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958节

  李春芳却是笑着摇了摇头:“袁阁老所言恐怕不妥。依我所知,这些人实则并没有做错什么,最多也就是定一个失察之名,而他们常年镇守边地,劳苦功高。一次失察,亦未曾惹出大乱,如何能将之定罪?”

  说罢。

  李春芳便看向了坐在上方的高拱。

  征北大军扣押回来的那些人,严格来说其实和晋党也是有很大关系的,而高拱如今又格外依仗这些边地文武官员的支持,难说他会认同袁炜的说法,将这些被严绍庭押回京师的人定罪。

  袁炜立马眯着眼看向李春芳。

  坐在一旁的赵贞吉则是笑呵呵的站了起来:“元辅,如今新边之事我等前些日子也与圣上议定。此次被征北大军押回的边地官员,还是要细细的审查才好,且阴山那边还有戚继光带兵驻扎,无须担心这些已成后方的官员不能在任而导致地方出乱。”

  赵贞吉每次开口,总是能恰到好处的说明问题。

  但他这话却也是明显的偏向了征北大军,或者说是严绍庭。

  毕竟他说的是要细细的审查。

  若是这些被押回京师的人没错,那错的自然就是严绍庭了。

  这是绝不能出现的事情。

  高拱依旧没有说话,只是注视着他一早上衙点卯后,就放在桌案上誊写的严绍庭所作诗词。

  倒是坐在内阁末尾椅子上的高仪轻声开口:“元辅,诸位,这件事毕竟还是涉及边地文武官员,而他们也都够得上一方封疆大吏,如何定论是不是该去文华殿与陛下奏对之后再说?”

  高拱不表态。

  高仪便立马用了一个拖字诀。

  当他提完意见后。

  高拱终于抬头开口。

  “可。”

  …………

  月票月票

第576章 本官说:该杀!

  对于现在的高拱来说。

  他觉得自己需要学的更聪明一点。

  如今,自从登极以来,皇帝的性子转变表现的十分明显。

  而至于说这一次被严绍庭强行押回京师的官员,虽然是九边重臣,但高拱敏锐的察觉到,这些人或许真的是其他不为人知的问题的。

  这一点。

  严绍庭过去在朝堂上无数次做过。

  高拱现在不想冒险,更不要因为几个边地官员的事情,就涉及到与某一方的争斗之中。

  更何况……

  高拱眉眼平静的扫过班房里的李春芳,以及与他争论的袁炜、赵贞吉、胡宗宪等人。

  他们这些清流旧党和新党严系争斗,自己没必要参与。

  而让他们双方斗起来,自己反倒是能收获更多。

  众人则是当即从文渊阁走出,看了眼天色,也快要到正午了。

  如今新君勤勉,而按照往日的惯例,在早朝之后皇帝还会秉持祖制传统,继续午朝。

  君王勤勉,这是好事情。

  至少高拱对这一点还是很满意的。

  于是,众人当即便往前方的文华殿赶过去。

  等他们进了文华殿,大抵是时辰还没到,除了在文华殿负责洒扫和值守的太监,并没有见到皇帝的身形。

  所幸文华殿在拥有皇帝朝会和开经筵日讲的功能前,还有着皇家藏书的属性。

  就在大殿的后方,还另有一座宫殿,是用来储藏皇家收集的历朝历代的孤本典籍。

  虽然大明这二百多年,闹出过无数次在文华殿值守的太监和文官,会悄悄夹带藏书出宫贩卖换钱的事情。

  但文华殿后的藏书数量,依旧是一个可观的数字,且价值甚高。

  高拱等人此刻不见皇帝到来,便各自寻了些书本,就坐在殿内翻阅着。

  没谁有开口讨论话题的心思。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着,手中抱着书本,众人也不觉得烦闷无聊。

