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第995节

“短期来看,高相根本不缺钱!可为何要做这等人尽皆知、御史必劾、指鸡为凤的荒唐事?”

此话一出。

崔健也愣住了。

是啊!

经过崔星河这么一说,他也有些想不通。

肥皂,白玉糖,竹纸,会所,哪一个不是下金蛋的母鸡?

高阳为何要搞这一出?

手段如此直白,如此不加以掩饰,就像最后捞一笔似的。

“这点,倒真是令人费解。”崔健道。

崔星河沉思良久,最终摇头,“或许…是我想多了吧。”

“……”

一夜过去。

第二日,高阳在定国公府举办的慈善拍卖会,在长安城内引起了不小的风浪。

尤其当各家拍下之人,纷纷派下人前来送银。

那一箱箱的银子送入定国公府的时候,更是引起不小的议论。

百姓众说纷纭。

尤其是昨夜,因为付不起入门费的几名御史,当他们听闻此事后,满目震惊之色。

“岂有此理?指鸡为凤,这高相未免太跋扈了!”

“这若不弹劾此僚,我等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同弹!”

“同弹!”

一众御史义愤填膺,奋笔疾书,开始上奏弹劾。

其措辞之严厉,堪称前所未有,其中关于论述高阳的罪状,更是罗列了不下上百种!

时间流逝。

长安城内的舆论,渐渐化作了两极派,甚至发生了寒门士子为了维护高阳,不惜动起了手。

而弹劾之风,也愈演愈烈。

喧嚣的议论与汹涌的弹劾,就如同长安城上空的乌云,在定国公府外翻涌了一整日。

然而府内,却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宁静。

高阳深居简出,除却楚青鸾与上官婉儿,余者一概不见。

他仿佛置身风暴之眼,外界的狂风骤雨,于他不过是隔窗的喧嚣。

夜色渐黑。

烛光下。

“呼!”

高阳立于房间内,长舒了一口气,桌案上,厚厚一叠墨迹犹新的文书整齐码放。

“河西安置三策,互市陷阱,山羊杀局,一条鞭法,水泥配方……终于全都写完了!”

武曌给他的五日休沐,期限已至。

总算是,赶在这最后一晚,将其写完了。

高阳起身,踱至窗前。

窗外,一轮圆月高悬,清辉洒落庭院,静谧无声。

长安城内的沸反盈天——百姓的争论、士子的互殴、御史台那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的弹劾奏章……这些纷扰,此刻都显得如此遥远而渺小。

高阳嘴角掠过一丝极淡、极冷的笑意。

在乎?

他为何要在乎?

弹劾他跋扈?指鸡为凤?敛财无度?

随他们去吧。

这些聒噪的蚊蝇,这些无谓的争执,这些汲汲营营的算计,这些尔虞我诈,这些天下纷争……明日之后,都将与他再无瓜葛。

因为。

明日大朝,百官齐聚金銮殿之时,他高阳,便要当众辞官,挂印归田了!

月光映在高阳平静无波的眼底,一汪深潭之下,是尘埃落定、去意已决的从容。

第940章拷心局,武瞾的曾经

大乾。

皇宫。

“呼——”

最后一本奏折被朱笔圈定,武曌搁下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黑红龙袍包裹着武瞾窈窕却疲惫不堪的身躯,那张足以倾国的绝美面容上,是浓得化不开的倦意。

武瞾向后靠在宽大的龙椅上,袖袍滑落,露出一截欺霜赛雪的皓腕。

“小鸢,”武瞾凤眸微抬,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弹劾高相的折子……还没停?”

小鸢站在一旁,听到武瞾的声音,连忙躬身,一张脸上满是苦涩。

“回陛下,自慈善拍卖会后,弹劾便如雪片飞来,未曾断绝。奴婢按您的吩咐,一概挡了回去……如今,少说也有二十余封了。”

“二十余封?”武曌细长的眉梢轻轻一挑,掠过一丝真切的惊讶。

高阳携不世之功凯旋,声望如日中天,整个大乾谁人不知他睚眦必报?

此刻还敢上奏弹劾,怕是早已群情汹汹!

武瞾轻轻摇头,唇角勾起一抹无奈:“这次……是有些过了。”

“这一手指鸡为凤,闹得满城风雨,能不招来弹劾吗?”

“这捞钱之举,太直接,也太目中无人了。”

“陛下,如今长安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说高相“指鸡为凤”,“专横跋扈”,“只手遮天”……”

小鸢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武曌的脸色,声音越发低了。

“呵,”武曌嗤笑一声,凤眸中寒光一闪即逝。

她摇摇头,毫不在意的道:“些许流言,何足挂齿?少年得志,不狂……还算什么少年郎?”

武瞾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盯着小鸢,淡淡的道:“你若是在高相那般年纪,便官居丞相,封侯拜将,替朕一举收回河西万里山河!朕只怕,你比他还狂上十倍!”

小鸢心头剧震,竟无言以对。

武瞾说的极对。

是啊,若她有高阳十之一二的成就……那场面,不敢想!简直不敢想!

她深深低头:“陛下圣明!”

“那些弹劾的折子,”武曌挥了挥手,意兴阑珊,“烧了吧,碍眼。”

武瞾缓缓起身,虽是深夜,却没有回寝宫。

而是摒退左右,独自一人,踏着清冷的月色,走向大乾皇宫最深处,那座供奉着列祖列宗的幽深祖祠。

大乾皇宫深处。

皇家祖祠。

檀香的气息沉凝厚重,缠绕着冰冷的石柱与历代帝王的牌位,长明灯的火苗在幽暗中不安的跳动。

武曌立于祖祠正中间,她那单薄的身影被拉的极长,投映在森严的牌位之上。

她褪去了象征至尊的明黄龙袍,穿着一身素白常服。

烛光下的绝美面庞,没了百官面前的威严,此刻显露的,是深入骨髓的疲惫,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

武曌指尖划过冰冷的紫檀木供桌,抬眸看去,视线最终停留在墙壁上一幅面带威严,身穿龙袍的画像上。

她出声低语,“父皇,曌儿心中有件棘手之事,难以下决定,所以便来了祖祠,希望您在天之灵,能给曌儿指引。”

“高相立下了大乾前所未有之大功,收复了河西万里江山,打通了西域,重挫了匈奴,就连三国联盟以制大乾的策略,也隐隐有崩盘之兆。”

“如此大功,朕理应重赏,可高相才弱冠之年,却已经是我大乾丞相,冠军侯,骠骑将军,朕该赏他什么?”

武曌声音响起,带着一抹苦笑。

她做梦都想不到,昔日那个揭下她求贤诏的大乾第一纨绔,竟在短短数年时间,令她有了一股封无可封的感觉!

首节 上一节 995/10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