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第16节

  而大明另一个忠臣倪元璐则是两眼一黑,差点昏死过去。

  “陛下万万不可!卖官鬻爵!此乃……乃取祸亡国之道啊!陛下难道要学古之桀纣不成?汉时灵帝、徽钦二宗成例尤在眼前啊!”

  朱由检听到这话,眼前猛然一亮。

  “卖官鬻爵!?好主意啊!”

  他正愁怎么从京师富商家里捞钱呢。

  根据李若琏所说,这些富商的家底,并不比勋贵少。

  可他还不能和抄勋贵大臣的家一样,去抄富商的家。

  毕竟勋贵大臣说到底还是老朱家的官,挣的也是老朱家从天下收来的钱。

  按照律法就行。

  富商人家是自己挣的,大明没有商税还能怪得着人家挣钱多?

  要是真上去把富商家抄了,那不用想,整个江南都得乱。

  现在倪元璐竟然提了个好办法。

  你有钱我有权,大家合作吗。

  想到这朱由检坐不住了,也顾不得台下众臣,冲着殿外大声呼叫,“王伴伴?王伴伴?”

  王承恩推开殿门,小跑着来到朱由检身边。

  “奴婢在,皇爷有何吩咐。”

  “快,拟旨。”

  “啊?哦哦哦。”王承恩虽然懵逼,但依旧着急忙慌的找到起草纸,提着毛笔待命。

  “凡城中百姓富商,捐银万两者升伯爵,捐银十万两世袭罔替!即日起实施,只限三日。”

  “王伴伴你配合锦衣卫许峰亲自操办,不许过其他人手!”

  “啊??”王承恩更懵了,连写都忘了写,呆呆的看着朱由检。

  “看朕干什么?写啊!”朱由检有些不耐烦。

  “不可!此乃取祸之道!阉竖你敢拟旨老臣就跟你拼了!!”

  要不是心里还有一丝理智,倪元璐都要上去把王承恩连同起草纸一起撕碎。

  王承恩面对这样的旨意和倪元璐的怒火,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动笔好。

  自家皇爷怎么越来越有亡国之君的做派了?!

  要不还是劝谏一下?

  “皇爷……这……卖官鬻爵不可行啊……就算拟旨……怕是内阁也不给票拟……”

  朱由检这才想起,明朝的内阁票拟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朝廷商议出一件事,由皇帝起草下旨,发到内阁,由内阁首辅和阁老研究此事可不可行,然后票拟批红在明发天下。

  没有票拟批红的圣旨被称为中旨,只能代表皇帝的个人意愿,不具备法律严谨性。

  但现在朱由检才不管那么多呢,内阁从上到下早就烂完了,要是让他们票拟卖官鬻爵的圣旨。

  说不定又得捞多少银子呢。

  “直接给朕发中旨,现在就写,明天一早就要让全城百姓知道!”

  “不可!决计不可!请陛下收回成命!否则老臣便一头撞死这大殿上!”

  倪元璐疾步走到大殿柱子边,将头顶乌纱帽捧在手中。

  双目赤红面无血色。

  不管是带人抄家擅用党卫,还是卖官鬻爵。

  都在疯狂击打这位大儒的道德底线。

  朱由检看着这位死板迂腐的忠臣,轻声问了一句话。

  “倪卿你说,若李自成破城,将朕吊死在煤山上,是不是就符合国家礼法了?”

  一句话让倪元璐忽然有些语塞,“闯逆……闯逆怎么可能打进京师,待各路天兵一到,闯逆不攻自破耳。”

  “呵呵,倪卿要不先去看看这城中景象再说话?”朱由检冷笑一声。

  “京营现在还剩四千七百老弱,勇卫营残军还在用着木棍,几千太监组成的净军能挡多少弓矢?张尚书把工部衙门的铜钉都拆了,才能修出一批箭头!”

  “闯逆几十万大军尚在,为何不能破城!?难道只有朕吊死煤山,才符合倪卿的要求吗!?”

  “老臣……老臣……京营……”倪元璐神情恍惚,他从未想过京师会被破城,更没有想过京师已经糜烂到这种程度。

  这不是普通的刁民造反吗?皇帝天承运,怎么可能会被刁民屠戮呢?

  可当事实放到眼前,他又不得不相信,几千老弱确实守不住京师。

  朱由检缓缓起身,用极小的声音说出一句话,像是跟众臣说,又像是在跟自己说。

  “朕还能给他们爵位,还能护他们周全,等李自成来了,他们可能连命都没了……”

第14章 抄家进行时

  亥时七刻。

  皇城内灯火通明。

  一队队铁骑,在锦衣卫缇骑的带领下,四下而出。

  直奔各国公府而去。

  就在刚刚,这个依旧是地球上数一数二的强国朝堂内,也发生了天大的变化。

  首先是最年轻的首辅魏藻德被罢免,由礼部尚书倪元璐接替。

  兵部尚书张缙彦、户部尚书吴履中就京营贪腐问题下狱。

  工部尚书张凤翔代为署理户部。

  新晋兵部侍郎张世泽代为署理兵部。

  刑部尚书张忻戴罪审案,主理大理寺锦衣卫刑部三司会审东林党贪腐一案。

  前蓟辽总兵吴镶封平西伯,总督京师防务。

  京营总督襄城伯李国桢加九门提督,负责供给各营后勤之责。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藐视皇权,着新任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查办。

  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撤职查办,各项事宜由王承恩兼任。

  另就国丈周奎贪腐一案,着锦衣卫查办以定国公徐允祯、成国公朱纯臣为首的四位国公、十七位侯爵、二十一位伯爵。

  ……

  宵禁下的京师格外萧索。

  除了五城兵马司负责值夜巡逻的老弱兵丁手持火把外,看不见一丝光亮。

  实际上京师内一家五六口挤在干硬芦苇垫上的平民,也点不起蜡烛。

  但东华门却与之相反。

  享受大明两百多年供养的勋戚们,家里可是有钱的很。

  哪怕是深夜,偌大的府上也是灯火通明。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的骆养性,躺在摇椅上,看着府内的灯火怔怔出神。

  身边四五个服侍的侍女大气都不敢喘。

  骆养性手腕微抬,鎏金错银的茶盏里立刻斟满了武夷山贡茶。

  十二幅云锦屏风后传来丝竹声,却是养在别院的扬州瘦马们正在排练新曲《玉树后庭花》。

  侍女捧来青玉盘,冰裂纹瓷盏中盛着岭南八百里加急送来的荔枝。

  “要子时了。”骆养性喃喃说了一句。

  这时一名长随忽然跑来,干脆利落的跪在波斯绒毯上。

  “崇文门弟兄刚递了消息,三百骑兵出宫,直奔成国公府。”

  鎏金鹤嘴香炉突然爆起火星。骆养性指尖碾碎荔枝壳,猩红汁水顺着象牙扳指往下淌。

  他想起三天前在曹化淳别院密谈时,那位皇帝贴身太监曾蘸着酒水在黄花梨案几上写:树倒猢狲散。

  现在来看,皇宫内的陛下是不想等树倒,先让猢狲死啊!

  “去把西厢房的《春秋繁露》送到左都御史府上。”

  骆养性突然吩咐。

  这是与左都御史李邦华约定的暗号,若遇变故,便递上此书。

  侍女刚转过描金漆画游廊,还没走动两步。

  远处便传来马蹄踏碎青石板的声音。

首节 上一节 16/1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