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999节

  若是去河南、湖广等地,那便只是总督一方,虽然同样是一方封疆大吏,但手上的权柄却少之又少,需要受到来自各方的掣肘。

  要去,也得是去一个封疆一地,手握权柄,行紧要差事的地方。

  如此。

  自己的体面还能存留一二,明面上不会输的那么难看。

  一时间,李春芳陷入沉思。

  幕僚也不敢吱声。

  到了这个时候,他也清楚李府恐怕是真的要从京中离去才行。

  虽然有些不舍京中诸事,但官场上历来便是如此,总是在上演着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戏码。

  翌日。

  文华殿。

  内阁及六部五寺主官静候皇帝视朝。

  严绍庭赫然在列。

  而在前头,便是高拱、李春芳等人。

  严绍庭的站位就在李春芳后面不远处,特意侧目瞧了一眼。

  他稍稍眯着眼,分明是见着李春芳的衣袖有些沉甸甸的下坠,这是藏着奏本呢。

  严绍庭心中生出几分揣测,不知李春芳今日又要在圣前奏何事。

  正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

  那头,工部尚书雷礼已经是凑到了身边:“润物。”

  严绍庭眼前一晃,侧目看向这位老尚书,面露笑容:“雷尚书。”

  雷礼扫了一眼周围,而后笑着说:“等今日朝会后,老夫等你给皇子授课完毕一同出宫?”

  如今严绍庭还是在负责朱翊钧的学业,每天文华殿朝会之后,还要在这殿内会同翰林院、詹事府等处的官员给小屁孩讲学。

  严绍庭面露好奇:“雷尚书是有什么事要寻晚辈?”

  雷礼只是笑了笑:“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先前润物奏请的武川等城的营建,工部这边近来又有些新的想法,或许可以用在武川等城。但如今新边的差事,皇上也没有专门指派,许是还要润物辛劳,工部这边觉得还是要先和润物商议商议才好。”

  “哦?”严绍庭愈发好奇,看着兢兢业业操办工部差事的雷礼,笑着说道:“虽然晚辈如今供职礼部,但新边的事情也源自晚辈手上,雷尚书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自然无有不可,待今日在这文华殿下了值后,便随您老去工部走一趟。”

  得了严绍庭的答应,雷礼立马是笑眯眯的连连点头。

  看了眼在场的众人。

  雷礼不由有些唏嘘起来:“咱们大明朝可是好些年没有这般宽裕过了,算起来这里面多有润物的功劳。就说今年,因为金行那一番操办,朝廷就得了上千万两的进项,落在工部和兵部的钱粮也远比往年更加宽裕。皇上信任,将这般多的钱粮允给工部,老夫自然不能让朝廷的钱粮浪费半分,便是再有钱也得要精打细算,将差事办到实处。”

  这话一出。

  周围人自然是面色各异。

  站在前头的李春芳本就离得不远,也听得清清楚楚。

  听完之后便只觉得胸中淤着一口浊气,上下发不出来,憋屈的紧。

  这个老雷头当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不是成心给自己添堵。

  高拱却在这时候转头看向严绍庭、雷礼两人:“昨日叔大从苏州递了奏疏回来,说是眼下南直隶、浙江度田之事,操办的愈发顺利。虽然这些年,两地人丁户籍和田亩多有隐情,不少人或被迫或主动投献户籍田地,但这次却都一一查明查清了。再有几个月,大抵是年内就能将两地全数查完。到时候朝廷便可重新制定夏税秋粮,工部这头也得要雷尚书辛苦,好生筹备一二,等明年两地也要修一修河道,以利民生。”

  严绍庭看了高拱一眼,拱手颔首:“元辅辛劳。”

  雷礼则是摆摆手:“工部分内之事,不错敢问元辅,前番清江浦和龙江两处造船厂来奏工部,说是他们想要督造宝船,还有那劳什子的铁皮船,不知元辅是何想法,若是元辅觉得可行,工部也是要派了人出去亲眼瞧瞧,将这事办起来。”

  宝船二字一出,瞬间就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盖是因为自宣德一朝后,大明就再无新的宝船建造,过往的宝船也在那些年里慢慢的老旧不堪使用,只得拆借完木料另做他用。

  如今工部那边似乎是想要重新打造宝船。

  这可是多少年没有的事情了。

  严绍庭侧目看了老雷头一眼,心中暗乐。

  宝船这事虽然没有自己在背后插手,但铁皮船却是自己授意徐文璧在税兵衙门那边悄悄联络清江浦、龙江两处造船厂以及南京水师提出来的。

  高拱则是在面对此事的时候,多存了几个心眼,默默琢磨了一二后,才缓缓开口:“朝廷已经多年未曾营造宝船,如今各处造船厂是否能再营造这等庞然大物?老夫虽然也不曾了解,但想来宝船所用的龙骨也定是要如前面三大殿用的那些木料一样,非大木不可成。至于铁皮船……难道是战船外蒙上铁皮?这是要加强我朝水师战船迎敌防护?”

