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第70节

  黄得功抬眼望去,只见王承恩正笑眯眯的站在宫门旁。

  他慌忙想要行礼,铁网裙甲撞在石阶上迸出火星。

  王承恩一把拦下,“黄总兵莫要折煞奴婢,皇爷等您呢,快去吧。”

  黄得功只得匆匆入宫。

  刚来到太和殿前的空地上,就见朱由检负手立在最后一级丹墀。

  这待遇更让黄得功受宠若惊,他何德何能可以让陛下出殿相迎啊!

  别管有没有甲胄在身,黄得功当即以大礼跪倒在地。

  “臣庐州总兵黄得功.”声若洪钟的汉子此刻竟结巴起来。

  “虎山快快免礼,一路快马加鞭,倒是苦了虎山。”朱由检脱口而出表字,还亲自上前将黄得功搀扶起来。

  整的后者都快哭了。

  恍惚中硬是被朱由检搀着胳膊走入太和殿。

  直到朱由检开口询问,黄得功才清醒过来。

  “虎山可知朕为何让你独自前来?”

  黄得功额头冒着冷汗,喉结滚动数下。

  来路上他设想过无数君臣奏对,此刻却像被抽了脊梁。

  皇帝的声音明明温和清越,却压得他喘不过气,像是被猛虎盯住后颈一般,浑身都冒出寒意。

  话至嘴边,还是没能说出什么请命用他的话,“末将愚钝。”

  朱由检踱步到太和殿旁的舆图前,指尖划过京师外地形蜿蜒的曲线,“天启二年你任游击,带三百人守喜峰口,建奴三个牛录轮番攻了七日,最后是你领着十七骑夜袭敌营。”

  说到这,朱由检突然转身,“崇祯八年汝州之战,你身中六箭犹自挥刀,带着残部从八万流寇中杀出血路,你说朕找你来干什么!?虎山莫要装傻,这朝堂早就不同了”

  黄得功猛地抬头,正撞进天子灼灼目光里。

  他这才惊觉皇帝不过而立之年,眉宇间的沧桑却比辽东老兵还要浓重。

  最骇人的是那双眼睛,仿佛能看透甲胄直刺心肺。

  “陛下.”他声音发颤,二十年来头回觉得甲胄沉重如枷。

  想要低头避过那目光,脖颈却像被钉住般动弹不得。

  朱由检忽然笑了。

  他解下腰间佩剑掷给王承恩,“赐座,上茶。”

  当黄得功捧着越窑秘色盏不知所措时,朱由检已指着舆图说起正事,“兵部整改一事虎山也应当知晓了。”

  “从此以后武将再也不用看文官脸色吃饭了。”

  “但这需要一个契机,契机就是击退城外的百万闯军!虎山可明白?”

  黄得功在来的路上就知道了这回事,他之所以如此谨慎,就是不想卷入这场文武之争。

  他没多少政治头脑,他只知道上阵杀敌,报国忠君。

  可现在陛下的意思是让他挑起武将大旗,他一介猎户出身何德何能啊!

  “陛下,臣……”黄得功抬头想要辩解一二,目光落在朱由检不喜不怒的脸上。

  心底竟再次升出一种不敢抗驳的无力感。

  “臣只知上阵杀敌,不通其他,陛下怎么说,臣便怎么做!”

  朱由检点点头,淡定的说道,“朕准备明日与闯逆决战。”

  “什么!?”黄得功惊的差点跳起,“闯逆不是号称百万吗?”

  “闯逆虽号称百万,实际战兵却只有五万余老营兵,裹挟流民四十万,剩下都是各州县降军总计还剩十六万。”朱由检答道。

  黄得功听到具体明细,心中稍稍松了口气,实际战力只有二十万,还不至于太吓人。

  在他心里,早就已经做好面对四十万闯军的准备了。

  心中不由一阵火热,“既如此,臣只需三十万大军,便可击溃闯逆!”

  “朕只能给你十二万。”朱由检当即浇了盆凉水。

  “啊?”

  “虎山放心,此十二万俱皆精锐,三千营内有三万五千铁骑,全都是关宁军和旧时三千营整编,人马具甲。”

  “五军营内五万经简单训练,可保证不会轻易溃败,明旗通令的新军外加一万边军,五千精锐组成。”

  “城内还有四万民壮可供调遣。”

  “虎山以为可破贼否?”

  黄得功没想到京师里面竟然有这么多精锐,一时有些诧异,茶盏在掌心发出细微脆响。

  “若真如陛下所言,怕还是不行,闯逆内流民、降军、老营中,降军最难办。”

  朱由检眼中精光一闪,“五万新军,挡不住十六万降军?”

