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第561节
她端着白玉茶杯,双眸逐渐严肃,周身也开始弥漫着一股帝王威严。
“朕且问你,为何大兴杀戮?”
她指的自然是育婴堂之事。
高阳收敛表情,笑着说道,“因为那一颗糖。”
“吃了那一颗糖,臣觉得总该做些什么。”
武曌表情变幻,声音拔高:“那柳大山誉为“幸运儿”的三颗糖之一?”
“就因为小小的一颗糖,你便连斩郡守,督邮,周老爷子,甚至要斩郭有良,长宁侯,万安侯等人?不惜掀起这样的动静?”
高阳点了点头,唏嘘的道,“那颗糖对臣而言不算什么,但对她而言,却弥足珍贵。”
武曌凤眸蹙紧,不解的道。
“可这不符合你的性子,你也绝对知道此事会引发的后果,现在朕若要立你为相,朝中阻力极大!”
武曌顿了顿,继续的道:“这件事满朝文武任何人干,朕都不会太意外,但唯独是你,朕想不通!”
“那就更别说柳大山还开出了此等优越的条件。”
“不听不闻不看,规避一切不必要的麻烦,这才像你的行事作风。”
高阳正视着武曌,笑着道,“臣虽一介毒士,也并非好人,但陛下……毒士也并非无情之人。”
“育婴堂之事,远超人之下限,臣看不过眼,便做了,此事听起来荒诞,但却真的不能再真。”
“臣并非好人,但终归是人。”
高阳的眼底,一片坦荡。
他看向武瞾的双眸没有任何闪躲,问心无愧。
武曌盯着高阳的双眸,点头道,“好,朕信你。”
“第二个问题,你拿一百万两白银,要广开学堂,大庇天下寒士,这真因那柳大山勤奋好学,但误入歧途,心痛之下的举动?”
这下,高阳摇了摇头。
“陛下,这一点,臣是胡编乱造的。”
“那柳大山泯灭人性,纵然面对死亡,也极为平静,不但没有后悔,眼中还满是坦然,但一部分话是对的,对他这种没有背景的商贾,要想跨越阶层,只有别人买不到,却又想买的稀罕货,才是登天梯。”
“凿壁偷光,被狗撵,被仆人打,这都是臣杜撰的。”
武曌点了点头,松了一口气道,“算你老实。”
“否则你纵是有通天本事,朕也会严惩你。”
她看向高阳,声音清冷的道,“你继续说。”
高阳端起桌上的热茶,先是抿了一口,醇厚却滚烫的热茶顺着喉管,一路朝下,驱散身体寒意,他的大脑也前所未有的清明。
他满脸唏嘘的开口。
“不瞒陛下,那一夜臣也陷入了巨大的纠结。”
“冥婚好说,这也好查,但那些失踪的孩子,往日的龌龊,却难有证据,长安涉及之人,极为难查。”
“再加上臣朝中树敌不少,天下各地官员,更是对臣闻风丧胆,所以如陛下所说,臣一旦要掀开这一切,代价很大。”
“臣性子谨慎,所以便要想出一条两全之策。”
武曌目光幽深,脸上露出一抹了然之色。
她开口道,“所以你便要广设学堂,大庇天下寒士?掏出了一百万两?”
“这便是你的两全之策?”
高阳点头,先是拍了一记马屁。
“陛下圣明。”
“自证是一件极为愚蠢之事,这件事也说不清,并且当林莽到了,臣便深知,长安各个涉及育婴堂之事的大族,都会拼死反抗!”
“后来果真如臣所预料,他们蛊惑长安读书人,齐聚皇宫门口,威逼陛下!”
“这便是典型的恶人先告状,因臣名声不好,所以纵然臣将周老爷子的龌龊,公之于众,长安学子在有心人的蛊惑,也绝不会相信,反而越发激动,只因为……这并不是他们心中想要的真相。”
第538章天下寒门士子,真有出头之日?
武曌若有所思,眼前越来越亮。
不得不说,高阳说的是对的。
人心难测。
有些时候,人只愿相信他们内心想要的真相,如果不是,那便深感官场黑暗,反而越发激动。
“臣左思右想,决定掏出世间最强大的真理,也是世间最强的能力!”
“哦?”
“这一百万两,叫什么能力?”
高阳一字一句的道,“钞能力!”
“钞能力?”
武曌眉头一挑,这个词对她来说倒是新鲜。
“陛下可以将其理解为,以钱砸人,以钱压人!”
“金钱开道,舆论自当为我所用!”
“此举一出,自有大儒为臣辩经。”
高阳说话间,淡淡一笑。
他的言辞之中,极为自信。
武曌闻言,也是不禁赞叹道,“好一个钞能力,好一个自有大儒为你辩经。”
“这一百万两一掏,只怕舆论顷刻间反转!”
武曌几乎可以想到,当消息传出后,现在齐声声讨高阳的长安士子,会有何等的反应!
高阳也淡淡的出声道。
“这场舆论,很快就将化作一边倒的局面,百官也会齐齐噤声,因为这背后,乃是天下寒门子弟!”
一番话,如飓风驱散乌云,席卷天地,令武瞾心头的乌云骤然烟消云散。
“但这一百万两,代价很有些大啊。”武瞾有些感叹。
就为了平息此次事件,高阳掏出了一百万两。
这代价不可谓不大。
武曌一双眸子盯着高阳,总感觉还不对。
“除此之外,高卿没别的目的?”
高阳也清楚武曌的想法,他出声道,“臣当然还有别的目的,这其一便是为了陛下!”
“臣真乃呕心沥血的忠臣啊!”
“哦?”
“为了朕?”
“呕心沥血,忠臣?”
武曌挑眉。
高阳放下手中茶杯,继续的道,“陛下觉得,当今天下,我大乾寒门子弟,能有出头之日吗?”
一句话,令武曌双眸蹙紧。
她一双凤眸盯着高阳,陷入沉思。
高阳自顾自的出声道,“自从我大乾立国,历代帝王皆有鸿鹄之志,因此废察举制,改为科举制!”
“科举制,人人可参加考试,不论身份,只凭才华选拔人才,纵然是寒门子弟,贫农子弟,亦可寒窗苦读,打破家徒四壁!”
“科举制,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给予了底层才子一条晋升通道,但事实真那般美好吗?”
高阳说到这,一张脸极为平静,直勾勾的盯着武曌。
武曌凤眸蹙紧。
她明白了高阳的意思。
“高卿是说,世间仍旧不公?”武曌沉声说道。
高阳端起茶杯,眼前仿佛浮现出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
世家子弟身穿锦衣华服,坐在私塾内,大儒单独指导,他们摇头晃脑的捧着书本。
贫民子弟起早贪黑,日复一日的下地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想要汲取知识,靠偷听,靠凿壁偷光,靠跪地求人。
“贫民子弟,起早贪黑为了生活奔波,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纵是寒门子弟,也捉襟见肘,条件极为艰苦,更莫说请大儒指导。”
“但世家子弟呢?”
上一篇: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