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第88节

  眼见是明军,夜不收仿佛松了口气般滚落马背。

  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从怀里掏出染血的塘报,“建奴前锋非两万……而是……是五万骑.打着正黄镶黄两旗巳时巳时就要到..”

  还没说完,夜不收就扛不住了,咽下最后一口气。

  新军千户倒吸冷气的声音格外清晰。

  王二虎盯着塘报上歪斜的字迹,心中猛然意识到事情之危急。

  早上的急信里说的是两万前锋!

  “即刻分兵,勇卫营随我先行一步,五军营殿后,三日之内要在蓟州以东每十里筑起一座烽燧!”

  “此塘报千里加急,送至京师!”

第77章 银子!银子!

  当这条消息送到京师时,已是下午。

  两黄旗加镶蓝旗五万多八旗精锐,已经足够让朱由检吃不下饭了。

  两黄旗在,便代表着多尔衮在!

  这个历史上成功入关的一代枭雄,给予朱由检的压力实在太大。

  虽只入关了五万多人,但已经可以确定,满清八旗全军出动了。

  整整二十万大军,带给他的压力比李自成百万大军还要强。

  毕竟那可是一支盛名流传的八旗精锐。

  而他手中,却只有寥寥七万余新军。

  长久的营养不良外加缺乏训练,让这些新军根本不具备和清军野战的实力。

  甚至除了京师之外,他连一座像样的坚城都没有。

  而距离京师最近的河南道援军,也要十日左右才能抵达。

  王承恩已经去通知倪元璐等人了。

  朱由检就坐在乾清殿的龙椅上,眉头紧锁。

  脑海中不断思索破局之计。

  他不会什么战场战略,但良好的教育让他拥有这个时代远超一般人的战略大局观。

  想要破局,就要先弄清楚满清想干什么。

  北直隶刚刚经历一场大战,被李自成和明军各自坚壁清野了一段时间,现在才刚刚春耕几天,可以说穷的叮当响

  清军现在入关,目的肯定不是搜刮钱财。

  前世崇祯吊死煤山,多尔衮打着为明复仇的旗号,趁虚而入,最终席卷天下。

  而如今,自己还活着,成功守下了京师,手下有十万精锐,大明脊梁骨没断,南地还有几十万大军,多尔衮更不可能妄想推翻明朝。

  那他的目的是什么?

  单纯拿下北直隶和辽东的最后一道关口山海关?

  那更说不过去,一个五千人守的山海关,随便派一旗过来就能拿下,根本用不着多尔衮带着两黄旗亲自出战。

  不为钱粮,不为破城,这老登目的是啥?

  带着八旗过来浪一圈?探探自己的底?吓唬自己一番?

  想从自己这捞点什么?想逼自己……

  等等!

  朱由检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前世某个大佬说过,战争是政治的一种延续。

  无论是什么样的战争,终归都是为政治服务的。

  如果多尔衮此次来,不是为了物资,那就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

  多尔衮能称为一代枭雄,肯定有自己的独特战略目光。

  朱由检神情一振,仿佛接近了真相。

  自己若是多尔衮,在崇祯守下京师,李自成败退之后,为什么会想要入关呢?

  要么是看到了某种利益,要么是感受到了某种威胁。

  或是……两者皆有!

  急忙起身走到一旁的舆图前,目光在辽东、山海关、京师、大同四个位置来回转动。

  一个极其震惊的想法涌现在朱由检脑海里。

  多尔衮是想逼自己南迁!!

  因为从多尔衮的视角来看,他当下最好的选择,便是南迁。

  北地空乏,新军未成,粮草紧缺,北有建奴,南有闯军。

  若是此时南迁,既可以躲过即将杀来的满清八旗大军,还可以长江天险和南方富庶的环境,形成南宋的局面,和满清隔河相持。

  看李自成跟多尔衮打生打死。

  而自己一旦南迁,整个长江以南便是拱手让于多尔衮。

  后者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明朝半壁江山。

  因此才不趁大军集结,便亲率两黄旗和镶蓝旗日夜兼程,毫不隐藏的直奔山海关而去。

  目的就是让他惊恐,心中升起南迁之意。

  所以才没有汉军八旗的出现,多尔衮从一开始就没想着攻城!

  甚至他连开战的打算都没有!

  单纯拉着八旗出来溜达一圈而已。

  朱由检想明白之后,顿时感觉心惊不已。

  多尔衮怪不得能在军政结合的满清内,以一旗之力,拿下摄政王的名义。

  感情这老小子是个能打的政客啊!

  好在朱由检并无南迁之意,甚至凌晨就明发圣旨,将自己最后的路堵死了。

  也不知道多尔衮得知这个消息后,会不会改变主意。

  正如范景文所说的,南迁万般好,一旦南迁就是最大的不好。

  得知了多尔衮的具体目标,朱由检心中顿时松了口气。

  他现在只需要想办法拖上十天左右。

  等第一波春耕和各大城修好,便可以坐视多尔衮表演了。

  不过这么一味的挨打,朱由检也觉得不是个事。

  此时要是有一支可以和满清抗衡的精锐骑兵就好了。

  奈何京师守城时,他几乎快把城内的银子刮了个遍。

  现在就算要搜,最多也只能刮出来个几百万两,还要冒着群臣造反的风险。

  朱由检准备再刮个二三百万两就停手,给朝堂的词条升个级,再来个一二十抽。

  这些肯定不够,但京师的潜力也就在这了。

  前世刷到的七千万两大概率是假的。

  现在朱由检想要快速提升实力,还是要想办法从外地弄银子。

  范景文和李若琏虽然去了南边,但以南边的情况,没两个月估计看不到银子。

  正在发愁之际,倪元璐和宋叶终于来到了乾清殿。

  正值战后休整和春耕,又面对建奴来袭,人数只有之前一半的京师官员,此刻都忙的团团转。

  纯粹是因为这两个人不能离开京师,否则朱由检现在连个问话的都没有。

  二人刚一站定,朱由检便直入主题。

  将急报和他刚刚的推测说了出来。

  倪元璐听后也对此表示赞同。

  “此时多尔衮入关,恐怕真如陛下所料,乃是想以威胜人而来。”

  宋叶这时又补充了句,“恐怕不止,若单纯想要逼迫朝堂南迁,建奴何不多线齐进,使各地首尾不能相顾呢?”

  “臣以为,如此多大军调动,靡费巨甚,以老贼多智,不可能单凭推测便入关。”

  “若臣是多尔衮,定然不会寄托于一点,而是多线同进,比如派一偏师出喜峰口攻天津,或出漠南攻宣府,反正闯逆已经撤回大同一带了,我王师又无重兵,建奴可以在北直隶长驱直入。”

  “让京师两面受敌,甚至伙同闯逆,来给京师施压,让陛下不得不退守南京。”

  “以臣之见,若建奴部署确实如此,那么多尔衮夺下山海关之后,定不会继续南下,而是要等偏师到位,再一起行动,无论偏师走漠南还是喜峰口,都要比多尔衮部慢上十日左右。”

首节 上一节 88/1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