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第344节
对于林天尘来说,冬季攻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简单概括下,其实就是控制地图。
可复杂的点,在于战士需要克服冰天雪地的极寒条件,为了这一天,林天尘在黑云寨出发之前就已经进行丛林作战培训。
这其中就包括了寒冬的作战。
而如今,就看战士对于冰天雪地的极寒条件的适应性问题。
罗序辉认认真真的听着,脑海中总是不自觉的,随着林天尘的话出现对于未来的想法。
册子很小,可罗序辉拿在手中却感觉很重,划线而治的憋屈,随着火焰烧向盛京,而冬季攻势,却让他真正的认识到,这一把火不会太久。
这一刻,他才明白什么叫顶尖战略家的眼界,从黑云寨就开始布局,也就意味着在出征之前,林天尘就想好了冬季并不会长时间休整,而是继续采取进攻。
想想在没有来到东北之前,就已经在准备冬季攻势,这得多自信,要知道中间可是经历了归阳山一战,以及锦城大混战。
这两战换其他人来指挥,可能就算是想冬季发动攻势,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因为这两战之后,战损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
指挥室里面,不停的响起着林天尘的声音,一群指挥官正在疯狂的记着。
“虎贲旅以旧带新,训练三十五师、根据地各团的战士。”
“我希望十天之内,在冬季真正来到之前,熟记于心,倒背如流,如果哪一支部队不合格,就留在锦城进行防守。”
林天尘不容置疑的开口说道,战场之上无儿戏,任何细节都将影响整个部队的生死,总不能到时候一群新兵蛋子一样,到了丛林雪地上,连雪地深浅都不会看,瞎走造成非战斗性减员。
林天尘话落,整个指挥室内的气氛瞬间严肃了起来。
“是!!”李云龙面色严肃,像现在林天尘一样下达命令,现在就是他的梦,不过面对着林天尘的话,语气十分严肃地回应着。
“是!”
罗序辉坐直了许多,带着三十五师北上,自然要发挥到自己的作用,他心里门清。
他清楚的知道接下来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什么,任何一个将领,包括鬼子的指挥官,都是不愿意在东三省的冬季开战。
因为冬季所要面临不确定因素过多,无论是大雪封路,还是物资的运送,包括面对极寒的天气,都会影响战局。
可虎贲旅选择冬季攻势不停,把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尽可能的打开战略纵深,很显然是为了春季的准备。
冬季的难,可能在于克服环境,可是春季的难,可能是关东军南下。
罗序辉走出总指挥室,一阵冷风吹来,指尖传来的冷意,让他知道下一场战斗已经不远了。
.........
.....
阜...新以西二十多公里的地方。
一处枯木林,狂风吹拂。
冷风让在此地休息的不少战士都是蜷缩在树木旁,靠在一起,也不敢升起火堆。
三十三师一万多人的队伍,汇聚在这小小的山坳。
易志华站在山坡南面,躲避着北方呼啸,让他不由的提了提军大衣,只是随着一阵脚步声的传来,让他不自觉的转头看着来人。
来人是他新提拔的团长,之前是在楚云飞的手下,只是可惜他的得力干将楚云飞阵亡在原城,全团牺牲,只留下了眼前的三五八团火种。
“总师,虎贲旅的明码电报,锦城大捷,消灭了支援的关东精锐,歼敌三万,锦城灭杀了不少...”
钱伯钧语气带着恭敬,当初三五八团越来越多的脱装参战,让他瞬间决定带着几百人离开,毕竟到时候军法一落,生死难料。
这种无谓的牺牲,他自然不想做,只是在行进的过程当中,碰到了三十三师,无奈只能听命,让他心中庆幸的是,三五八团在原城一战中,全军覆没,一下便让他说的事情,可以自圆其说。
“锦城就夺回来了?”易志华神情一愣,再次问道。
“是。”钱伯钧肯定的回答。
易志华刹那间站了起来,身上的军大衣滑落而下,钱伯钧很是识趣,第一时间捡了起来,给易志华披上。
走了几步的易志华,突然间脚步一顿,转头看向了钱伯钧:“电报原城,内容如下:.....”
