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第94节
历史上戚家军最鼎盛时期是七千人,也不知道这个全建制的戚家军有多少人。
这下可以不用担心多尔衮入关了。
操作得当,说不定还能给多尔衮来波大的。
趁热打铁,将剩余的几次抽取次数用完。
可惜红色词条将这一波运势用完了,后续连个绿色都没有。
朱由检关上系统,转身直奔午门而去。
他要亲眼看看,名传千古的戚家军到底是什么样的。
而与此同时。
山海关前的多尔衮,还不知道京师有什么样的怪物在等着他。
他只知道,眼前的这座天下雄关,实在是太难打了!
朴实无华的中军大帐内,一名甲喇章京浑身是血的冲进来,扑腾一下跪倒在地。
“王爷,城头大炮太猛了,咱们的人冲不上去啊,镶蓝旗已经折了一个牛录额真一个佐领了!”
“哦,才折了一个牛录额真就不行了?镶蓝旗什么时候这么懦弱了?”
第80章 戚家军!
多尔衮将碗中奶茶一饮而尽,丝毫不在意报信甲喇章京的伤势。
此时满清军制是从狩猎时地组织演化而来的。
作为渔猎民族,女真很早就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狩猎编制。
一个部族中可以狩猎的男丁组织起来,由该部族享有名望的人带领,附近几个部族在统一狩猎。
这种制度虽然原始,但很有效。
这种部族间狩猎的组织被称为牛录,也就是大箭的意思。
领头的人被称为牛录额真,意为箭主。
后来努尔哈赤将牛录制度进行整合。
规定三百人为一牛录,是军中最基础的编制。
五个牛录又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
五个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
以前女真人数稀少,基本上一个固山就是一旗。
到皇太极改后金为清时,女真实力已经很强了。
基本上每个旗都有好几个固山,而且还有大量的蒙古人和汉人。
为了表示满清是和明朝为同一级别的国朝,而非上下级关系,也为了减少蒙古和汉人之间的隔阂。
皇太极又设立了军中官职和爵位。
但相对复杂,额真和章京并存,还设有佐领一职。
因为这时候每旗的每个牛录大多是同一部落的,因此牛录的最高长官同样拥有该牛录所属部落的管辖权,上至钱粮农田,下到人口分配,权力极大。
最终牛录额真之职不变,另设一佐领,专司战事,可以理解为副官,蒙古人和汉人都可以出任。
甲喇以上的官员,只有统军权,没有管理部落和兵田的职位为甲喇章京。
而拥有手下牛录部落的所有权的甲喇们又叫做额真。
不过在多尔衮几年的运作下来,这类人已经很少了。
毕竟一个甲喇就有一千五百人,附属部落人口高达近五千,多的可能上万,这权力实在太大。
而固山级别则都是章京,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是旗主的亲信将领,负责协助旗主掌握手下固山的。
至于旗主级别以上,完全就是看谁手下的牛录多。
多尔衮能完全掌握上三旗,手下近三百个牛录,自然可以在盛京横着走。
顺治手下没有一个旗,亲兄弟豪格虽然有个正蓝旗,还被多尔衮拆了,自然没有权力。
像刚刚甲喇章京汇报的战况。
镶蓝旗下四个固山,近一百个牛录,区区折损一两个,根本不足以挑动多尔衮的情绪。
一旁的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都没当回事。
盘着手中佛珠,目光看向多尔衮。
“老十四,区区五千守军,就不必等汉军八旗了吧,直接让儿郎们压上,夺城再说呗。”
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弟弟的儿子,跟多尔衮算是堂兄弟。
虽说都是辅政王,但权力却天差地别,济尔哈朗也只能以多尔衮为先。
听到这话,后者漫不经心的摇摇头,再次给自己倒了碗奶茶。
“慌什么?老十五现在还没到喜峰口呢,老二最快也得十天后才能到张家口。”
“现在打下山海关吓跑皇帝老儿吗?”
济尔哈朗闻言,盘珠子的手顿了顿。
“此时吓跑不是更好吗?”
多尔衮轻轻一笑,反问道,“有什么好的?”
“等老二到了张家口再说,我倒想看看,这些个服从大清的番部,有几人忠心。”
“你真的只想收拾诸番?”济尔哈朗眉头紧锁。
多尔衮无所谓的耸耸肩,“总不能还想着一战灭南朝吧。”
济尔哈朗心里对多尔衮的计策猜到了个大概,再次转动起佛珠。
闭着眼睛劝说道,“老十四你的野心太大了,大到草原上的豺狼也吞不下。”
“南朝皇帝都到了这个地步,还能临城破百万,实力没有你想的那么弱,还是见好就收为好,等他们再虚弱一点,能少死很多儿郎的。”
多尔衮喝着奶茶,连一个眼神都没给济尔哈朗。
后者无奈的叹了口气,多尔衮哪都好,有权谋有胆略,但太自负了。
自负到让他都有些恐惧。
若是南朝还跟之前一样,是头绵羊,那在多尔衮这只豺狼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可现在这只绵羊好像要蜕皮了,一旦摘下那对羊角,露出的便是金龙双须!
他也不知道此时去薅这对须子是好是坏,可目前看来,好像这个时候是他们女真儿郎最好的时机了。
多尔衮不知道济尔哈朗在想什么,他也不需要去知道。
将手中茶碗放回桌子,慢条斯理的站起身来。
“让谭泰再调两个甲喇上去,慢慢打,来时带的几门炮也让儿郎们熟悉熟悉,告诉他别着急。”
跪地的甲喇章京先是一楞,而后才懵着脑袋起身,往帐外走去。
“老六你也别闲着了,去安排镶蓝旗就地打造攻城器械,总不能汉人造的了,我女真儿郎就造不了吧?”
济尔哈朗无奈起身,多次想劝说几句,也没能开口。
走到帐口时,终是回身问道,“老十四你怎么可以笃定,可以留下南朝皇帝呢?”
“因为我能带着儿郎们留下南朝皇帝,仅此而已。”多尔衮正视济尔哈朗,严肃的说道。
后者重重点头,“好,我这就去。”
随着济尔哈朗和几名亲卫离开,帐中终于安静下来,多尔衮连大帐都没出,只是再次倒了两碗奶茶,冲着大帐内层喊了句,“范先生,出来喝口热茶吧。”
很快,儒生打扮,面若干柴的范文程便走了出来。
丝毫不跟多尔衮客气,径直坐到其对面,端起茶碗喝了起来。
多尔衮非但没生气,反而很开心。
无他,范文程的脑子确实好使,他能成功走到这一步,离不开眼前之人的帮助。
浅尝几口,范文程便提及正事,“大王,礼亲王那边怎么样了?”
“昨日刚收到老二的快信,土默特部已经答应出兵,小部族也有三十多个愿意跟着来喝口汤,就是察哈尔部还没回应。”
范文程闻言,下意识的捋了捋胡子,“察哈尔部一直首鼠两端,即便不愿意出兵也无所谓,待大军过境,他们自然会分清的。”
“大王要提醒礼亲王,与李自成接触时,定要多加礼遇,恩威并施方可折众。”
“还有豫亲王那边,山东道一日不下,大王便一日不可动!”
多尔衮很相信范文程,但还是忍不住问道,“真的要这么麻烦吗?”
范文程放下茶碗,枯瘦的手指沾着奶皮,在案几上划出三道水痕,
“睿亲王请看,山海关是明人的乌龟壳,但龟首伸向辽东,龟尾却连着蓟镇。”
“若大清八旗健儿自山海关长驱直入,沿路众多大城,西起大同宣府,东至蓟州天津,都将成为阻碍。”
上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