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第107节

  李清照听明白了,张纯在向她,不,是在向她背后的旧党示警,告诉他们,蔡京、蔡卞两兄弟的反击快到了。

  李清照问张纯:“你为何要与我说这些?”

  张纯笑着说:“苏辙、韩忠彦会告诉你答案。”

  李清照不确定地问:“你是想让我将此事告诉他们?”

  张纯不答反问:“不然我为何要跟你说此事?”

  李清照问:“现在便去?”

  张纯说:“你也可以等几日,他等或已知晓此事,并已有解决之策,我多此一举。”

  李清照听出来了,张纯这是在说反话。

  李清照向张纯询问了一下,她怎么才能出宫,然后就赶紧回家报信去了。

  李清照走后,张纯看着李清照的背影,嘴角一翘。

  旧党现在的形势岌岌可危,又失去了向太后这个最大的保护伞,正是急需靠山的时候。

  而旧党派到赵俣后宫中的这几个女人,包括他们寄予厚望的李清照,根本就影响不了赵俣。

  但她张纯不一样,她的话,赵俣不说全听,但至少能听进去一些,而且她身边还有李琳、叶诗韵、麻晓娇、袁倾城,除了袁倾城,她们每一个都是赵俣很宠信的皇妃,她们若是绑在一起,绝对可以顶替向太后,成为旧党的保护伞。

  而只要她能够统一李琳、叶诗韵、麻晓娇、袁倾城,再加上李清照、晁敏、韩雨、李淳、赵麦等女,她们就会成为后宫中的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甚至是可以跟郑显肃抗衡的后宫政治力量。

  要是外面再有一支强大的政治势力支持她。

  那她就有望成为第二个刘清菁。

  不过,她要想成为第二个刘清菁,还缺少一块最重要的版图——赵俣的宠信。

  与赵俣相处了这么久,张纯已经确定了,赵俣可以宠信她,却绝不会独宠她。

  不只是她,郑显肃也一样。

  如果她们侵害到了赵俣的利益,不论是她,还是郑显肃,赵俣都会毫不犹豫的抛弃。

  如此一来,她以前那不切实际的太后梦、皇后梦、成为武则天、成为慈禧什么的,只能先放一放。

  现在,她应该务实一些,先退而求其次,说服赵俣,默认她成为旧党的新保护伞,让她和旧党进行政治绑定。

  这并不容易。

  因为赵俣不喜欢后宫干政。

  好在,她知道,赵俣没有彻底倒向新党的意思,更没有放开蔡京脖子上的拴狗绳的意思。

  这也是她的意思,因为只有这样,赵宋王朝才不会走回历史上的老路,使得靖康之耻发生。

  那现在的形势就很明显了,赵俣需要控制蔡京的力量,也需要平衡新党的力量。

  那么,赵俣就一定会留着旧党。

  但与此同时,赵俣也要控制住这些经常捣乱和乱咬人的旧党。

  “要是我能帮赵俣控制住这些旧党,我又完全受赵俣控制,还能不断给赵俣点甜头,未必不能让赵俣松口,毕竟,政治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妥协的艺术……”

  ……

  李清照按照张纯所说的找到了童贯,把金字牌给童贯看,想让童贯安排人护送她回家,并主动说明她明天就会回来。

  童贯知道,李清照现阶段可以自由出入皇宫。

  这既然是赵俣给李清照的特权,童贯肯定不会有异议,她二话没说,就按照普通妃嫔出宫的规格,安排人送李清照回家。

  见李清照又回来了,李恪非差点没当场发飙。

  李清照也看出来了她爹并不欢迎她回来,她赶紧把蔡京请求赵俣建立“讲仪司”的事情跟李恪非说了。

  李恪非知道“讲仪司”的前身“制置三司条例司”有多可怕,他连夜去求见苏轼和苏辙,将此事汇报给了苏轼和苏辙。

  苏轼和苏辙听完,派人去将韩忠彦请来,说了蔡京想成立“讲仪司”和赵俣肯定会答应此事。

  韩忠彦听完,认为“讲仪司”并不可怕,关键还是赵俣的态度,如果赵俣不想收拾旧党,“讲仪司”不过就是一个主持变法改革的执行部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如果赵俣有收拾旧党的意思,集合了蹇序辰、吴居厚、安惇等酷吏的“讲仪司”,绝对能折腾死他们。

  苏轼和苏辙也是这么看的。

  三人达成共识了之后,便研究起张纯来。

  张纯知道蔡京想成立“讲仪司”的事,对其中的细节知道的如此详细,还能确定赵俣肯定会支持蔡京,这能量已经不是一般的大了。

  而且,张纯对他们的处境如此了解,还敢给他们报信,那就说明,张纯有把握他们能渡过这关,或者是有把握帮他们渡过这关。

  这就更厉害了。

  韩忠彦、苏轼、苏辙都在想,‘这位张皇妃到底是何许人也?她又为何要帮我们元佑党人?’

