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118节

  按说,在这种情况下,赵俣完全没必要紧张,因为不论是儿女,还是女人,他都不缺。

  可事实就是,赵俣真的很紧张。

  郑显肃和她肚中的孩子,对赵俣来说,都太重要了。

  赵俣的后宫中,有新党的女人,有旧党的女人,还有青唐乃至西域来的女人,更有张纯、李琳、叶诗韵、麻晓娇、袁倾城这五个穿越女,真不是一般的难搞。

  说句实话,赵俣都未必能搞得定这些女人。

  而至少到目前为止,郑显肃管理得非常好。

  比如,不论是新党的女人,还是旧党的女人,在郑显肃的管理下,都没敢干政。

  比如,青唐、西域来的女人,初期很不适应赵俣的后宫,郑显肃便给她们修建了一座佛堂,她们立马就唯郑显肃马首是瞻。

  最难搞的还是张纯她们五个。

  可即便是她们,也对郑显肃敬畏有加。

  甚至就连惦记郑显肃的皇后之位的张纯,在郑显肃面前都得老老实实的。

  就说上次,张纯想取代向太后掌管旧党那件事。

  赵俣都不想说张纯。

  她这个想法也太天真了。

  什么是旧党?

  旧党就是保守党。

  他们坚决反对的事情之一就是后宫干政。

  当然,搞政治的,没有节操可言。

  如果张纯真有向太后那样的政治实力,赵俣要是真像赵煦那样死活看不上旧党,旧党也许会跟张纯结盟。

  但这还有个前提,那就是张纯也得是旧党,至少不能是新党。

  可熟知历史大势的张纯,必然要大力推动变法改革,所以她是一个纯粹到不能再纯粹的新党。

  这旧党怎么可能真跟张纯结盟?

  尤其是那些谏官。

  碰上立场问题,他们可不会管什么江湖道义。道德君子在某些时候也是不讲道德的。

  甚至到了争红眼的时候,他们会因反对而反对,根本不讲道理。

  在这种情况下,张纯一个新党竟然还妄想给旧党当老大,并且还妄想控制那些谏官,也太痴心妄想了。

  什么是谏官?

  他们自诩是朝堂上的清流,是道德的守护者。他们以笔为剑,以墨为锋,不畏权贵,不惧风浪,专挑皇帝的刺,专揭大臣的短。

  他们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证明,在这权力的漩涡中,还有那么一股清流,不愿同流合污,坚持着那份难能可贵、甚至是幼稚的正直与勇气。

  张纯想以新党之身,驾驭这群旧党中的硬骨头,无异于与虎谋皮。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平日里便以弹劾为乐,以直言进谏为荣,岂会轻易屈从于一个与自己政见相左的女子?

  或许他们会暂时沉默,但那只是因为时机未到,一旦找到了合适的借口,便会如潮水般涌来,用那锋利的言辞,将张纯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举措都剖析得体无完肤。

  而这些赵俣还不能跟张纯直说,

  一来,张纯那么卖力地取悦他,甚至脸都不要了组织并亲自参与群那什么,他好意思白要张纯的好处吗;

  二来,张纯一直这么尽心尽力地帮他,就算论功行赏,他也得给张纯一个机会。

  但实际上,赵俣又不喜欢后宫干政,关键,他还得控制住张纯,免得张纯羽翼丰满了再施行她的“太后计划”。

  这就比较麻烦了。

  好在,赵俣有郑显肃。

  赵俣都不用说什么,只要给郑显肃一个暗示,郑显肃就心领神会。

  转天,郑显肃便找旧党随便聊了聊他们的追求,并给他们一点暗示,表明若是真到了有需要的时候,她会出言劝赵俣的。

  旧党很果断地就将张纯给抛弃了。

  别怪旧党太忘恩负义。

  实在是,张纯跟郑显肃根本没法相比。

  首先,郑显肃是货真价实的皇后,身份在这摆着,根本就不是连个正儿八经的皇妃封号都没有的张纯可以比的。

  其次,郑显肃可不是新党,严格来说,她应该算是根正苗红的旧党。

  事实上,向太后失势了之后,韩忠彦、苏轼、苏辙第一个考虑的政治盟友就是郑显肃,而不是没权跟赵俣又说不上话的孟相,或者别的什么人。

  可向太后却言之凿凿地说,郑显肃靠不住,她肯定会盲从赵俣,不如孟相稳妥。

  加上郑显肃无心干政。

  这旧党才没找郑显肃结盟。

  如今,郑显肃给他们机会了,条件只不过是放弃与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阵营的张纯。

  你说旧党会怎么选?

