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993节

  “嗯?”

  “财为何物?”

  “财,调和天下阴阳之物也。”

  “哦……学生还是不太懂……”

  初春的文华殿。

  殿外左右两块空地上,已经隆起规整的地垄,间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只小小的绿色植物陷在凹坑里。

  春风拂过,绿叶摇摆。

  许是根茎尚未扎稳固。

  半大的朱翊钧坐在一旁的台阶上,双手撑在膝盖上托着大大的脑袋,扭着脖子,小脸上满是好奇和疑惑的注视着身边那大大的身躯。

  严绍庭低头看向将将才给两边作物浇完水的学生,伸手轻轻的拍了拍小屁孩的脑袋,脸上露出宠溺的笑容:“一啄一饮,一食一衣,皆因财而生。一兵一卒,千乘万马,皆随财而来。财通天下,则货通天下,则天下大吉。”

  朱翊钧脸色顿了顿,皱起浅薄的眉头,面露思忖,过而小声道:“昨日学生在东暖阁,见父皇抱着母妃,笑得很开心,直说这回发了大财。”

  前半句。

  严绍庭以为这是自己的学生,撞见了帝妃敦伦,场面香艳。待听完,方才不由一笑,而后感叹道:“是啊,这一回陛下和朝廷实在是发了一次大财。”

  “那是有很多亮晶晶的金子银子吗?”

  朱翊钧依旧是如好奇宝宝一样,不断的发问着。

  严绍庭点头嗯了一声。

  这一次金行调控银价,打压江南清流士绅,事情已经在江南万家白绫之中结束。

  按照金行最新计算的结果,仅此一次就通过调控银价,得利一千一百五十万两。

  可以说。

  清流仍在,江南依旧,但东南的声音将再不会如此前那般聒噪。

  那些人往后的日子,只能缩着脖子低下头,默默的舔舐着伤口,暗自疗伤。

  而自己近来这段时间倒也没有闲着。

  上月刚刚以会试主考官的身份,办完了隆庆二年戊辰春闱会试,为天子和朝廷取仕四百零三人。

  其中自然有不少人是入了眼,落进新党夹带之中。

  如今这些人也基本都被馆选庶吉士,或观政六部五寺,亦或是下放到地方为官。

  “先生。”

  “嗯?”

  严绍庭目光愈发轻柔的看向自己的学生。

  有鉴于成例,他从一开始对朱翊钧的撇样就是以引导为主,陪伴为辅。

  莫问前路。

  不过如今看来。

  这孩子长得不错,路子许是不会再走错了。

  朱翊钧则是嘟着嘴,眼珠转头,露出孩童独有的狡猾:“翰林院的师傅已经开始教学生四书了,那学生是不是可以得空了去昌平……”

  “去寻三位老夫子问学?”

  去昌平找好兄弟玩耍的话没敢说出口,借了向三位老夫子请问学问的借口。

  严绍庭抬头看天,随后点头道:“待三月过后,北地草木丰盈,日头正好的时候,臣便请旨,带殿下去昌平问学。”

  他也没打算挑破这孩子的小心思。

  书是要读的。

  可作为大明未来的皇帝,光读书是没有用的。

  亲农不过是基本功,这一点如今很受朱翊钧的喜好。那余下的,就得要补上体察民生的一课了,要让这孩子慢慢的去了解真正的天下民生,知晓黎庶疾苦。

  许是再等上些年头,还得要让这孩子知道公门里那些蝇营狗苟,懂得朝堂文武百官的那些明面公义,暗中私欲横生的文章。

  而朱翊钧在得了肯定的回答后,脸上立马灿烂起来,犹如此刻初春里的骄阳。

  稚嫩,却充满期望。

  朱翊钧又好奇的说:“前几天学生听母妃与人闲聊时说起,先生是否要有女儿出生了?”

