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第795节
不只是高阳,她也是这样想的。
“这注经释义,朕该如何动?”武曌问道。
“陛下,这倒也不难,直接废了裴家注释之权,另推一名大儒,以他的解释,为科举标准答案,再以大乾报推广至天下!”
说来说去,还是需要大乾报来遏制裴家注释之权。
“这大乾报,也该诞生了吧?”武曌出声问道,一张脸上颇为期待。
高阳先前便说了,两招之下,直接灭了裴家,也就是说大乾报一出,裴家……便将彻底泯灭!
“陛下莫急,大乾报诞生,操纵舆论,需要一个爆点,光活字印刷术和血咒,还不够。”
“臣斗胆提议,陛下可在朱雀台设祭,当众焚烧竹纸祭天,届时焚烧后的灰烬会落入金盆,并无黑烟。”
武曌一脸若有所思,“你想用朕,为竹纸正名?再推出大乾报,将竹纸祭天此事,刊登在上面,好彻底朝大乾各地推广?”
“不错!”
“那朕祭天之时,该说些什么?”
“臣都为陛下想好了,陛下可当众说“竹纸清白,上达天听,若竹纸招鬼,有损朕大乾士子文脉,扼其文运,朕当先见阎罗。”
武曌点点头,倒是明白高阳的意思。
“那这楮皮棱纸烧不烧?”
“自然烧。”
“因为陛下要推广竹纸,那就必须打压楮皮棱纸,现在来看还不够,正好可以借祭天之事发酵!”高阳笑着道。
武曌皱眉。
“高爱卿,你的意思朕明白,可此事如何打压楮皮棱纸?纵然都烧了,这有何好做文章的地方?”
高阳双眸深邃,盯着武曌道。
“陛下误会,因为楮皮棱纸和竹纸焚烧后的结果,截然不同——楮皮棱纸燃烧后,会散发出滚滚黑烟!”
“这一点,可用来做文章!”
此话一出,武曌和上官婉儿皆面面相觑,一阵不解。
“高爱卿,为何竹纸燃烧后没有黑烟,裴家的楮皮棱纸燃烧后会散发出黑烟?”
高阳双眸深邃,说出了一个令武曌极为错愕的答案,“因为裴家良心。”
“裴家良心?”
武曌一脸错愕,矜贵白到几乎透明的脸上满是疑惑,她一双凤眸盯着高阳发问道,“高爱卿,此话何解?”
“裴家为了彰显身份,因此制作这楮皮棱纸的时候,刻意往纸浆中混入了丝绸,哪怕是一些边角料。”
“其目的倒也简单,因为这样一来,既显楮皮棱纸奢华,又因蚕丝难腐,可延长楮皮棱纸的寿命!”
“但一旦燃烧……就会有滚滚黑烟!”
武曌来了兴趣。
她没有出声,只是示意高阳继续说。
高阳端起一旁宫女送来的茶,润了润嘴唇的道:“从化学这门学问的角度来说,丝绸的主要成分为蚕丝蛋白,其分子结构有着大量的碳、氮、硫等元素。”
“一旦点火燃烧,蚕丝蛋白就会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碳元素会形成极为微小的碳颗粒,这便是黑烟的主要成分!”
“同时,硫和氮会在高温下,生成二氧化硫和氢氧化物等刺激性气味。”
“陛下,臣这样说,是否说清楚了?”
高阳探寻的问道。
武曌皱起眉。
她听的是云里雾里,一脸懵逼。
“每个字朕都认识,但结合起来,朕就不明白了,但朕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裴家的楮皮棱纸混入了丝绸,所以燃烧会冒出黑烟。”
“那竹纸不会生成黑烟吗?”
高阳摇头道,“不会,竹纸的主要成分乃是纤维素,燃烧时完全氧化,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灰烬也是灰白色。”
“臣可没掺丝绸,这太贵了。”
武曌:“……”
她万万没想到,裴家良心,居然也成了他死的一大理由,这活阎王……真是狠啊!
