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904节
严绍庭和戚继光旋即对视一眼,两人同时起身,朝着顾寰躬身抱拳作揖。
其实按理说,这一次朝廷要是大军出征,顾寰这位镇远侯才是最有资格出任主将的人。
但他却偏偏以自己年事已高,不如坐镇京师拱卫京畿为由,拒绝了亲自领兵。
严绍庭和戚继光也明白。
这是老侯爷给他们这些年轻人让路呢。
不然的话,到时候大军立下战功,这头等功劳自然是要给领军主将的。
翌日。
清晨。
早早的。
新君就勤勉的从龙床上爬了起来,洗漱一番,简单的用过早膳后,就径直去往文华殿视朝。
朝廷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在皇极门或者是皇极殿朝会。
每月也不过那么几日,需要在京官员都到场。
大多数时候是当天,有事奏请的各部司掌印堂官入宫,到文华殿后由内阁领班,启奏朝政。
如果没有事情的话,可能当天都不需要入宫。
算是很人性化的办公制度了。
而今天,早早的严绍庭就和戚继光走出待了好几个月的京军大营。
两人各自骑着一匹马,并肩从南城出发,一直到了午门前才下马改做步行入宫。
至文华殿。
今日需要奏事的各部司堂官也基本都已到场,见到严绍庭和戚继光两人今天竟然也来了,众人默默的对视了一眼,大抵也知晓了这两人今天过来的目的。
毕竟京军在城里城外狠狠的操练了三个来月,谁都知道这是为了什么。
可不光光只是为了整顿京营。
先帝当初召戚继光和山字营北上,可是奔着镇守边关去的。
想想现在已经三月底,马上就是四月,边关内外也基本都道路坚硬,气温也不会太低,正是大军出征的好时候。
早一些,北地道路泥泞,大军没法行军。
晚一些就要到秋冬,北方大雪漫天,也不是征讨的好时机。
既然知道严绍庭和戚继光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众人悄无声息的,却又默契的将自己今天的事情暂且压下。
等到高拱领着一众内阁成员到场,众人这才联袂走进文华殿。
少顷。
皇帝也在吕芳、冯保的伺候下,到了文华殿。
一番君臣之礼后。
朱载坖便看向了今日赫然在场的严绍庭和戚继光两人,顿时眉头一挑,心中也开始不受控制的激荡了起来。
他们终于觉得京军已经操练足够了吗?
新君开始幻想着帝国在自己的手上开疆拓土的景象。
文治武功,开疆拓土,这可是任何一个皇帝都渴望的事情。
而严绍庭也不负厚望。
在瞧着一帮人都不开口奏事,明显是要让自己先行奏对,他也欣然接受,躬身上前。
“臣,太子宾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詹事府詹事、翰林学士、国子监祭酒,协理京营戎政,行走参知内阁严绍庭,奏请我皇圣裁,准允臣领兵出征,驱逐鞑虏,收复故地!”
“阴山、大青山以南,盖追春秋,便为我中原辖地,生民耕种放牧于此。至我大明,太祖立国,成祖北征,河套亦为我朝养马地,设卫屯民。”
“今朝故地失已百余年,然国事渐盛,先帝临终遗谕,仍不忘故地重归国家。臣蒙先帝简拔,受皇上隆恩,诚不敢忘却王事。”
“臣立言志,奏请皇上降天宪,允臣出关,收复河套。”
“若故地一日不复,臣一日不归!”
…………
月票月票
第544章 征北大将军出征!
我叫何五郎,家住北京城西南四十里处的黄村。
昨日开始京营放休,总督顾侯爷鸣鼓聚兵,那个最近将我们操练的像一条狗的戚继光也在场。
当然,还有那位天杀的却又能让我们每日都肉食管饱的严侍郎也在。
昨日我以为是这两位京营里的大魔王,又要整出什么新花样开始折腾我们。
想到这三个月在营中的经历,我觉得像是做了一场噩梦一样。
不过戚将军人倒是不错,每日操练的比我们还要狠,就是那位严侍郎虽然也与我们一同操练,但总是偷奸耍滑,别人看不出来,可我何五郎却看得明明白白。
但严侍郎却是个有本事的,光是每日供应京营数万兵马的肉食,就是个天文数字,但他偏偏就是能弄来。听人说,这位年轻的侍郎,假以时日定然是能入阁为相的。不少人为此还厚着脸,成天凑到严侍郎面前晃悠。
他们也不想想,都是丘八,如何能入了这种贵人的眼。
想的有些多了。
话归正题。
昨日营中并没有如常操练,一辆辆大车从营外驶进营中。
光看那深深的车辙印,就能知道马车上是载着重物的。
当我还好奇,究竟是什么的事情。
那些马车就已经被严侍郎掀开了。
而后这位年轻的贵人,更是当着所有人的面将马车上的一只大木箱子推倒在马车下。
哗啦啦的一片响声。
我看的清清楚楚。
钱!
数不尽的钱!
那一串串的铜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黄橙橙的,就和金子一样让人眼热。
然后严侍郎就开始对我们所有人发话了。
所有马车上都装着铜钱,还是朝廷新铸的用料品相最好的新钱,上面还有皇上老爷的神像。
这可是稀罕物。
而严侍郎更是当众喊话,这些钱都是给我们的。
营中士卒,一人一贯。百户以下、伙长以上,一人三贯。百户以上,一人五贯。
大伙都很开心。
觉得过去三个月的操练,现在看着这些闪闪发光的新钱,似乎也没那么累了。
但我却明白,这应该是大军出征前的开拔银。
朝廷聚集大军,征讨不臣,出征开拔,历来都要发银子,说是开拔银,但在我们看来,这就是买命钱。
但人生在世。
这三个月每晚都来营中教我们认字的那些小先生们说了。
国家,国家。
有国才有家。
我想了很久,觉得小先生们说的很对。
要是大明朝这个国没了,我何五郎的家又岂能保全?
朝廷既然能实实在在给钱,我们就能将命搭上!
更何况严侍郎随后果然也说明白了,朝廷已经册封他为此次征讨大将军,好像还有个大将军名号,叫什么征北大将军。
又是侍郎,也是大将军的大官贵人,还说了,等大伙上了战场,只要砍下敌军的脑袋,一颗脑袋一金。
我不知道一金究竟值多少钱。
但身边的同袍说这是朝廷的新钱法,一金就是十银,就是万钱。
乖乖隆地洞!
这要是真到了战场上,我何五郎砍下十七八个敌军的脑袋,岂不是就暴富了?
不说给自己再娶一个婆娘,就是给家里婆娘置办些饰品,买一套胭脂水粉,然后给老爹买几坛子好酒,给老娘裁几套新衣,再将老大送去村头的书院……
不不不!
听说侍郎大将军在昌平就有一座老大鼻子的书院,得送老大去昌平书院才成!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