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25节

  未几,青唐酋长以城投降。

  赵煦的注意力很快就被他的两个耀眼政绩吸引走了。

  当初可是有很多大臣都不同意赵煦打这场仗的。

  当时赵宋王朝也是真没钱打败。

  是赵煦派人去跟巨商借钱,才勉强打了这场仗。

  结果,平夏城之战,宋军击败三十万来犯之夏军,夏军总指挥小梁太后差点被擒,她弃仪仗更服饰才勉强得脱。

  从此以后,宋军基本控制了横山、天都山一带。

  这是一场辉煌的胜利。

  托这两件事的福,赵俣终于可以不用去赵煦那里了。

  转天,赵俣就来到慈德宫拜见了向太后。

  一见面,向太后就揶揄道:“怎么,不用再往陛下那边跑了?”

  “皇兄近期可顾不上儿臣。”

  不等向太后再问,赵俣就主动“坦白”:“也不知儿臣跟皇兄说这些,到底是福还是祸,万一皇兄真下定决心依我之法改革,那势必要引起一场巨大的政治动荡。”

  说到这里,赵俣摇摇头:“算了,肉食者谋之,该说的,该注意的,儿臣皆已跟皇兄说清楚了,如何抉择,就看他这皇帝的了。”

  说老实话,向太后也怕赵煦轻举妄动,引起达官贵胄、士绅望族、豪门大户阶层的集体反抗。

  可另一方面,赵宋王朝已经走到了一个王朝的中后期,问题重重,积重难返,国库空虚,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改革,也活不下去。

  这也是,这些年来,旧党的口风变了,改为支持可行的变法,向太后也慢慢从坚定的保守派变成了中间派的原因。

  实在是,形势逼人强,再走保守那条路,赵宋王朝真挺不住了。

  总不能,堂堂大宋,一直靠借钱过日子吧?

  说起借钱,向太后看着赵俣,问道:“将你辛苦赚到的钱全都借给陛下,不后悔?”

  赵俣一听,就明白了,赵煦身边有向太后的眼线,赵煦手下的人做事也不利索。

  “儿臣也不想借啊,可万一禁军哗变,聚众前来围攻京城,届时,搞不好,我全家,乃至全族,皆置于乱兵屠刀之下,哪多哪少,儿臣还是分得清楚的。”赵俣说。

  当初,三十八岁的宋神宗因病去世。

  赵佶的母亲陈美人很悲伤,她日夜守护在宋神宗的陵殿里,不吃不喝,不久之后,便陪着宋神宗去了。

  这一年,赵佶才三岁。

  向太后早前生的一儿一女全都夭折了,所以她对失去亲生父母的赵佶精心照料,就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

  赵佶与“赵俣”、赵偲等皇子一起,在无忧无虑中成长起来。

  从小赵佶就很懂事,聪明好学,兴趣广泛,友善仁孝,很早就显示出超群的书法绘画艺术天赋,他还喜欢蹴鞠,踢得一脚好球,因此,深得向太后喜欢。

  而小时候的“赵俣”,各方面都不凸出,而且从小就不苟言笑,苦大愁深,与赵佶迥异,让向太后不太喜欢。

  然而,时至今日,向太后才知道,赵俣那是少年老成,从小就比赵佶强,但却不愿意表现自己。

  关键,赵俣重情重义,懂得顾全大局。

  更关键的是,赵俣真有能力。

  对政局了如指掌、极有政治头脑就不说了,还一出手就赚了上百万贯,并一股脑地借给朝廷消除隐患。

  这手段、这格局,哪是成天只知琴棋书画、吟诗作对、蹴鞠马球的赵佶能比的?

  总之,向太后现在看赵俣怎么看怎么顺眼,一点都不像跟刘清菁越走越近的赵佶,想想都让她感到寒心。

  母子俩又聊了一会时局,向太后突然说起:“我听说,你府上的年轻侍女都侍过寝了?”

  “这……”

  赵俣一下子就反应过来,向太后在自己身边安插的人,并没有被清理走。

  赵俣下定决心:“回头一定让李彦把这个人找出来,什么事都跟向太后说,让我一点秘密都没有。”

  赵俣有心狡辩一下:

  “是她们勾引我的,我又不像原主那么有定力,只因怕被你责怪,致死都是纯处男,最后全都便宜我了。”

  “其实一共也就十来个,她们天天在我面前搔首弄姿,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想快点有自己的儿子,不想像赵煦那样,为了一个儿子,把自己的命都给搭上。”

  可赵俣知道,他要是这么说了,肯定会被向太后看做没有担当,进而丢分。

  所以赵俣选择嬉皮笑脸地说:“甚么事都瞒不过母后。”

  见赵俣很光棍地承认了,向太后并没有严厉地批评他,只是瞪了他一眼:“此事过之,容易伤身,还是节制一些为好。”

  赵俣满口答应:“是是是,儿臣谨遵母后旨意。”

  接着,向太后语气一转:“虽说你已然懂了此道,然规矩不可坏,你过会走时,将我为你准备的教习宫女带走罢……”