这些原理,高阳解释了她才懂,但不知真相的百姓呢?
武曌几乎可以想象到那场景,定然极为炸裂。
届时,该和鬼神之说扣上的,可不是竹纸了!
“所以,其实楮皮棱纸的质量,要比竹纸更好?”武曌想到了什么问题,忽然出声道。
高阳一听,连忙正色道,“陛下,臣从未这么不要脸,说竹纸的质量胜过楮皮棱纸,那日早朝上,楮皮棱纸臣也加了一点别的手段,其实……并不太公平!”
“竹纸必须加胶矾,否则质量极差,保存也不太行,竹纸只是冲击世族垄断,成本低廉,令楮皮棱纸回归正常价位,并存于世的。”
武曌一听,一双凤眸难以置信的盯着高阳。
那日早朝,连她都被骗了!
这若是裴家知晓,只怕能气到吐血。
活阎王……太阴了!
“朕知晓了,朕会按照高相说的做,届时顺势推出大乾报!”
高阳点头,但随即继续说道,“陛下,除了楮皮棱纸和竹纸燃烧对比,还有一言,陛下可刊登在大乾报上。”
“这一言只要刊登上去,必定能引爆舆论,令裴家万劫不复!”
武曌想到裴家早朝上,令高阳动手的那一言,她不确定的道,“高大人,那一言真能引爆天下舆论?”
高阳笑着,极为自信的道,“陛下,包火的。”
第764章 舆论绝杀!
次日。
金色的阳光透过云层,笼罩大地。
大乾,长安城。
朱雀台上。
武曌一身金黄色的龙袍,点燃竹纸,迎着百官高声道,“竹纸清白,上达天听,若竹纸招鬼,有损朕大乾士子文脉,扼其文运,朕当先见阎罗!”
竹纸燃烧,散发出一股青烟。
随后,武曌又焚烧楮皮棱纸,但却散发出滚滚浓烟,黑色的烟带着刺鼻,朝着四面八方蔓延开来。
钦天监监正当即脸色一变,连忙高呼道,“黑烟滚滚,此乃大不祥啊!”
武曌也笑了,她朝着百官道,“这倒有意思了,竹纸燃烧其烟袅袅,但裴家的楮皮棱纸却燃的黑烟滚滚。”
“诸公,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此话一出,百官一阵错愕。
但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武曌便又下了命令,召集百官齐聚御书房议事。
崔星河、卢文、闫征等人皆是赶去,很快,御书房内几乎聚集了大乾最核心的一套班底。
原本众人以为武曌要谈论祭天一事,但直到踏入御书房后,他们才发现自己错了,并且错的离谱。
武曌一共宣布了两件事,说话的声音也并不大,但落在百官的耳中,却如同惊雷炸响。
第一:一个大乾,圣人之言却有数十种的解读,这不是对她的背叛,又是什么?
因此,武曌决意统一注解,尤其是涉及科举的圣贤之书,以翰林院大儒严羽的注经释义为科举的标准。
当然,武曌也并不反对民间对圣贤之意,有不同的解读,这也与她无关,她还很鼓励。
但这话落在百官的耳中,却令他们齐齐嘴角一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背后的根本原因——便是科举!
这莫说能有多种解读,但又有谁会进行多种解读呢?
科举入仕,这才是学子疯狂的根本!
第二,武曌决意推行大乾报,一刊冤假错案,二刊天下大事,三刊花边新闻,主打的就是一个亲民,她要令大乾百姓皆知这一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两道命令一出,就犹如在平静的深潭中陡然投掷出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朝着整个长安城扩散开来。
大乾报……面世了!
“……”
定国公府。
高阳一身白袍,他盯着活字印刷出的竹纸,不由得嘿嘿一笑。
他满意的看着自己的“杰作”,眸子极为深邃的道,“裴家主,这次本相的大礼,可真够你喝一壶了了。”
“嘿嘿嘿。”
上一篇: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