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第6节

  别说在场众人了,连朱由检都有些恍惚。

  王承恩更是双目充血。

  他可知道自己皇爷每天为银子愁成什么样。

  而周奎家里的私银,竟然比国库加私库还要多!

  随意从银架上拿起一锭官银。

  翻看到底部印记时,王承恩整个身体都在颤抖。

  “这这是三年前陕西大旱的赈灾银!“

  听到熟悉的字眼,来自崇祯的记忆涌现。

  崇祯十四年,陕西大旱,百姓易子而食,当时户部无钱粮,只能发放最后的一万四千两赈灾。

  而周奎这里,就有整整六千两!

  算上户部、钦差太监、当地官府、各大勋贵等能过手的人。

  真正发到灾区的银子可想而知。

  朱由检忍不住看向周奎问道,“你们还有什么是不敢贪的?!”

  周奎两眼呆滞,不知在想什么。

  约摸过了大半个时辰,李若琏满头大汗的回到朱由检面前。

  双手递上一叠账目。

  “禀皇爷,查获现银五十三万两金六千三百两!“李若琏的声音都在发抖,“东珠十二斛,田契三千顷,珍宝七箱,还有“

  “还有倭寇贡刀两百口,与晋商合流走私铁器茶盐文书若干!“

  朱由检抽出最上层的信封,瞥见前世八大蝗商之一范永斗的落款冷笑出声。

  “原来国丈不仅做皇亲,还兼职当晋商走私的保护伞?“

  然而这还没完,李若琏又从怀中掏出一卷黄凌。

  “皇爷,在书房暗格里还找到了这个。“

  展开的刹那,朱由检瞳孔骤缩。

  竟是加盖了皇后印玺的空白懿旨!

  周奎不知用此法伪造了多少次宫廷采买,中饱私囊何止百万!

  朱由检忍不住感慨道。

  “真是个两袖清风,忠义两全的国丈啊。“

  剑锋抵住周奎咽喉,朱由检凑近他耳边低语,“你说朕要是从你家里搜出些和当朝大臣密谋忤逆的密信,那帮清流会怎么死谏?“

  周奎瘫软在地,尿骚味在缎面袍子上洇开,连如何说话都忘了。

  他突然明白,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人,一旦不在乎什么名声,那他依旧是那个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

  喃喃许久之后,周奎才发出一句完整的话语。

  “行事如此暴戾,难道陛下就不在意身后名吗?”

  朱由检一脚踹开周奎。

  “朕连煤山的白绫都备好了,还在乎身后名?”

  “把你平时联络的勋贵大臣名单列出来,交给锦衣卫,朕看在皇后的面子上,还能给你个体面,否则国丈就等着遗臭万年吧!”

  收剑入鞘,翻身骑上白马。

  “李若琏,把这些东西都搬到私库去,记得走大路,让那些个苍蝇看看。”

  “王承恩带路,去吴提督府上,他儿子的关宁军也该动一动了。”

第5章 朕许你开海之权

  卯时的梆子刚响过,远处天空已经泛起鱼肚白。

  朱由检在八百铁骑的护卫下,停在吴襄府门前。

  他这次出来,主要目标其实就两个。

  一个是大贪周奎,另一个则是军头吴襄。

  提起吴襄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但他儿子吴三桂,朱由检可是如雷贯耳。

  甚至在他穿越前,吴三桂的关宁军都成崇祯执念了。

  不惜将吴三桂的亲爹吴襄官复原职,加封京营提督,总督京师防御来拉拢吴三桂。

  每年辽饷这么多钱,朱由检就不信吴襄没贪。

  可等到了他才发现,这位前锦州总兵,今京营提督的宅邸出奇简朴。

  门前拴马石长满青苔,檐角铜铃在夜风里喑哑无声。

  朱由检伸出手,几名铁骑便催马上前。

  “陛下慎重啊,关宁军还没”王承恩话音未落。

  就见府门从内打开。

  六十二岁的老将甲胄未卸,跪立在大门中央。

  身后几十名装备精良的汉子做出同样的姿势,将外院排满。

  周围灯火通明,俨然等待多时。

  朱由检心中暗叹一声,还是得有锦衣卫啊,不然一点秘密都没有。

  面上却丝毫不显,似笑非笑的说道,“吴提督好耳目啊,朕才刚到吴提督就已提前知道了。“

  吴襄连眼皮都没动一下,双手抱拳行了个军礼,“老臣参见陛下。”

  “陛下这么大动静,老臣就算不想知道也不行啊。”

  “这么说你已经准备好了?”

  朱由检径自下马,目光扫过吴襄身上的老旧铁甲,“朕虽然没带锦衣卫来,但你想哭穷恐怕也行不通。”

  “老臣绝无此意,这总兵府内还有银钱两万七千两,粮草四百石,陛下随时可以取走。”

  吴襄跪在地上,语气没有丝毫变化。

  这下朱由检来了兴趣,“那你大半夜跪在这干嘛?”

  “老臣有一言想问陛下。”

  朱由检走在吴襄背后的亲军中,看着这些辽东拼杀出来的精锐汉子,随口回道,“说。”

  “臣想问,难道陛下准备用银子来抵挡闯逆大军吗?”

  朱由检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朕不用银子,还能用什么?靠吴提督和这几十个私兵来对抗闯逆几十万大军吗?”

  “老臣不能,但银子也不能……”吴襄犹豫片刻,当目光看到朱由检身后寸步不离的精锐铁骑时,终于咬牙喊道,“京师不可守!”

  朱由检猛的转头看向吴襄。

  他穿越前,崇祯就曾下令,提议南迁者斩。

  所以哪怕是个有脑子的都知道,京城守不了,也没人提去南京行在的事。

  而吴襄却在这个时候,冒着杀头的风险说这话。

  难道自己看错了?

  吴襄是个忠臣?还是个有军事才能的忠臣?

  朱由检不说话,让吴襄心凉了半截。

  他看到朱由检先是不知从哪弄来了一支武装到牙齿的精锐骑兵,之后又毫不拖泥带水的解决周奎。

  以为自家皇帝终于在大敌面前英明起来了,才冒险出言,赌一波未来呢。

  可现在看来,崇祯还是那个崇……

  “说清楚,京城为何不能守!”朱由检忽然开口,表情严肃。

  “啊?”吴襄一愣,随后猛的回过神来。

  心中顿时激动到无以复加,赌对了!

  赶忙起身行礼。

  “陛下!敢请陛下移步书房,老臣为陛下一一道来!”

  ……

  在十六名铁骑的保护下,朱由检和王承恩跟着吴襄的步伐来到书房。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面挂着巨幅舆图的墙。

  正是京师城防图。

  “陛下请上座。”吴襄将书房中唯一一张椅子搬到房中央。

首节 上一节 6/1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