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974节

  转眼已是深冬。

  对于庞大的明帝国来说,从南到北,一则消息的传递在如今这个当下都需要月余时间来计算和衡量。

  也正因此。

  即便北京城已经确定要在南直隶和浙江度田,等旨意到了地方,张居正和高翰文两人抬头,也已经看到秋风萧瑟。

  不过好在度田只需要清丈田地,什么时候都可以做。

  但进度却很慢。

  而在北京城里。

  朝堂上依旧是每日变着花样的热闹非凡。

  今日不是争这一处,便是明日争那一处。

  说到底,政治永远都是以人的意志为核心在悄然运转。

  而人的意志,又总是充满了私欲。

  “别跑!”

  “不许跑!”

  “看我混元霹雳掌!”

  “……”

  “哈!”

  啪叽。

  “呜呜呜呜……”

  此刻的严绍庭,就头疼不已。

  望着书院门口的广场上,自家的崽追赶着书院的看门大黄狗,想要施展不知从何处学来的招数,可最终却是学艺不精,一个踉跄栽倒在地上。

  严无忧的哭声,很快就吸引来了周围人的注意。

  但瞧着太子少保正蹲坐在书院门口的门槛石上,人们也没敢上前搀扶起无忧少爷。

  严无忧哭了一阵子,见自己泪流满面也无人搭理,似乎是觉得有些尴尬,趴在地上脑袋转了一圈,才看到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出现在书院门口,双眼不由一缩。

  大少爷被母亲穿的圆滚滚的,蛄蛹着从地上爬起来。

  也是辛苦去年昌平治安司就发布了最新的卫生条例,不允许百姓散养家禽,不论鸡鸭鹅都需要圈起来喂养。

  要不然,无忧大少爷少不得身上沾些鸡鸭鹅粪。

  站起来后,严无忧还不忘撅着屁股拍了拍自己的双腿,然后目光一转,继续撅着屁股,一瘸一瘸的拖着一条腿到了父亲面前。

  严绍庭默默的注视着儿子的表演,脸色平静。

  “爹……”

  严无忧小声的呼唤着,语气里带着些哭腔。

  严绍庭则是仰头看天:“学艺不精,该罚。课业未完,该罚。衣衫不整,该罚。”

  严无忧浑身一颤。

  瞬间就没了装疼的想法,哭丧着脸就要往父亲的怀里钻,好躲避惩罚。

  但严绍庭却只是伸出一只手按在了儿子的脑门上。

  “昨日回来,书院的先生就寻了我,说你最近课业屡屡不曾完成,可有此事?”

  说起这事,严绍庭就一脸无奈。

  别看自己现在已经官居太子少保,可面对儿子的学业,自己也只能向书院的先生们低头,堂堂正二品的太子少保也被训得和孙子一样。

  他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那位和聂豹老夫子是一个辈分的心学大儒老先生,当时坐在点着灯的备课室里,对还站着的自己问道:“书院没有什么少保,也不讲官场规矩。这里只有不学好的学生,以及不好好教育孩子的家长。”

  这话可太对味了。

  以至于严绍庭当时就哑口无言。

  最后深切明白,这中原之地,千百年来的老师、家长、学生的关系,大抵是一脉传承。

  当那位先生说出:“太子少保再忙,也要关心孩子学业,要家长和书院一同教育好孩子”后,严绍庭就只剩下点头应是了。

  末了。

  现在也算是教书先生的严绍庭,更是被对方无情嘲讽。

  能教好当朝皇子,却不能教好自己的孩子。

  到了最后。

  严绍庭几乎是羞愧难当的夺门而逃。

  现在再看被自己用手压住的严无忧,他觉得自己昨晚没有一顿皮鞭炒肉丝就算是慈父了。

  严无忧被父亲用手抵着,只能双手向前胡乱的抓了几下,然后憋着嘴解释道:“我都学完了,是先生不教新的。”

  严绍庭一愣,随后板着脸:“千字文、三字经都学完了?”

  严无忧点了点头。

  严绍庭又问:“弟子规呢?对相识字呢?”

  严无忧冲着身为太子少保的父亲翻了翻白眼。

  严绍庭眨了眨眼,有些不太确信这小子到底是不是在和自己打马虎眼。

  但严无忧却是动的更快。

  半大的人儿,瞬间后退一步,两只小手背在身后,便开始摇头晃脑了起来。

  伴随着的,是独属于孩童那稚嫩的声音。

  “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

  随着孩童声,严绍庭脸上渐渐浮现诧异和惊喜。

  他赶忙摆手:“等等。”

  严无忧立马收声,眨着一双圆滚滚的眼睛盯着父亲,嘴巴微微嘟着,神色中带着些骄傲。

  严绍庭却是坐不住了,站起身。

  “你方才背的是孔子家语?”

  严无忧点点头,随后又摇摇头:“会背,不会写,不懂说的什么。”

  严绍庭彻底惊住了。

  别看只会背,不会写也不懂得其中的道理。

  但这已经属实惊人了。

  自古中原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都有着清晰的流程。

  开蒙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再者便是声律启蒙、劝学琼林等书本,附议各类启蒙性质的算术书本。

  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会认字写字,懂一些简单算术问题。

  等启蒙后两三年左右,才会在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四书以及方才严无忧背诵的孔子家语等内容,开始练习楷书。

  到了十来岁,才会开始学习诗义折中等书本,进而学五经以及知识内容涵盖更多的各类杂书。

  严绍庭看了眼站在面前的儿子,分辨了一下儿子的年纪。

  他快速询问道:“十二个十二是多少?”

  严无忧眨了下眼睛:“一百四十四。”

  严绍庭又问:“一百六十二分成三份,每份多少?”

  严无忧面带笑容的答道:“每份五十有四。”

  严绍庭沉默了。

  然而就在这时,徐渭却是悄无声息的不知从何处走了过来。

  看着目光呆滞的严绍庭。

  徐渭面露笑容,拍了拍严无忧的脑袋,而后说道:“无忧启蒙很快,去年便开始启蒙,今年少保带兵出征后,他便一直在书院读书。虽然年纪还小,但也确实过了启蒙阶段。只是书院的先生们怕底子不稳固,方才一直没有让他去学四书。就连算术,也是无忧自己跑去算术院找帅嘉谟私下里学的。”

  “帅院长真的很帅!”

  站在一旁的严无忧,仰着头很肯定的插了一嘴。

  严绍庭立马瞪了一眼,吓得严无忧缩到了徐渭身后。

  徐渭则是哈哈一笑:“张先生那是觉得少保近来既然升任礼部尚书,又兼着皇子的课业,却偏偏不愿在书院开一门课,向学子们讲解心学,所以才有些生气。”

  严绍庭默然下来。

  徐渭只得又说:“礼部,掌国朝教化之事,书院如今又借昌平报执掌天下士林文风走向,张先生不过是不愿明说,所以才借口无忧的课业向少保您发难。”

  严绍庭呵呵了一声:“那也不至于昨夜那般骂我。”

  要不是那位张先生是聂豹老夫子那一辈的,要不是对方执掌经学院,不管是辈分还是年纪亦或者在书院的地位,自己又岂会以堂堂太子少保、礼部尚书的身份,也只能低头认错。

  徐渭却只是淡淡一笑,转身拍了拍严无忧的脑袋:“帅院长今日要带着人在算术院讲水车如何锻造钢铁一事,快去听听。”

首节 上一节 974/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