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373节

“孙儿领旨。”

朱瞻基拱了拱手,转身跳下马车。

“这次又是耍什么诡计呢?”朱棣眯着眼,大脑飞速运转。

李青神色凝重,愈发觉得鞑靼危险。

上次就是被误导,才让鞑靼做大,这次又是搞不懂鞑靼在做什么,这种隐隐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着实不好受。

李青思绪纷飞,却毫无头绪。

只能把期望寄托在朱棣身上,朱棣虽然没啥文化,但对战争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理解。

“朕知道了。”朱棣突然开口。

李青惊喜,脱口道:“是什么?”

朱棣没解释,而是探出头,朝外面的亲兵道:“传谕:挡住鞑靼第一波进攻后,立即反攻,全力以赴,但不能追击过深。”

“是,皇上。”亲兵拱手领命。

朱棣这才重新坐回轿中,解释道:“鞑靼在拖延时间,他们不是冲着朕,目的也不是劫营,而是瓦剌。”

“劫营只是幌子,只是拖延咱们行军,真实目的是要在朕赶到前,先一步解决瓦剌。”朱棣气笑了,“真他娘的狂妄,这是要打朕的脸啊!”

“嘶~”李青惊诧道,“他们两面用兵?”

“有何不可?”朱棣道,“除去这一万骑兵,鞑靼依然能吊打瓦剌,只怕在这支骑兵来之前,他们的主力就去了瓦剌部。”

李青闻言,立即道:“皇上,大局为重,臣以为……必须要支援瓦剌。”

汉人支援元人,听起来有些荒谬,但眼下很有必要,李青认真道:“皇上,绝不能让草原统一。”

“这不用你说。”朱棣点头:“朕虽然一年前还打他们来着,但又怎会不为大局考虑,身为一国之君,岂能这点肚量都没有?

天亮,拨两万精兵,驰援瓦剌!”

“呼~”李青松了口气,叹服道:“皇上英明神武,虚怀若谷,臣钦佩之至。”

“呵,从你嘴里听句好听的,可真不容易啊!”朱棣揶揄:“会说话,就多说两句。”

“……”李青突然想起了什么,“皇上,臣有一计。”

“说说看。”朱棣也不追着不放,根据经验,李青每逢有计,都有大用。

李青嘿嘿一笑,“此战过后,把死去的鞑靼尸体,用青草裹着,带去鞑靼大营,污染他们的水源;

若是允许,把瓦剌那边儿战后的死尸也带去,彻底把他们大本营搞臭。”

李青冷笑道:“他们不是喜欢转移吗,好,转走了就别回来了。”

草原虽大,但鞑靼这么大的部落,想找个栖息地并不容易,李青这一招堪称绝户计,不可谓不狠。

朱棣眼睛一亮,赞道:“还得是你啊,这一肚子坏水儿……啧啧啧。”

李青苦笑,正欲说话,突然被外面的嘈杂声吸引了。

“嗒嗒嗒……”

“@#¥%……”

“御敌……!”

李青目光一凝:鞑靼军来了!

第143章 感动又激动的脱欢

“去看看。”朱棣扬了扬下巴。

李青微微摇头:“皇上你更重要。”

“他们不敢。”朱棣无比自信,“即便真是冲着朕来,他们也伤不了朕。”

李青不语。

诚然,鞑靼只要脑子没秀逗,万不会对朱棣下手,但……万一呢。

这种事,李青可不敢赌。

“你这厮胆子越来越大了。”朱棣骂了句,却也没有真生气,感慨道:“你也嫌朕老了啊!”

“并不是,皇上千金之躯,岂可轻易涉险?”李青的回答十分官方。

朱棣吁了口气,就势躺了下来:“草原部落众多,势力错综复杂,想尽剿根本不可能;

昨日大破瓦剌,今日又有鞑靼,即便今日大破鞑靼,明日也定然会有新的势力崛起;

就像这青青草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李青深有同感,虽然草原上的总人口还不到大明十分之一,但在这茫茫草原上,想赶尽杀绝谈何容易。

“终有一天,关内关外俱是一家。”李青有些出神,“届时,汉蒙同桌共饮,亲如兄弟。”

“内外一家,同桌共饮……”朱棣也有些出神,有向往,有憧憬,更有遗憾,“可惜…朕终究是看不到了啊!”

默了片刻,朱棣轻叹:“人之一生,太过短暂了。”

“有人觉得太过短暂,也有人觉得太过漫长。”李青轻声说。

“呵呵……”朱棣笑了笑,又是一声长叹。

过了会儿,不见朱棣再说话,李青凝神去瞧,这才发现,他已经睡着了。

岁月如刀,再大的英雄也会老。

李青拿起毯子盖在他身上,起身出了轿子。

~

厮杀并不猛烈,战斗刚开始,就已经有结束的迹象。

明军阵型收拢,铁甲森森,固若金汤。

鞑靼攻击势头也不强烈,一触即走,前后不过两刻钟时间,便扬长而去。

显然,并未打算死磕。

见此情况,李青越发肯定朱棣的猜测。

——鞑靼在吸引明军注意力,为攻打瓦剌争取时间。

……

清晨。

朱棣醒来,走下车轿询问战报:“敌我伤亡几何?”

朱瞻基拱了拱手,“我军阵亡三百六十二人,伤五百九十人,杀敌四百五十七人,俘虏近五百人。”

“有没有审问?”李青问。

“审了,但不保证情报的真实性。”朱瞻基道。

“先不管这个。”朱棣摆摆手,“瞻基,你不是想打仗吗,这次爷爷给你一个机会。”

朱瞻基精神一振,跪听圣喻:“请皇爷爷示下。”

“朕给你两万精兵,即刻赶去支援瓦剌。”朱棣认真道,“你做主帅,莫要让朕失望。”

“孙儿领旨。”朱瞻基热血沸腾,数次北伐,他还是头一次接这么大的活,“孙儿定当竭尽全力,给鞑靼迎头一击。”

“好。”朱棣很欣慰,“李青。”

“臣在。”李青服了:真·流水的主帅,铁打的监军。

“你做监军。”

“……臣遵旨。”李青无奈拱手,“对了皇上,你这边儿怎么办?”

“无妨。”朱棣不在意道,“鞑靼目标明确,集中精力打瓦剌,没有统一做大之前,他们不敢冲着朕来。”

顿了下,“来了更好,朕正好可以活动一下筋骨。”

李青有些犹豫,但一想到这边还有三万精兵,以及十万后勤补给,又觉得自己想多了。

朱棣是老了,但宝剑依然锋利,战斗素养不退反进,即使鞑靼真大举来攻,也讨不到便宜。

——

这次驰援,朱棣下了血本,两万士兵八成来自神机营、三千营,要求只有一个,务必保瓦剌‘不死’。

如今瓦剌已彻底投入大明怀抱,加之茶马贸易的原因,驻扎地全面对大明开放。

明军有了明确目标,进军神速。

“李监军,你先去探探情况。”朱瞻基轻声道,“不沟通就贸然支援,远不如提前通知瓦剌,两面夹击鞑靼效果来的更好。”

你是真不拿青伯的命当命啊……李青无奈点头:“我这倒是没问题,主要是你,皇上让我做监军,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你的安全……”

“放心,我早已不是当年的毛头小子了。”朱瞻基道,“大任在身,我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不能不为两万将士考虑,不会硬莽上去的。”

“成,”李青也不废话,“那我去了。”

“等一下。”朱瞻基好笑道,“你就这么单枪匹马地去啊?”

“下官愿随李尚书共同前往。”不远处,于谦听到二人对话,拨转马头上前。

首节 上一节 373/2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