  ……

第34章 妾

  …

  听王懿肃通知,过会要跟赵俣去莘王府,麻晓娇赶紧回住处收拾东西。

  对于慈德宫,麻晓娇真是半点都不留恋。

  当了宫女,麻晓娇才知道,宫女真不好当,尤其是最底层的粗使宫女。

  张纯、李琳、叶诗韵、麻晓娇、袁倾城五个人挤在一间不到十五平的小房间中。

  房中除了一个大通铺,就是烧火的灶台,一点多余的地方都没有。

  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她们还得自己煮饭。

  这大夏天的,煮饭的热气久久都散不去,每次做完饭,她们的小房间都会变烤箱,热死个人。

  吃的东西也极差。

  大多时候,她们都只能吃糙米或者粗加工的杂粮,要是吃回炊饼,都是好伙食;

  蔬菜是萝卜、荠菜、白菜、豆类、瓜类;

  肉类稀少,仅在特殊场合才有可能被赏赐;

  调料只有盐、酱、醋,袁倾城那么高的厨艺,都没有施展的余地。

  反正,她们平日里吃得那叫一个清淡寡味。

  只有赶上宫里举办宴会,她们才能分到少量美味的剩余菜肴。

  特殊日子,比如过节,可能获赐点糕点、果品。

  这已经是她们最好的伙食了。

  总之,宫女的饮食,略优于贫困百姓,远逊于市民阶层,更注重饱腹而非口味。

  老实说,她们其实比别的粗使宫女强多了,因为郑显肃和王懿肃特别照顾她们,她们干得活轻松不说,每次分剩余菜肴、糕点、果品时,都会多给她们分点。

  可即便是这样,养尊处优惯了的她们,也难以接受这样艰苦的生活。

  关键,一点都不自由。她们去哪都得打报告,甚至只是去一趟旁边的宫殿,都得一直报告到向太后那里,只有向太后同意了,才能去,而且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回来,因为什么事,都得说得一清二楚。

  所以,能离开慈德宫,去赵俣那里生活,麻晓娇觉得自己终于解脱了。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也就麻晓娇在闲暇之余画的一些图纸必须带走,其它的破破烂烂,麻晓娇全都不要了,想等去了莘王府,让赵俣给她买新的、买好的。

  就在麻晓娇收拾图纸时,张纯找了过来。

  张纯边帮麻晓娇收拾图纸,边问:“娇娇,你可知,你此行最大的任务是什么?”

  “帮赵俣建玻璃厂,让赵俣赚更多的钱,不然,等赵俣当上皇帝,会因为国库空虚,处处被掣肘,什么都干不成,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中央集权,进而就会错失很多良机,还有可能会走上赵佶改革不彻底、外强中干、到处都是隐患的老路,你已经说过好几次了,我耳朵都快磨出老茧了。”

  不想,张纯却说:“我说的不是这个,而是更重要的事。”

  麻晓娇一怔:“更重要的事?”

  “娇娇,咱们几个中,我跟你关系最好,所以有些事我必须得跟你说清楚,免得你误入歧途。”张纯很严肃地说。

  “什么事?”见张纯突然这么严肃,麻晓娇心中一紧。

  “唉!”

  长叹了一声,张纯真的有些心酸又有些无奈地说:“这个时代受到社会环境影响,且缺少现代道德法律的束缚,男人刻在DNA里的好色因子会让他们在有能力、有机会时广纳妻妾,就像赵俣,年仅十六岁,就已经有三个未婚妻了。”

  麻晓娇不以为意地说:“古代男人一夫多妻不是很正常吗?”

  “不懂历史的人会称这个时代的婚姻为一夫多妻,但实际上这并不准确,这个时代的婚姻应该叫一妻多妾或者妻妾并蓄。”张纯纠正道。

  “有什么区别?”麻晓娇问。

  “在这个时代,无论王公贵族,还是黎民百姓,都要严格遵循礼制,妻要明媒正娶,妾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比如买,再比如你现在走的这条路。”

  “而有些妾,既要满足主人的欲望,还要像奴婢一样承担繁重的劳动,等主人玩腻了,有可能二次出售,把她们当做换钱生利的工具。”

  “还有很多自诩豪爽的人,会把妾当做礼物,随意赠送;寻求长生的人,会把妾当做可以随意炮制的药物;攀比富有的人,会把妾当做泄愤工具,随意残杀;追求永享权贵的人,会把妾当做殉葬品,在阴间也不放过她们;总之,这个时代的一些人,会把下流当做风雅,拥有荒唐的怪癖,甚至把妾视作牲畜。”

  “而且,在这个时代,丈夫伤害妾,如果施暴者没被告发,那连惩罚都不会有,如果被告发了,且不说会不会被判定为犯罪,就算被认定是犯罪,丈夫也可以因为其身份减等论罪,即减轻丈夫应受到的惩罚,而妾则会因为状告丈夫的行为,受到社会的责骂,以后的生活更加艰难。”

首节 上一节 25/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融合小金人,加入女神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