“我三十三师突破阜...新小鬼子防线,牵扯南下支援锦城的关东军,虽未击退,但是拖延了数日,缓解了锦城的压力,我部现已经成功突破向锦城进发,即将成功会师,吾此次北伐必将凯旋。”
易志华说的很慢,近乎是一字一顿的开口说道。
锦城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北上就那么几支队伍中,三十三师就是其中一支,他们自然有其中一份功劳。
“总师,我们现在去锦城?”钱伯钧有些不理解的问道。
“是,我们作为一支胜利之师,肯定要去锦城。”
易志华整理了身上的军大衣,语气平淡的说道,去锦城其中道理自然清楚,一支胜利之师,出现在锦城必定会被众人追捧。
新鲜的血液一定会不断的输入三十三师,到时三十三师兵力将会得到空前的增长。
甚至三十五师来了,我都可以回去了.....易志华心中嘀咕了一下,心中想想内心充满了激动。
他们要是以胜利之师回晋地,在晋绥军内部的声望将会得到巨大的增长,实力与威望的共同提升,他内心自然充满了期待。
“是。”钱伯钧压抑着语气中的激动,急忙的应了一声。
正待转身去安排,再一次被易志华叫住。
“还有一点,锦城收复,应该会有记者,让他们看见三十三师的威武。”
“是。”钱伯钧点了点头,快步的离开了。
虽然说刚刚成为团长,但是他感觉很快将会成为一名旅级。
他发现自从离开了三五八团之后,自己好像时来运转了,有一个同频共振的上级,他完全不用考虑那么多。
随着钱伯钧的离开,易志华双手负于身后,眸子深沉望向南方。
自古各路诸侯争霸,只有活在最后的才是胜者,他如今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壮大势力,保存实力。
“全师集合,急行军前往锦城。”
第420章 山海可平
平陀山后山。
此地,也是挖了不少地洞,在周边还搭了不少的帐篷,帐篷上还铺满了落叶和一些遮挡物。
在一处帐篷下,肖学文认真给战士做着手术,昏迷不醒的战士,把他看得沉默。
弹头入骨,撕裂血肉。
肖学文拿着镊子的手十分的沉稳,战士躺在手术台上,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反应,就连从骨头中取出子弹,亦是如此。
只不过伴随着眉头的微动,让肖学文反而心神微微一松
“宋良玉,包扎,小心一点,抬到后面去休息,交代一下注意看护好。”
子弹入骨,这只是常态,可以想象其战斗多惨烈。
血肉只是决定下限,可意志力决定躯壳的上限。
这就是肖学文在虎贲旅所学到的新的医学理论,而且现在也在一步步的验证。
无论是长距离的奔袭,对身体极限的突破,还是血肉之中取子弹,其实在不停的刷新着肖学文的医疗经验。
手术一桩又一桩,幸好做手术的不仅仅只有他一个,经过了长久的培养,从浦东过来的医生都有了独立的能力,再加上有一些天赋好的迅速成长。
成长不迅速不行,毕竟成长越快,可以分摊的事情就越多。
手术,从来没有停歇,随着伤员一位位的送来,早就熟练配合的各个医疗小组,在临时的战地医院里面,进行着救治。
时间不停的推移,肖学文最终放下了有些麻木的手,看着最后一桩手术正在同事的进行下,井然有序的进行着,不由得轻轻呼出一口浊气。
“肖医生,浦东送过来的一批药品之中,里面有一封你的信,我帮你带过来。”宋良玉从外面走进,将一份信件交到了肖学文的手中,然后快速的忙碌了起来。
“我的信?”肖学文接过信件,神情有些疑惑。
只不过随着信封的打开,上面的字迹很清秀。
“师兄,见字如面,浦东一别,四季未见,当年离别之际与我这言,至今绕耳。
那时邀请,可我被世俗约束,抱憾未能与师兄同往......
如今,民族危亡之际,虽吾等力小,可聚沙可填海,尽余力,做沙砾。
望师兄平安凯旋,再到醉月楼,把酒言欢!!
弟,温仁敬上。”
字迹没有看过,肖学文一眼便知这是温仁的字迹,看了一遍之后,又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这才将信收好,带着血丝的眸子不自觉望向了南方。
肖学文满是疲惫的脸上,突然间莫名的有些欣慰,曾经劝自己的人,却走上了同样的路,甚至更加的危险。
“山海可平。”肖学文低喃一句,转身走入战士休养的病房,看看有没有需要。
只是踏入病房,病房内的动静吸引了他的注意,一位十六岁左右的少女,肩膀上背着一杆带着瞄准镜被布缠绕的长枪,正在小心翼翼的帮战士换着纱布,动作显然并不熟练。
按理来说,肖学文看到这一幕必然会发出喝斥专业不精,只是看着忙碌的人影,却让他目光让人出神的看着。
“我来,我来,这个结我会打。”躺在担架上的战士,帮衬着。
“我..我应该会....”李悠芯有些弱弱的开口,充满着不自信。
“当然知道你会,我手又没有受伤,能照顾自己。”那名战士挠了挠头,笑着说道。
打扫战场的时候,被一个装死的鬼子用刀伤了小腿,没打过小鬼子已经是很丢脸了,现在还需要神枪手给自己绑繃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