  而在文华殿外。

  皇帝朱载坖则是神情轻松的任由轿辇抬着穿行在宫中。

  他的手中是一方新近得来的暖玉,造型很朴实,未曾有半点雕刻的痕迹,握在手中大小刚刚好。

  朱载坖靠在御辇上,将暖玉对着天空,在阳光下眯着眼注视着。

  他在思考着,该让人将这块暖玉雕刻个什么东西出来才好。

  近来朝野诸事顺遂,宫里宫外虽然还是有不少的争斗,但总体来说比之先帝时要好太多了。

  这让朱载坖很是顺心。

  只是皇子朱翊钧近来愈发的不安分,在宫里上蹿下跳,闹得不可开交,整个后宫都因为那小子鸡飞狗跳。

  朱载坖心中清楚,这是因为儿子朱翊钧前几年在昌平野惯了,如今骤然住进了宫里,受规矩限制,这才会有此表现。

  在御辇前头领路的御马监提督太监冯保这时候回头,边走边笑着开口道:“主子爷,文华殿要到了。”

  朱载坖收起暖玉,藏在手心,低头看向走在前面的冯保。

  这宫里如今也是有趣。

  先帝用的吕芳、黄锦等人都称呼自己为万岁爷,冯保则是称呼自己为主子爷。

  这里面的区别,自己明白,但并没有轻举妄动。

  先帝对吕芳、黄锦等人有感情,自己到底也是要善待这些老人。

  再等等。

  再等两年,等到宫里都四平八稳了,才好让这些先帝时的老人出宫颐养天年。

  至于冯保,这厮骨子里还是有着想要往上爬的念头,得继续压着。

  至少朱载坖是这样想的。

  而他又想到冯保提到的快要到的文华殿,脸上不禁露出一抹笑容。

  皇子在宫中顽劣,但按着岁数来说,也该到了出阁学习的时候了。

  如今严绍庭已经位列礼部尚书,合该是要在文华殿开经筵、设日讲,让皇子跟随讲官们读书学习了。

  而严绍庭又是昌平的老面孔,皇子对其也向来亲近,说不得也肯跟着学习圣贤经学。

  就算学不到什么东西,至少也能收收心。

  默默的想着杂七杂八的事情,御辇也就到了文华殿前。

  下了御辇。

  冯保当即上前就要为皇帝引路。

  朱载坖则是低声道:“得空了给严府递个话,太师既然想要让润物出任明年的春闱主考官,虽然朝中有所争议,但这件事朕允了。”

  冯保眉头一挑,心中却是颇为感慨。

  皇帝对严家的恩宠,可以说是让人惊骇。

  严家想要出任春闱会试主考官,皇帝知道了就点头同意。

  他当即低着头道:“奴婢遵命。”

  朱载坖微微一笑,又说道:“再和严太师说,皇子大了,该到了出阁读书的时候了,润物如今年纪也上来了,更是能在昨日做出那等诗词,想来这几年经学文章也学的不错,到时候他必须得是文华殿讲官之一,负责替朕教好皇子学问。”

  说完后,皇帝便是一阵哈哈大笑,走进文华殿内。

  落在后面的冯保则是哭笑不得。

  感情,皇帝竟然是拿着明年的春闱会试主考官和严家做交易呢。

  大明朝,也就严家能和皇帝有如此独一份的关系了。

  朱载坖则是一路走进文华殿。

  不等早已等候在殿内的高拱等人闻听外面的笑声站起身迎驾。

  朱载坖便已经快步入内,大笑着说道:“才气泉涌!想不到我大明朝今日也有人诗词造诣,直追唐宋先贤。”

  皇帝大笑着评价,风一阵的进了殿,穿过众人坐在了御座上。

  朱载坖满脸笑容的看向在场众人,伸出手随意的压了压示意众人就座。

  他又说道:“先前收到宫外的消息,昨日润物在昌平书院当众补全那日在这殿内所作的半篇词文,后又新作诗文一首,朕看了,端是作的不错。”

  殿内众人面色各不相同。

首节 上一节 958/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