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368节
光明正大,还不用担心被太多人说三道四。
若皇帝借助着上一次,从吴祯吴良那里,弄的那些账册,来对自己等这么多的人动手。
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可这一次,闹出来了民变,杀了官吏,那皇帝要是再下重手,可就名正言顺了。
很多人都没办法再指责皇帝。
郑伯克段于鄢啊!
太阴险,太狡诈了!
“快,你们立刻走后门,逃出去隐姓埋名!
后面趁乱出苏州,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王姓老者,神色慌张的望着自己孙子,并喊来最为忠心的奴仆。
来不及多说,便让人带着他孙子立刻走。
事情,没那么好解决了。
这次的事儿,里论是背后煽风点火之人的突然出手,还是皇帝的狠辣,都远远的超过了他之所想……
……
“诸位军爷,您们这是在做什么?
我们都是忠厚老实之家。
苏州城闹出来的乱子,我们这里可都没参与。
我家老爷都准备明天要开工了。
要拼命使出全力,来平息民愤。
我们是和朝廷站在一起的。
有王家的人,望着前来的兵马,显得紧张的进行解释。
“王德厚造反,鼓动民变,罪在不赦!”
领头的百户怒吼一声,指挥兵马,强行破门。
王家的人瞬间就慌乱了。
有人拼命解释,有人逃走。
还有人试图抵抗。
但这些抵抗的人,顷刻之间就被斩杀。
而赶出来的王家家主,这个在苏州这边商行当中,很负盛名的人。
也忙出声解释,不断的说这事不是他们干的。
但是,前来将士却根本没听他解释。
一杆长枪,捅穿了身体,将之就地正法……
第150章 杀个人头滚滚,割海商头如割草
苏州城这边,随着燕王朱棣带领大军入城,并且在第一时间里,就派人四处出动,破家拿人。
一下子就变得越发的热闹了……
“不要慌,稳住,不会出什么事儿。
苏州的民变和咱们又没什么关系。
是皇帝那边不当人,咱们这里又没有说不开作坊,不做生意。
只是有着一些事,耽搁了一些时间罢了。
是这些泥腿子贱民们,自己想要闹事。
这次的事,从头到尾,咱们都没有参加。
别说是皇帝的亲儿子来了,就算是皇帝亲自来,他也得讲道理。
也要说个一二三四来。
不可能平白无故,就污人清白!”
一处显得很是豪华的,大宅院里。
一个匆匆忙忙间,刚换掉了身上所穿的绸缎衣服,穿上了布衣的富态商人。
望着眼前这些显得比较慌乱的家人出声说道。
声音里带着自信。
他是真自信。
对于李三石在此之前,所给他们说出来的这个谋划。
他是特别的相信。
一直到现在,都觉得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谋划。
这次的事儿,正如他所说的那般。
他们这里,也没有做什么不好的事。
无非就是关闭了作坊,从过完年到现在,一直没有开工仅此而已。
是那些贱民们自己活不下去,过不好他们的日子,非要干出这种事情来。
他们也不过是隐秘的,在这些事情里,悄悄的进行了一些煽风点火,推波助澜罢了。
如今闹民变的是泥腿子,不是他们家。
他们是绝对听话的好人。
他们家有财,但不是为富不仁的那种。
平日里修桥铺路的事没少干。
遇到灾难了,也愿意施些粥饭。
十里八乡,哪个不说他们家是积善之家?
他们家有贤良之声,也没有真的牵扯到这件事情中。
就算是皇帝的亲儿子来了,也只能是对眼前闹出乱子的那些乱民们动手。
不会对他们这些人动手。
找不到理由,也没有证据。
而只要不对自己家动手,那事情可就好办了。
这些乱民们虽然命贱,可是汇集在一起声势挺大。
一旦闹起来了,朱皇帝的儿子,来到这边杀的越多,那么就会让更多的贱民心寒。
闹出的乱子就越大。
这等事情一持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朝野上下,也必然会对市舶司之事,产生极大的不满。
将会越来越多的人反对市舶司。
如此,这事也就算是做成了。
将会彻底断绝皇帝开设市舶司的念想。
他们这边,该做生意做生意,该赚大钱就赚大钱。
无非是多死了一些贱民罢了!
这些贱民,死就死了。
贱民的命最不值钱。
死上一些熟练做工的贱民们,会在短时间里影响利润。
可影响也没有那么大。
要今后他们作坊重开,必然还会有无数的人,愿意来到他们这里做工赚钱。
多练上一练,也就会变得熟练了。
大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尤其是不缺这些泥腿子们。
只要自己这边肯花钱,那么就会有无数的贱民,来到自己这边做工,为自己赚钱。
他们为自己赚钱,还要感恩戴德,感谢自己给他们一口饭吃。
自己家,还能继续做些修桥铺路的事。
施些小恩小惠的,十里八乡的贤名,还是自己家的。
上一篇: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下一篇:让你修渔船,52驱逐舰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