  “新军要对付流民。”

  “流民不是一触即溃吗?”朱由检有些疑惑的问道,他确实没把流民当回事。

  黄得功顾不得礼仪,快步走到舆图前,连比划带说的描述道,“流民看似乌合之众,可四十万人挤作一团,前队想逃也会被后队推着向前。”

  手指从闯军大营划到德胜门,“若不用重兵截断或骑军透阵,尸山都能堆上城头。”

  殿内逐渐陷入寂静。

  黄得功猛然醒悟自己竟在御前指手画脚,冷汗瞬间浸透中衣。

  正要下跪请罪,却听朱由检幽幽问道,“若是三千营冲流民大阵呢?”

  “陛下,闯逆怎会将流民汇聚一起呢?”

  “若臣猜测不错,闯逆定会将降军单编一军,而四十万流民必定拆分数个乃至数十个大阵,以老贼督战,充当攻城主力。”

  “三千营虽是骑军,但一连冲击数十阵,流民还未溃散,怕倒是三千营先马力不济,陷落敌阵之中,到时闯军老营则无兵可应。”

  听完黄得功的话,朱由检再次陷入沉思。

  确实如他所说一样。

  要是不管流民,那四十万大军足以淹没任何部队,要是管流民,则十几万降军就成了主力,可以四下支援。

  以上两者皆管,李自成最精锐的老营兵又没办法处理。

  想了想,朱由检又问道,“若朕给你比建奴白甲兵还要精锐数分的三千五百具装甲骑,此战又何如?”

  “当真?”黄得功双目圆睁,甲叶哗啦作响。

  朱由检没有解释,只是让一直隐藏在太和殿周围的玄甲军出来十人。

  待看到杀气四溢,甲胄齐全,威势惊人的玄甲骑慢步而出时,这个刀斧加身都不皱眉的汉子竟踉跄半步。

  “加上这些儿郎,可能有胜算?”

  黄得功喉头滚动,眼前浮现出天启元年的浑河血战。

  那些顶着箭雨冲锋的南兵,那些用牙齿撕咬建奴的川兵若真有这般精锐,何须硬碰硬?

  他同时也想到了这些精锐到极点的重骑,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若三千五百骑具皆如此,此战必胜!”

  他手指重重戳在闯军中军大营的位置,“若有此重骑,则闯逆老贼兵不足为惧,陛下且看,以新军和民壮,共阻流民,三千营铁骑趁势杀将而出,直奔降军,降军糜烂必不可挡,闯逆定会派老贼出阵,待敌军阵型松动,这精锐重骑从侧翼杀出,直取敌巢!”

  “待中军陷落,各处老贼回援,流民及降军必定溃散,我王师齐压而上,闯逆败矣!”

  “好!”朱由检大吼一声。

  经过黄得功这么一说,朱由检顿时对战事清晰了不少。

  看着舆图,他继续问道,“此战关键就在于三千营能不能给降军带来足够的压力,能不能把老营兵吸引出来对吗?”

  “陛下圣明!”黄得功恭维一句,不知为何,他忽然觉得甲胄轻快许多,仿佛卸下了什么重担,“末将请命率玄甲骑冲锋!”

  “不准。”朱由检轻轻拍在舆图上,“决战一应事宜,都由虎山决断,身为征虏将军,此战之帅臣,怎可亲临战阵?”

  “啊???”黄得功这次是真的懵了,他一介外地总兵,要功无功,要兵无兵,怎么可能争得过城内诸将众多勋贵啊!?

  不待他清醒,朱由检继续说道,“明日朕亲率三千营冲阵,虎山下去之后其余战事自做准备吧。”

  “万万不可!”黄得功几乎要扑到御案前,“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战事凶险,三千营更甚,若”

  “当年成祖五征漠北,武宗亲破应州,朕仅是携大军冲击降卒而已,有何凶险?虎山不必多言,朕意已决。”

  朱由检按剑起身,烛火将他的身影投在九边图上,似巨龙盘踞山河。

  “传旨,征虏将军黄得功总领京师防务,诸将今夜悉数听调!”

  亥时的更鼓响起时,黄得功捧着征虏将军印走出午门。

  他回望宫阙,忽然发现紫禁城内的灯火通明,隐约可见四处巡逻的精锐兵丁。

  夜雾漫过金水桥,老将摸了摸怀中的将军大印,竟觉得这沉甸甸的夜色也没那么冷了。

  ……

首节 上一节 70/1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