  ……

第122章 清照劫

  …

  这不调查不知道。

  调查过后,旧党的一众大佬才知道,张纯虽然家世不行,还曾是向太后宫里的粗使宫女,看起来出身很差的样子。

  但实际上,她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得到了赵俣的宠信,并且一直在帮赵俣处理公文,还会给赵俣出谋划策、举荐人才,是真正能影响到赵俣决定的人之一。

  关键,传说张纯会推演之术,在赵俣当上皇帝之前,她就推演出赵俣肯定会当上皇帝,进而早早的就跟赵俣私定了终身,并在赵俣登基一事上多有助力。

  而且,张纯还有四个师姐妹,各个身怀奇术,师姐妹五个一同成为赵俣的妃嫔,现在全都深得赵俣的宠信。

  这让韩忠彦、苏轼、苏辙既皱眉不已,又大喜不已!

  他们皱眉的是,一个深宫中的妇人,竟然能影响一位皇帝的决策,而且这个妇人还以鬼神之说引导圣意,岂不荒唐?

  但与此同时,他们又为终于找到了有可能代替向太后的人而感到欣喜不已。

  老实说,他们甚至都觉得,这是天不灭旧党。

  只是,进一步调查过后,韩忠彦等人才知道,张纯根本就不是保守之人,而是坚决支持变法改革的,甚至就连蔡京都是她推荐给赵俣的,在意识形态上张纯跟他们有本质的区别。

  这就比较麻烦了。

  大家意识形态不同,就只能为了彼此的利益暂时成为盟友,不可能牢牢地绑定在一起。

  这也就使得,张纯根本就充当不了向太后之前的角色。

  对此,旧党的一众大佬遗憾不已!

  同时,旧党的一众大佬也有些不明白,旧党的主张,为什么越来越不得人心,至少是不得统治者的人心。

  从宋神宗开始,一连三位皇帝,全都坚定地走变法的路,只有高滔滔一个人傻啦吧唧地开历史倒车,甚至就连向太后都只想走中间调和新旧两党矛盾的路线。

  可话又说回来,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需要虽千万人吾往矣,他们一定要坚持台谏制度,通过台谏官员监督和制衡皇权与相权,防止权力滥用,如果不对变法改革中的一些不合理的举措提出批评,使朝廷对一些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如何保障政治的平衡和公正?

  还有,如果不关注百姓的实际承受能力,进行过度的经济改革举措,会导致百姓困苦,赵宋王朝的统治根基必将不稳,到那时,不仅赵宋王朝要灭亡,百姓也必将流离失所。

  另外,农业才是国家的根本、国家稳定的基石,新党支持商业和手工业的过度发展,会导致社会风气逐利,影响社会稳定。

  当然,他们也知道,朝廷不发展农业去发展工业,也是因为,如今的土地绝大多数都在达官贵胄、士绅望族、豪门大户这些不用交税的人群手上,朝廷从农业方面根本就收不上来税,只能转为大力发展工业。

  但这再想办法啊,不能因为这条路不好走,就抛弃农业。

  总之,很多旧党人士认为,他们若是不坚持,赵宋王朝没准就会被章惇、蔡京等急功近利之辈给带偏了。

  所以,在旧党人士,尤其是那些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道德高尚之人看来,他们的坚持,是很有必要的。

  既然如此,他们就势必要存活下去,哪怕是与那些跟他们意识形态不同的人合作,也在所不惜。

  最终,韩忠彦、苏轼、苏辙等人商量好,让李清照回去与张纯建立联系,李清照、韩雨、晁敏、李淳、赵麦暂时唯张纯马首是瞻,双方结成政治同盟。

  李清照随后返回后宫。

  也是巧了,李清照刚回来,麻晓娇就无惊也无险、顺顺利利地给赵俣生下了赵俣的第四子。

  赵俣开心极了!

  如今赵俣已经有了四个儿子,多半不会出现赵煦那样没有继承人的尴尬。

  而且,因为赵俣已经有了四个儿子,赵宋王朝往后的皇位传承,多半只会在他的后代中传承,就像宋神宗那样。

  赵俣抱着自己的第四子,冲他说:“朕该给你取个甚么名字好呢?”

  张纯眼珠动了动,提议:“‘棣’者,木也,木质朴实文雅,表有从容大方,听来既翩翩俊朗又卓越出色,念起来朗朗上口,充满朝气活力,便以‘棣’字为官家四子命名,如何?”

  张纯此言一出,别人除了感觉张纯胆子也太大了,竟然连给皇子起名的事都敢掺和,别的倒没感到有什么不妥。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棣”字也没什么,只不过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而已。

  可对于后世的人来说,“棣”字有且只代表一个人的名字——朱元璋的第四子,永乐大帝朱棣!!!

  ‘同样是第四子,同样以‘棣’字为名,张纯到底想干什么?难道她想将娇娇的这个孩子培养成朱棣?’

  ‘等等,好像还有哪个四皇子,也成功上位了?’

  ‘娇娇的这个儿子将来不会也上位吧?’

  赵俣也看着张纯心想,‘你还真是唯恐天下不乱!’

  不过,赵俣可没有老朱那么迂腐,一心将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嫡长子,等自己的嫡长子死了以后,又一心传给自己的嫡长孙,根本没去考虑更适合的继承人,这才导致后来发生了那么多的事。

首节 上一节 107/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融合小金人,加入女神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