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第98节

  狼烟仅仅燃起了半个时辰,便被攻入关中的建奴浇灭。

  而倪元璐等人的推测也没错,多尔衮确实没那么快就把大军集结起来。

  若想和之前一样,不到四月中是肯定无法集结大军的。

  但多尔衮另辟蹊径,将大军分为三路。

  常年驻扎盛京的两黄旗和两蓝旗由他带领,直奔山海关。

  而多铎带着的两白旗则在锦州一带,离喜峰口最近。

  仅用两日便抵达。

  代善虽然距离最远,但沿路的蒙古八旗和两红旗可以不用提前集结,在张家口汇合便可。

  成功缩减了集合时间。

  这才让倪元璐等人错误预判了建奴入关时间。

  除了黄得功,没有人能料到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还敢分兵。

  多铎并没有在喜峰口多做停留。

  而是带上一切可用的物资,直扑天津而去。

  轰隆隆的马蹄声格外醒目。

  为了不被发现,多铎可谓是煞费苦心。

  甚至专门从汉人八旗中调出一名熟悉关内情况的降将带路。

  这人也不是别人,正是毛文龙手下的大将耿仲明!

  不过多铎可没有多尔衮那般礼贤下士,把耿仲明完全当条狗来对待。

  多铎骑在马上,一手拿着舆图,一手往身边耿仲明身上抽了一鞭,“贱奴!你确定过了唐山就没有大城了吗!?”

  “大王,奴才确定,只要绕开蓝田和唐山,至天津沿路三百里都没大城了!”耿仲明捂着脸,陪着笑说道。

  多铎这才点点头,“来人啊,给睿亲王汇报,就说我已破关,七日后便至山东!”

第82章 山海关破

  当天傍晚,远在山海关的多尔衮,就收到了多铎的急信。

  同时白日派出的数支探子哨骑也回到营中。

  点燃烛火,将数条情报摆在桌面上,多尔衮笑着看向范文程。

  “范先生,探马查明,蓟州的九千守军已经到山海关百里外了,明日午时便能抵达。”

  “老十五刚过蓝田,正往天津赶着呢,大同那边没有任何动作,宣府倒是开始收拢各处守军,想跟我们打拉锯战了。”

  “眼下南朝已经咬钩,要不要现在行动呢?”

  范文程看着眼前的情报竟有些失神,他对明朝没有任何感情,自从费力读书,胸有成竹的参加乡试,却仅仅是因为没有给考官四百两参考费,便就此落榜。

  而城中辽商的儿子,连四书是什么都不知道,但他能用五千两买到去京师参加会试的名额。

  自觉不逊于他人,范文程深感明朝弊病,正值努尔哈赤一统女真,在建州三卫逐渐起势,范文程敏锐的察觉到了努尔哈赤的野心与才华,为了更好的施展才华,便毅然决然和其兄去面见努尔哈赤。

  果然,他的才华得到了重视,并从努尔哈赤历经皇太极到现在的多尔衮。

  职位一点点提高到了汉人之首。

  他的毕生抱负只差统一中原,便可以实现。

  而眼下契机已至,范文程竟有些不敢相信。

  心情说不出是激动还是……可能就是激动吧。

  恍惚许久之后,范文程才回过神来。

  目光笃定的看向多尔衮,“这便是大王一直等待的时机,莫要犹豫,按照大王计策执行便可!”

  多尔衮哈哈一笑,“好!有范先生这句话,本王心里便有了底气!”

  “来人呐,传本王军令!”

  “镶蓝旗全力猛攻山海关,务必今夜拿下,告诉济尔哈朗,动静能闹多大就多大,所有火炮云梯全用上!”

  “镶蓝旗今夜子时,自山海关以南绕道,正蓝旗明日丑时衔后跟进。”

  “快马加鞭通知代善,蒙古八旗和漠南诸番可以叩边,十日内无论李自成出不出兵,宣府必须拿下!”

  “让豪格的运粮队起身,所有大车都要送抵喜峰口!”

  “回令多铎,过天津后大张旗鼓,不必掩藏,给本王打着旗把山东道平了!”

  一连串军令下完,多尔衮起身,将战甲披上,“范先生走吧,咱们该动身了,这改天换地的大场面,怎么可以没有范先生亲眼见证呢?”

  另一边。

  早已筹备一天一夜的镶蓝旗终于发动全力。

  镶蓝旗有四个固山,两万八千人。

  其中虽说主力只有两个固山五十个牛录而已,但剩下的辅兵因为常年狩猎,再加上女真经常吃到肉食,所以战力也比一般的明军要强上不少。

  随着军令抵达,镶蓝旗的火把在山海关外连成蜿蜒血河,济尔哈朗将翡翠佛珠缠在腕上,脚步声震得护城河泛起涟漪。

  这次不再是和之前一样,三四个牛录。

  而是整整四十个牛录,一万两千人齐攻。

  女真不擅破城,完全是因为火器和攻城器械跟不上。

  真正的作战方式与朱由检想的完全不一样。

  女真八旗更像是龙骑兵,骑马行军,步行作战。

  一个旗里面的专职骑兵可能不超过三千人。

  但最恐怖的是,女真八旗几乎人人都可以做到骑射。

  因此往往在野外的作战方式都是先骑马围绕明军大阵抛射,待明军因为损伤过重,军心躁动之际,再下马步战扩大战果。

  在火器没有普及的冷兵器时代,这种作战方式有着碾压性的优势。

  只不过一旦碰到戚家军这种近代步兵时,情况却完全反了过来。

  然而整个大明朝内,百万卫所兵也只有四千戚家军。

  而山海关守军更不可能有这种战斗力。

  只能凭借城高之优势,勉强阻挡。

  随着镶蓝旗大阵展开,城头明军顿时擂响牛皮大鼓。

  百架床弩同时激发,裹着硫磺的火箭穿透夜色,将三架简易云梯车钉死在焦土中。

  而这样的云梯车,光是镶蓝旗一天,就造出了两百多架!

  城头参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女真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披甲率。

  不要以为女真在关外,没有大规模生产铁甲的技术,披甲率就很低。

  实际上自从努尔哈赤时期,女真披甲率就一直居高不下。

  与明军不同,明军是有点好东西就先往仓库里存,应付过上面监察再说。

  而一放,这些甲胄可能到腐烂都不会发到军中。

  女真却凭借建州三卫的汉人和铸铁作坊,以及通过关内采买,疯狂给八旗士卒堆甲。

  毕竟他们人少,能少死一个就多一分战力。

  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就有身披三层重甲的白甲兵存在。

  到现在这个时期,主力战兵的披甲率能在百分之七十以上,甚至精锐的甲喇可以做到百分百三层重甲。

  除非等女真八旗靠到五十步内,否则弓矢完全不管用。

  而山海关城头的大炮,大都被吴三桂当成家底给拉走了。

  此时城头只有寥寥二十门火炮而已。

  几乎不可能守。

  参将思考半天,也只紧紧抱着怀里的檑木,能拖一会是一会吧。

  不然怎么对的起皇爷在德胜门前的那一番话呢。

  不光是参将心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山海关五千守军心里都或多或少有了为国牺牲的觉悟。

  朱由检还是太小瞧政工工作的威力了。

  仅仅从左廉御院调来了十几名宣慰史不到五天,朱由检的做主论、英烈祠、朕于天下将士誓、怒摔玉佩等言论,已经在守军中掀起了渲染大波。

  否则他们早就跑了。

  看着攻城大军越来越近,参将心里的紧张情绪反而消散了不少。

首节 上一节 98/1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