。
“这就妥了!”
李万年心中那一丝的不安似乎也随之消失了。
“主公早些休息!”
“嗯,你也休息吧!”
李万年看着手中的铠甲,思绪万千。
......
第二天一大早,李万年吃过早饭就和李旺财离开了。
这次,他们没有去烧炭的地方看,毕竟这边已经形成体系了,不用他太过操心。
李万年没想到,数百两的银子就能让数百人跟着自己造反,这何尝不是在说这个世道之艰难,老百姓为了吃口饱饭,都要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其实,但凡老百姓能够糊口度日,也绝对不会走上造反这条路。
哎!
.......
到了山外,李成华已经在这里等候了,随后几人骑着马匹回家。
到了家,李万年就钻进屋内逗孩子。
晚上,他找来了李家村学习制作陌刀的铁匠,以及村长李志明。
这两人对李万年很是感激,因为李万年,不仅赚了钱,还学到了本事。
“村里的有风箱吗?”
李万年说的风箱其实就是打铁的加热风箱,没有这个东西,无法将铁块融化。
“从张老师傅那边买到了一个破旧的风箱,能用!”
李家村的个庄稼汉如此说道。
“那就好,一半打造砍柴刀,一半打造陌刀吧,原材料从王家凹弄,这是两百两银子,用完为止!”
他将钱给到李志明,让他来分配,本来这件事应该交给小燕子的,但是对方有身孕,不是很方便,不然这次就直接让他们打造铠甲了!
“你放心,这钱我都会花在刀刃上的!”
李志明说了一句经典的话。
“好,慢慢来吧,不着急!我这次可能要去南方了!短期内不会回来!”
“南方?我也懒得问什么事了,记得将带走的李家村小伙子带回来就行!”
李志明也不问这些国家大事了,说了他也不是很懂。
“嗯!”
李万年点点头。
......
接下来的日子,李万年都在安心的照顾家人,他也每天打拳训练,甚至组织村里的小孩子一起跟着练习,这种东西就是要趁早,等可以当兵的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了。
整个月,村子的大小伙以及小孩子都过着半军事化的生活,毕竟是过节期间,也不用种地,闲着也是闲着。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他的孩子也长大了一圈。
而明天他就要去幽州,今天打算提前将满月宴办了。
整个村的小伙子,大姑娘们都过来帮忙,李万年已经准备好了酒菜,王家凹的人提前一天就到了,今天上午很热闹,酒席还要借用周边邻居家的房子,不然容不下这么多人。
正当他在招呼宾客的时候,远方走来了一行人,还有几顶轿子。
但是看随行人的装扮,知道这是县衙的人,轿子内的大概是县令。
“哎呀,县令大人,主簿大人,恕鄙人不知礼节,未能给大人派发请柬!实在是我的疏漏!”
李万年上前连连道歉,轿子内走出两个人,一个是县令崔和,一个是主簿秦元。
“李大人言重了,是我等不知道您妻子早有身孕,不然我等也会准备一些安胎之药,不过好在是李大人的麒麟子都顺利诞生,我等也只能舔着脸来讨杯喜酒喝了!一点心意,还望李大人不要嫌弃!”
县令崔和十分的客气,给了后方随从一个眼神,随即就将贺礼奉上,是百两白银以及一些滋补药材!
“哎呀,大人盛情,我等酒水定然备足!”
“李大人,这是学生的一点心意,还望先生不要责备!”
秦元拿出一份礼盒,里面装的是三对银锁,也价值百两了,确实是用心了!
但李万年的心思不在礼品上,而是听见秦元自称学生,要知道他几十年教过的学生数不清了。
“秦大人,我们很久之前见过吗?”
李万年说的不是上次县城见面的那一回。
“先生,我是十里外秦家村人,早些年我们村里没有私塾,就来李家村识字,只是没有多少时间,学生就辍学了!只是后面几年村里情况还好,就在村里读书了!说到底,您是我的启蒙先生呢!”
秦元说完,李万年的记忆回到了那个灾荒年,当时确实很多孩子辍学了,毕竟来读书识字要给先生送米和菜的,很多家庭自己都吃不好, 所以就不让孩子读书识字了。
上一篇: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