  结果,赵俣都不好办的事,郑显肃随随便便就帮赵俣解决了。

  这你让赵俣怎么能离得开郑显肃?

  最重要的是,要是没有了郑显肃,赵俣立谁当皇后?

  张纯吗?

  赵俣永远都不会忘记,张纯的绰号是:太后纯!!!

  ‘不在我身前设置一道靠谱的防火墙,要是哪天野心勃勃的太后纯发起狠来,那我可就危险了,所以,谁都有可能当皇后,唯独太后纯绝对没这个机会!’

  别人其实也都不是赵俣理想中的皇后,至少赵俣不知道谁还能代替郑显肃。

  所以赵俣肯定不愿意失去郑显肃。

  而郑显肃这次要是能给赵俣生一个儿子,那么赵俣的皇位传承问题可能就解决了。

  是。

  赵俣也想选择一个贤德有本事的儿子,把自己的江山给传下去,最好发扬光大。

  但赵俣也知道,“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大行其道数千年,肯定有其道理。

  而且,赵俣感觉自己的儿子应该不会少。

  这要是真没嫡子,走到了传贤那一步,搞不好就会出现什么七王之乱、八王之乱、靖难之役、九龙夺嫡等手足相残的事。

  所以,要是赵俣真有一个还可以的嫡长子,将来能顺顺利利地把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嫡长子,绝对是最好的结果。

  一大一小,都是赵俣非常关心和非常担忧的。

  试问,赵俣怎么能不紧张?

  这种紧张,丝毫都不亚于当初麻晓娇生孩子时。

  不同的是,麻晓娇可能是知道赵俣紧张她,没一会就生出来了。

  而郑显肃这次生孩子,虽然没有茯苓那次拖得那么久,可也进去了半个多时辰。

  见此,沉稳如赵俣,都忍不住在门口走来走去。

  远处的张纯,有些吃醋地说:“终于看到他紧张了。”

  麻晓娇问:“我生赵棣时,他不紧张?”

  李琳说:“也紧张,我和诗韵带去的助产工具和医疗器械,他一一亲自查看过两遍,还准备亲自去消毒的地方盯着。”

  叶诗韵接过话头说道:“谁想,水还没烧开,你就生出来了。”

  听李琳和叶诗韵这么说,麻晓娇才心满意足。

  袁倾城说:“你可是他的大宝贝,他能不紧张你吗?”

  麻晓娇回了一句:“说得你好像不是他的大宝贝似的,每年给你一百万贯的研发经费,是我的好几倍!”

  袁倾城脸一红,连忙辩解道:“我这里规模大,人还得分散到全国多处地方,所以花费比较多,你那要是也需要这么多研发经费,他也绝对不会吝啬的。”

  今年春耕时,麻晓娇发明的农具,像木牛流马灌溉车、改进版曲辕犁、改良版耧车、木牛和代耕架,节省了不少的人力,京畿地区能大丰收,麻晓娇居功至伟。

  而且,麻晓娇发明的工具在治理黄河时,也是大放异彩。只说麻晓娇仿照后世非洲木自行车发明的自行车和改良版鸡公车,就节省了很大一部分人力。

  目前阶段,朝廷已经派人在京畿地区大力推广这些新的农具和工具了,它们肯定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些。

  顺便说一句,赵俣已经让人种了一千亩棉花。

  等这些棉花收完,赵俣就可以让内侍省建个工厂,纺绵布了。

  麻晓娇的发明这么有用,她要是缺少研究经费,赵俣又怎么可能吝啬?

  对此,麻晓娇心知肚明,根本不用袁倾城告诉她。

  ‘倾城这么聪明,应该清楚这点啊,可她为什么又没话找话呢?’

  麻晓娇直言不讳地问:“倾城,我怎么感觉你今天有点不对劲呢?”

  袁倾城故作镇定地说:“哪有,你感觉错了。”

首节 上一节 118/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融合小金人,加入女神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