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第170节

李承乾连看都没看金德曼手中的首级。

百济王这不活的好好的么。

金德曼听闻李承乾的话,直接愣在了那里。

她没想到李承乾竟然会认得百济王。

“陛下,此乃百济王弟扶余泰的首级,小女现在就去斩下百济王的首级。”

金德曼急忙跪地说道。

李承乾没有回答她的话,而是看向了李世民。

毕竟这个所谓的姑母李承乾根本没有印象。

而李世民则是好像没有看到李承乾的目光,直接转身走了出去。

“呵呵,父皇啊,恶人都要让儿子当,你可真是个好爹。”

李承乾苦笑一声。

然后看了大虎一眼。

大虎直接点了点头。

李承乾直接就离开了这里。

大虎则走到了金德曼的身边。

“百济王在里面,记住了,这个屋里只能有一个人活着出来!”

说完后,大虎就把自己的佩刀丢在了金德曼的身前。

金德曼捡起大虎的佩刀就走进了王殿之内。

很快,王殿之内就出现了惊恐的喊声,以及惨叫声。

等所有的声音落下。

大虎就看到了神情呆滞的金德曼从里面走了出来。

“呵呵,你可以离开了,陛下饶了你一命。”

大虎看了眼大殿内的情况,笑着直接就离开了这里。

有些时候上面不好做的事情。

下面的人就要体贴入微的帮忙做了。

大虎来到李承乾身边的时候,李承乾连问都没有问。

三日之后,百济已然归于大唐的版图之中。

百济的王宫此时已经改成了大唐的行辕。

李承乾此时正拿着百济的地图观察着。

然后用笔在熊津江口画了一个圈。

“此处乃是百济水军重镇,若能控制好,便可直逼倭国。”

听到李承乾的话,马周疑惑的问道:

“陛下难道想攻打倭国?”

“可是如今新罗,高句丽,百济初定,民生凋敝,恐不宜再动刀兵。”

马周的话还没说完,只见李承乾直接说道:

“不动刀兵?何以立威?”

李承乾的指尖敲了敲地图上的对马岛。

“马周,你可知倭国派遣使者来贺时,其使者穿的是何服饰?”

“宽袖大袍,腰系金刀,分明是学我大唐形制,却在国书中称 ' 日出处天子 ',与我 ' 日落处天子 ' 并列!”

听到李承乾的这些话,马周直接愣住了。

他还真不知道倭国竟然敢如此自称。

第146章 讨李承乾檄文

就在李承乾还在百济王宫之中讨论是否要征讨倭国的时候。

大唐的境内已经有些混乱了起来。

五姓七望,这个自魏晋南北朝起便根深蒂固,掌控天下半数的徒弟,财富与人才的庞大势力。

在李承乾和李世民率军出征之后。

终于露出了隐藏已久的獠牙。

“诸位,李承乾逼宫上位,实乃得位不正,大逆不道。”

“而且此子屡屡跟我等作对,打压我等,实在可恶。”

“我们应该扶持一位符合我们利益的李氏之人上位,这样才会让我们五姓七望更加辉煌。”

崔家的家主的话,让在座的各大族长纷纷点头。

在经过五姓七望的议论之后,他们竟然选中了齐王李佑成为他们扶持的目标。

在得知自己的父皇和李承乾都已经不在长安之后。

李佑竟然会最先发难。

他在齐州集结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长安开始进发。

由于大唐的兵力此刻大部分都在边境。

所以李佑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占领了数座城池。

“李承乾,你不过是个逼宫上位的逆贼,看我如何将你拉下那个位置。”

李佑不知道的是,他的背后,有五姓七望仔暗中提供的粮草和军械。

甚至五姓七望还派遣了族中子弟混入了他的军队,为他出谋划策。

同时也控制住了齐王李佑的大军。

与此同时,蜀王李愔也在蜀地起兵。

蜀王李愔凭借着蜀地的地理优势,迅速扩充军队,储备粮草。

他在起兵的第一时间,竟然是直接将张俞在蜀地的商会给抢了。

并且还将张俞留在蜀地的亲信全部击杀了。

而且蜀王李愔竟然还发出了【讨李承乾檄文】

“天下臣民共鉴!大皇子李承乾,悖逆无道,天人共愤!

身为皇子,不思为父治国安邦,反逼宫夺位。

登基之后更是骄奢淫逸,大兴土木,致使民怨沸腾。

而且还大动兵戈,致使大唐陷入战乱之中。

凡我大唐子民,受朝廷之恩,当同仇敌忾,共讨此逆贼,以保江山稳固,护百姓安宁!”

此檄文一出,天下哗然。

特别是幽州境内。

所有百姓都记着李承乾的好,现在竟然有人要公然讨伐自己的恩人。

一时之间幽州百姓直接全部都怒了。

家里有青壮男子的,全部都被带到了秦怀玉的府邸门前。

一时间幽州青壮全部都要求入伍。

要为李承乾征讨叛军。

而长安城内,此时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一脑门的汗水。

魏征更是黑着脸坐在两人的身前。

本来他主持的大唐银号一切顺利。

可是由于齐王和蜀王的叛乱,导致大唐银号竟然中断了。

而且还受到了五姓七望的阻拦。

这让魏征心中的怒火暴涨。

“他们是不是吃饱了撑的?现在海内安平,竟然要出兵造反?”

魏征坐在那里厉声的怒骂道。

“魏征,现在骂还有什么意义,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兵平反。”

房玄龄无语的看着魏征说道。

都这个时候了,埋怨有用么?

首节 上一节 170/3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