  严绍庭顿时一愣。

  陆文燕已有身孕的事情虽然没有瞒着人,但不成想这时候宫里都在议论这件事。

  而朱翊钧竟然连是女儿的事情都知道。

  严绍庭不由往深了去想。

  难道是李妃想要让自己的闺女成他朱家的儿媳妇?

  一想到这事,严绍庭原本挂在脸上的宠溺,立马消失不见,目光认真的看向朱翊钧。

  只是终了,也不知该如何和眼前这个小屁孩说明白,往后不要将主意打到自己闺女身上。

  倒是冯保正从会极门方向走过来,领着身边几名小太监,有说有笑的,笑声不断。

  见到钧皇子和严少保正坐在田地旁,冯保赶忙上前。

  “奴婢参见钧皇子,见过严少保。”

  朱翊钧抬头看了眼,规规矩矩的点头:“冯大伴。”

  严绍庭则是好奇的看了一眼冯保:“冯大珰这是遇着甚好事了?”

  冯保冲着身边的小太监们挥了挥手,自让他们去文华殿里当差,而他则是走到严绍庭跟前,脸上挂着笑容:“回少保的话,也非是什么好事,只是听见外间今日在谈论一桩趣事,南边来的趣事。”

  他最后补充了一句。

  严绍庭愈发好奇:“哦?南边近来还能有什么趣事?”

  如今江南那边一家家高门大户,无不是悬挂白绫,亦或是深院暗自哀伤,哪里会有什么趣事。

  冯保又上前一步,见朱翊钧和严绍庭都是坐在台阶上,便也提着官袍坐下。

  “少保可知南京总督粮储衙门?”

  严绍庭点点头。

  说到南京总督粮储衙门,他不由想到当初自己奉老道长的旨意南下江南,就将时任南京总督粮储大臣杨宗气给办了的事情。

  冯保小声却带着笑意道:“年前雷州府同知孔泽阳不知走了哪里的关系,许是徐阶他们那一方清流的路子,升任南京总督粮储大臣,前不久刚刚进了南京,上任总督粮储衙门,却偏生就出了事。”

  严绍庭听到徐阶这个耳边久违的名字,双眼不由眯起。

  “这个孔泽阳出了何事?”

  冯保歪着身子靠近了些:“听说他刚上任,正巧赶上银价暴跌的时候,得了消息后在衙门里,还没来得及查账,就立马写好辞呈,挂印逃走了。”

  听到这个孔泽阳上任头一天,闻讯之后挂印弃官而去,严绍庭一时间也是忍俊不禁。

  不过结合冯保先前说的。

  那这个孔泽阳极有可能就是走的被流放到雷州府的徐阶的路子,才得了南京总督粮储大臣的位子。

  那么徐阶用他,必然是为了让其坐镇南京,对抗朝廷在南直隶和浙江度田一事。

  如此说来,孔泽阳听到银价暴跌的消息便挂印弃官而去,就很合理了。

  这厮许是被吓到了,才会仓皇而逃。

  冯保脸上的笑容就不曾止住。

  他倒是觉得这些个读书人出身的官员,当真是没有骨气。

  严绍庭却是笑着说道:“他倒是个聪明人,算他机敏。”

  见他这么说,冯保脸上立马露出诧异。

  不过这等前朝的事情,他倒是没有多问。

  “抓住他!”

  “打他屁股!”

  正当严绍庭和冯保两人相对无语的时候。

  朱翊钧却是紧握双拳,面色微微涨红,咬着牙喊了一声。

  严绍庭立马低头看过去。

  冯保更是伸头看向左右,而后低声道:“殿下,这等前朝的事情,可万不能乱说话。”

  朱翊钧却皱着眉:“父皇给他的差事,他不干就跑了,为什么不能打屁股?”

  冯保一时语滞。

  严绍庭却是有些意外的看向这孩子。

  虽然童言稚嫩,但道理却偏偏就是这么个道理。

  只不过朝廷往往在面对官员挂印弃官的时候,基本都不会采取太激烈的惩治手段而已。

首节 上一节 993/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