  在雷礼提出宝船,高拱询问宝船用料的时候。

  李春芳眉头一挑。

  他当即插声进来:“当年朝廷停办宝船,一来是因为耗费颇大,朝廷对海外并无所需。二来似乎就是因为建造宝船所需的龙骨大木太过稀缺,所以才不得不停办此事。若是现在朝廷要重造宝船,恐怕只能从西南大山深处探求大木,再依古法,用长江渡木至南京龙江造船厂。”

  说完后,李春芳心中不由感叹了起来。

  没成想自己昨日才想好这一次离京外出任官的路子,现在这帮人就给了自己一个由头。

  严绍庭则是目光奇怪的看了一眼李春芳。

  雷礼却是笑着回道:“宝船营造确实需要通体大木来制造龙骨,否则断然不可能承受海外那般汹涌的波涛。虽然这些年都没有新建一条宝船,但工部还是可以试试将法子摸索出来,如今只是缺了大木而已。倒是这铁皮船,老夫以为是个不错的法子,一旦水师用上铁皮船,如元辅所言将铁皮蒙在战船外侧,与敌作战之时,也能多几分依仗。”

  高拱看了一圈。

  见其余人都没有开口。

  他便目光深邃的看向雷礼和李春芳两人。

  而后他又瞧了一眼外头。

  轻咦一声。

  高拱面带疑惑道:“今日已经这等时辰,为何陛下还未前来视朝?”

  …………

  月票月票

第600章 东暖阁中好春光

  经由高拱这句提醒。

  原本还在各自琢磨新建宝船之事的众人,方才反应过来。

  众人皆是看向外面。

  高仪更是走到了殿门处,探头看向外面。

  “瞧着时辰,陛下早该来了呀。”

  他这么一确认,众人更是疑惑了起来。

  高仪站在殿门后,回头看向殿内的同僚们,脸上带着好奇。

  按理说,自从今上登极即位以来,虽然比不上太祖当时那宵衣旰食,披星戴月的处理朝政国事,但也算得上是难得勤勉了。

  去年一整年里,今上可以说是风雨无阻的进行着每一次该有的朝会。即便是在御门听政的日子遇上了风雨,也会召集内阁和六部五寺九卿在文华殿视朝。

  也正是这份勤勉,让朝堂内外的臣民对今上多了几分远超先帝的夸赞。

  至少皇帝是个正经勤勉国事的。

  比之先帝整日躲在西苑里修玄,那是肉眼可见的强了无数倍。

  袁炜则是眉头一挑:“难道是陛下圣体有恙?”

  袁阁老刚进行了一波合理且大概率可能事件的猜测。

  在他身边的赵贞吉便立马轻咳了一声:“袁阁老,不可妄言陛下圣体。”

  得了赵贞吉的提醒后,袁炜也是点了点头,尴尬的笑了两声:“老夫倒是胡言乱语了,只是陛下今日许久不来文华殿,却也是让人不解。”

  算是勉强往回找补了一下。

  赵贞吉则是看向身为首辅的高拱:“元辅,陛下这一年多也是辛劳,许是操劳过度了些,晚一些也无妨。只是我等身为臣子的,是不是也该派了人过去问一问圣躬安。”

  他的话说的委婉了一些,但实际上还是和袁炜说的大差不差,也是在担心皇帝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高拱点了点头。

  “该叫文华殿这边内廷的公公们去问一问了。”

  说罢。

  高拱便看向掌管文华殿的太监。

  “劳烦诸位公公走一趟,看看圣上在乾清宫那边可是被什么事情耽误了朝会。”

  太监们领了首辅的吩咐,遣了两人出去,往乾清宫那边去寻皇帝。

  严绍庭则是眯着眼看向殿外。

  外面阳光正好。

  他倒是没说什么,慢悠悠的踱着步子走到高仪身边:“高阁老可要一同在外面晒一晒太阳?”

  说完后他也不管高仪答不答应,自己继续溜达着走出殿外,站在廊下被阳光笼罩着。

  高仪看了看背对着自己的严绍庭,又回头看了眼身后众人,想了想还是抬脚迈出大殿,到了严绍庭身边。

首节 上一节 999/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