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522节

  要知道,老四这次在渡江之时,遭遇了强烈的阻击,都有了想要退兵回去的念头了……

  只能说朱允炆太蠢了,蠢到了不可救药的那种程度。

  后面说起靖难时,不少人戏言说李景隆是靖难第一功臣。

  可在朱元璋看来,按照这个个说法,那老四靖难的第一功臣不是李景隆,而是朱允炆这么个蠢货才对。

  若非这个畜生太过愚蠢,过于无能,老四就算能力再强,想要从北打到南,依照当时朝廷所掌握的雄厚资本来看,那基本上也不可能。

  就像是岳武穆坟前,最应该跪着的人是赵构这么个狗东西,是同样的道理。

  只不过是大多数人,都会习惯性的为尊者讳,仅此而已。

  “妹子,你是不知道,咱家老四这小子,到底多能演戏。

  咱之前可没有看出来,老四这家伙是个天生的演员。

  装病这事,他不止用了一次。

  第一次装病让朝廷那边把他的儿子们给放了回来,第二次装的是疯病。

  在老四正式造反之前,朱允炆这边和老四这里,那也是你来我往各种手段齐出。

  如朝廷那里,把老四派去朝廷汇报消息的使者给拿下了。

  秘密行审问,并在后面将其给杀害。

  老四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于是决定装疯。

  对了,老四装疯这事儿,是在他的几个儿子被放回来之后所发生的。”

  朱元璋着重补充了一句。

  听到朱元璋的话,马皇后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蠢!真是太蠢了!蠢到没有边际了!

  前面才因为怕老四起疑心,将老四的几个亲儿子给放了回去。

  结果后面,就又对老四的使者来了这么一出。

  这样一来,那岂不是明明白白的告诉老四,他这边就是要对老四下手了吗?

  既然如之前,那把老四的儿子给放回去,又有什么意义?

  除了让老四那边今后,在起兵之时少了一些顾虑,好像别的什么意义都没有。

  真是太蠢了!

  ……

  “阿嚏!”

  “阿嚏!”

  百花岛这边,朱棣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揉揉鼻子,又是四五个喷嚏接连打出。

  “殿下是着凉了?”

  汪大渊望着朱棣的出声询问,带着关切,有让朱棣休息一下的意思。

  朱棣一闻言,摇摇头。

  ‘不是着凉了?肯定是老三这个贱人,在背后蛐蛐我。’

  当然,这句话朱棣也只是在心里面这么想想,并不会真的说出来。

  朱棣才不会如同汪大渊所言那样,来到船舱里去休息。

  这个时候,他们这边取得了大胜,正是精神亢奋之时,他哪里能休息的进去?

  “这些海寇,真是肥的流油!

  居然带着这么多的金银铜钱!这下子发财了!”

  朱棣看着汇集到他所处战船上的战利品,分外的高兴。

  这些海寇们的富裕程度,超过了他的所想。

  此时,他这边才不过是弄了两艘两千料海船上的战利品,不说其余的,仅仅是金银铜钱这些,加到一起初步估算,便已经超过五千贯。

  这还不说被他们这里给夺取控制的战船。

  若是把这两千料的大海船再给加上去,那这收获就更多了。

  只看目前的收益,他们这次打海寇所获得的金银财宝等加到一块儿,至少要超过二十万贯,这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了。

  能够将这次打海寇的开销,给抵了不说,还能再赚上不少。

  “只是这些海寇,就已经这般有钱了,这要是等一下来到海寇老巢那边,把他们的老巢给端了。

  那岂不是能获得的更多?”

  朱棣说的话时,已经是不自觉的搓手了。

  对于这事儿,他是当真期待。

  钱嘛,谁不想要?

  再说,父皇让他负责市舶司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赚钱。

  现在,这开海第一战收益就这般好,他哪里会不高兴,会不期待?

  这个时候,海寇已经被他们给解决的差不多了,老巢那边特别的空虚。

  要是不把这些海寇的老巢给端了,那可真太可惜了。

  前面的攻坚战斗已经结束,如今就是到了该收获之时。

  他们若是不去做,必然会被别的人,将之给取走。

  朱棣才不会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白白便宜别人的蠢事。

  “殿下,海寇的老巢那里,或许……没有这么多的钱,去老巢所获得的,应该不如现在多。”

  汪大渊迟疑了一下,开口给朱棣泼冷水。

  也不能说是泼冷水,汪大渊最为主要的是怕燕王殿下此时兴致勃勃,等到接下来把海寇老巢给抄了之后,发现收入远远按低于预期,会产生巨大的落差。

  所以,就提前把这事儿给说出来了。

  好让燕王殿下,心里面有一定的准备。

  “这是为何?”

  朱棣道声音之中带着疑惑。

  按道理来讲,不论如何海寇老巢里面的金银不会太少才对。

  怎么汪大渊和自己所言,却截然相反?

  汪大渊道:“殿下有所不知,海寇们的生活,和咱们这些人不一样。

  海寇弱肉强食,规矩混乱,很多都是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没有正常的秩序。

  海寇之间相互欺诈,彼此下黑手的事儿更不在少数。

  有些人拖家带口,但更多的却没什么家人。

  所以,海寇外出时,大部分的人都会将家当给随身带上,免得留着家里面回去之后,被人给偷走了。

  而且,很多海寇没有什么未来,那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钱财随身携带方便花用……”

  听了汪大渊所言,朱棣露出恍然恍然之色。

  “汪先生当真见多识广,对海上之事了解甚多。”

  朱棣由衷的说道。

  自己家父皇,也不知是从何得知了有汪大渊这么一个人。

  此人果真不凡,对于海上的事,可以说是个万事通,许多方面都懂得。

  若非汪大渊所言,那接下来自己这边带人,前去抄海寇的老巢,得到的钱财远远低于预期,肯定会失望,落差很大。

  并会感到疑惑,会怀疑是不是有人将这些给贪墨了。

  “不过是当年不务正业,在海上闯荡的时间有些长,听闻的多一些罢了。”

  汪大渊满是谦虚的说道。

  心里面对于燕王朱棣的夸赞,还是很受用的。

  同时,对于自己的这份机遇,也同样是感到由衷的欣喜。

  自己的这份经历,过于神奇了!

  谁能想到,自己这个不学无术之人,当年到海上闯荡,被自己家爹为之痛心疾首的存在。

  居然能依靠着,当年不务正业所获得的见识,得到皇帝的亲自接见和器重。

  而今,更能和燕王殿下谈笑风生。

  且燕王殿下,还对自己分外客气,礼遇有加。

  当今陛下当真是自己的伯乐!

首节 上一节 522/5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下一篇:让你修渔船,52驱逐舰什么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