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第50节

  “敢借陛下御林军一用!”

  朱由检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点点头,答应下来。

  吴襄赶忙上前几步,“御林军并排立于城头,某说什么,你们大声复述便是!”

  有朱由检同意,千名御林军没有任何迟疑,跑到城头女墙后并排站立。

  吴襄这才冲着城下战场大喊,“刘宗敏已死!降者不杀!”

  “刘宗敏已死!降者不杀!”千人齐呼的声音回荡在德胜门前。

  御林军选拔标准便是体态魁梧和嗓门大,高大的体型能撑起皇家门面,巨大的嗓门能有效传达皇帝的话语。

  千人同时高喊一句话,那声音可想而知。

  哪怕是在战场最后方已经整队的三四千降卒都能听的一清二楚。

  中军大纛下的宋献策此时心底只有一个想法。

  败了!

  降军溃败,中军也在溃败,最后的精锐四千骑兵还被缠住,而明军又有精锐带领的上万民夫。

  声势浩荡。

  不论降军老营兵还是跟在刘宗敏后方的闯军骑兵,全都慌了。

  全都往中军大纛方向看去。

  纵然大纛还在,但确实没有刘宗敏的身影。

  原本就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闯军,听到这句话后,如决堤的洪水一般。

  彻底丧失了最后一丝组织力。

  乌泱泱的向后跑去。

  宋献策没办法,只好一边催马撤离,一边让人鸣金收兵。

  不幸中的万幸,好在中军大纛还在,还能给溃散的老营兵一个目标。

  在鸣金声响起的同时,唯一成建制的骑兵便开始有序撤离。

  刘宗敏伏在马背上,耳畔是呼啸的北风和杂乱的马蹄声。

  三根断裂的肋骨随着战马颠簸发出刺痛,可这些都比不上胸腔里翻涌的耻辱感。

  上月饮马黄河时,他还拿马鞭指着对岸立下豪言,“三日破居庸,五日下紫禁。”

  前一个目标达成了,后一个却让他一败涂地。

  有些不甘的回头望去。

  那个穿金甲的身影正扶着女墙俯瞰战场,像在看笼中困兽。

  去年潼关大捷时,那些跪地求饶的明将说皇帝连宫门都不敢出。

  可此刻那抹明黄色却刺得他双目生疼。

  他心底知道,此战之败怪不得别人,只能怪他自己,如果不那么急攻,稳扎稳打的推进,一切还犹未可知。

  但此时的他,也只能愤恨的骂上一句,“皇帝老儿!”

  而后头也不回的撤离战场。

  老营兵到底是百战精锐,听到铜钲声竟还能勉强成阵,用长矛挑开拦路的溃兵,硬生生在包围圈撕开缺口。

  可那些降军就没这般能耐了。

  两侧大军已经展开,三千营的战马因为脱力只能小步推进到降军后方。

  三面挤压下,两万降军像被驱赶的羊群涌向城墙。

  “放!”城头传来尖利的号令。

  一千张弓同时震颤的嗡鸣声中,三波箭雨泼向人群后方。

  这是朱由检的最后一步棋。

  御林军再次齐呼,“缴械跪地,降者不杀!”

  溃兵们看着钉在脚前的白羽箭,不知谁带的头,数万人突然面朝城楼行起三跪九叩的大礼,额头撞地的声响竟压过了战场喧嚣。

  城楼上,倪元璐的乌纱帽歪在一边也浑然不觉。

  这个素来以刚直著称的新任首辅,此刻正抓着范景文的胳膊又哭又笑,“你看见了吗?!京师守住了!京师守住了!”

  周围的百官更是喜极而泣,不知是因为守住了京师,还是因为保住了自己的命。

  朱由检扶着太师椅的扶手,指甲几乎要掐进木头,心底却长出一口气。

  此战勉强胜了,但他不敢放松。

  李自成的大军距此已不足十五里。

  要不是战场局势变幻太快,说不定他派出的援军都到了。

第47章 大明战神来了

  虽然远处李自成主力几十万大军还快马加鞭的往京师赶来,但等刘宗敏部溃军回返,李自成也差不多该暂缓进攻势头了。

  最难的一关已过,接下来的事反而简单起来。

  从太师椅上站起身来,稍稍活动筋骨。

  “吴总督,带人去把降军赶入城内大校场,供上一顿饭食,不得随意砍杀辱骂,五城兵马司加大巡逻力度,谨防闯逆袭城。”

  “这……陛下,城下降军已有反叛前例,若贸然引入城中,恐怕……”

  朱由检只是一个眼神扫过,吴襄顿时噤声。

  刚刚亲自指挥,赢得一场大战的朱由检此刻威严已成,更何况全城精锐都是朱由检直接掌握的。

  文武百官根本不敢反抗。

  吴襄下城后,朱由检没有停留,宽袖一甩,径直离去,只留下一句话。

  “王伴伴,鸣朝钟,在京文武六品以上官员,午时至太和殿朝议。”

  王承恩赶忙接旨,跟着朱由检的步伐远去。

  只留箭楼上的文武勋贵独自疑惑。

  张凤翔挪动脚步,凑到倪元璐身边小声问道。

  “元辅,大战在即,陛下为何再开朝议啊?”

  倪元璐看了一眼张凤翔,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莫非张尚书修缮兵甲一事出了纰漏?”

  “并未并未!”张凤翔赶忙摆手解释,“修缮兵甲乃重中之重,陛下当面下旨,下官怎敢轻视,不瞒元辅,下官已在武库司内两日未曾合眼了。”

  天见可怜,自从锦衣卫指挥使换成了李若琏,并给他一份家产明细之后,他是真的一点也不敢松懈啊!

  生怕某件事让陛下不开心,就会落得周奎那般下场。

  闻言,倪元璐轻笑着提醒道,“既然张尚书未曾出现纰漏,那便不要担心朝议一事,还是将心思放到如何修缮兵甲之上吧。”

  “元辅一言如醍醐灌顶,令下官茅塞顿开,钦佩钦佩。”张凤翔习惯性的拍马屁。

  倪元璐则不吃这一套,给他拍马屁还不如拿一套儒经来,后者好歹还能让他开心一下。

  整了整身上朝服,冲张凤祥略微烘手,扭头便走。

  后者也不尴尬,将目标放到当前御前第二红的范景文身上。

  谁知这位监军大人更甚,只留下一句,“世人赞我清君子,不忍衣角沾浊污。”

  气的张凤祥差点踹他。

  看着两名最受用的文官都离开了,众人也只好跟着下楼。

  只留下跟张凤祥关系较好的几人。

  工部侍郎杨和端上前一步,厌弃的看着范景文背影,阴恻恻的说道,“尚书大人,东林党都倒了,要不要参他一本?”

  张凤祥脊梁一挺,训斥道,“某为官一任,怎可因个人好恶弹劾同僚?”

  “啊?”众官一愣,没明白这种话怎么会从张凤祥嘴里说出。

  “还没看出来吗?陛下厌弃党争!撕破脸都没好果子吃!”张凤祥解释了句。

  杨和端下意识问道,“那这事就这么算了?”

  “算个屁!先争宠啊!”

  ……

  日头高挂。

  沉寂七天的紫禁城太和殿前,再次热闹起来。

  虽然朱由检砍了一批,抄了一批,罢免了一批,但京师内六品以上的官员仍有三四百人之多。

  大明律规定,一至四品着绯袍,五至七品着青袍。

  太和殿外绯青一片。

首节 上一节 50/1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