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359节

  问是怎么回事,又都不说。

  只说是不想赔钱。

  至于作坊什么时候开工,也同样不知道。

  这可急坏了很多人。

  江南这边,丝织业,还有诸多的工坊都很发达。

  很多人都靠着给人做工来吃饭。

  不做工就没了收入来源,没有了收入来源,也就没了饭吃。

  一家老小就没办法过活。

  这肯定是这些,开作坊的富商们,不想给他们活路了。

  这些开作坊的,哪一个不是富得流?

  同样开作坊,以前都是大赚特赚。

  怎么现在,就突然间说不赚钱了?

  开一天要陪一天了?

  众人都是不解。

  随后有消息传来,说是皇帝要开设市舶司,还要把海商们的税,给收到十税六……

第147章 皇帝这是做生意?谁家做生意派这么多兵?

  洪武九年正月十一,百官上朝。

  过了一个新年,连续十一天不坐班处理政务。

  对于众多洪武朝的官员们来说,这事儿是真新鲜。

  这还是自从洪武皇帝当政之后,他们过得最舒坦的一个年。

  年关之时,大部分的人都因为绩效,而得了一大批的钱财。

  又一下子放了十一天假。

  这个年过得是真舒坦,只觉浑身轻松。

  一年的疲倦,都一扫而空。

  而之前长达一年所积累下来的疲倦,还有对于朝政等等各方面的不满,也随着这些钱的发放,还有假期的渡过,而消散很多。

  不过,也有不少官员只觉得有些神情恍惚。

  说好的十一天假,怎么……这么快就过完了?

  记得假期好像才刚开始过,眨眼间就又要开始坐班了。

  这十一天里都干了啥了?

  果然,这不坐班理政的日子,过的就是快。

  “咱重新设立市舶司。

  市舶司设立市舶司提举一名,副提举两名。

  市舶司正提举为四品,副提举为五品。

  市舶司不受所在地的官府所管辖。

  由户部直接统辖,咱这个皇帝亲自过问……”

  在说了一些事情之后,朱元璋这个皇帝,开始说起了市舶司的事。

  这是今年的头等大事。

  之前时,市舶司的税,是由所在地的行省负责。

  这点让朱元璋很不满意。

  以往市舶司被弄成那个样子,有多方面原因所造成。

  但是这市舶司的税,由所在地的各个地方的行省进行负责,在里面也同样也起到了不小的原因。

  现在他重新设市舶司,就是为了搞钱,为了向海外伸手。

  捞取海外财富为大明所用。

  他太清楚海贸有多大的利润,海外有多少的财富。

  比大明的所有人都懂。

  这是一笔巨额的收入。

  既然如此,那自然不可能再让中间商赚差价。

  虽说这整个大明一盘棋,从上到下都是大明。

  可是钱在谁手里面握着,那话语权自是不同。

  朝廷和地方官府之间,是上下级的关系,也相互同属。

  但是,历朝历代以来,朝廷和地方之间,也会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相抗。

  比如阳奉阴违,欺上瞒下。

  这事再正常不过。

  有很多事,涉及到了地方,朝下一封公文都不管用。

  要连下好几封公文,严辞督促,才能办成。

  就这还算是比较好的。

  有些甚至于下再多的公文,都等于放屁。

  地方上鸟都不鸟。

  想要把事办成了,非得朝廷这边派遣御史等下去督办,才能把事给办了。

  这世间的事,要是朝廷一纸公文下达,地方上全部照办,那可就太好了。

  早就能达到了政通人和。

  钱财这事儿更是如此。

  钱财迷人眼,谁看到了不想捞一笔?

  朝廷手中有了钱,办事才会硬气。

  若是自己辛辛苦苦,把市舶司给弄成了,结果却让市舶司归各地的布政使司统辖。

  那么,收上来的税,肯定会先收到各地的布政使司。

  进了他们的腰包,再想从他们手里给收到朝廷,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收上来,也会被他们狠狠的剥上一层皮。

  出现朕的钱,他们分两百万两,朕才分一百万的这种事儿,再正常不过。

  甚至于,今后朝廷这边想要要钱,还得向地方市舶司所在的地方官员低声下气。

  看他们脸色行事。

  按照这个搞法,且不说财政上的问题。

  自己大力整顿出来的市舶司,只怕也用不了多少年,便又会逐渐走上以往的老路。

  市舶司还会被蛀空,走私这些还会再度大行其道。

  这种事情,朱元璋自然不乐意让其发生。

  所以,在重新设立市舶司之初。

  就要另起炉灶,再塑规矩。

  直接把市舶司的管理之权,税收之权,尽数收归朝廷所有。

  市舶司对朝廷负责,地方官府不许管。

  税更是不能动一分。

  同时,把市舶司主事官员的品级,也从原来的五品,给提拔成了正四品。

  这些都是在提高市舶司的分量。

  让人们认识到,对市舶司自己有多重视。

  并加重市舶司的话语权。

  钱袋子必须牢牢的捏在自己手里才行。

  而群臣,在听到朱元璋所说的这话后,并没有感到多少意外

  毕竟关于市舶司的事,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吹了很长一段风了。

  而皇帝,一样为此也大动干戈了很久了。

  吴祯吴良兄弟二人,两个开国的侯爷,鸡笼山功臣庙里留有位置的人。

首节 上一节 359/5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下一篇:让你修渔船,52驱逐舰什么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