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886节

  朱载坖面带笑容,低声询问道:“润物今日所提钱司、金行,加之铸造新币,本宫虽然才短,却也已看出其中几分玄妙,定是利国利民之法。只是不知……”

  太子说话的语气愈发的犹犹豫豫支支吾吾起来。

  高拱、李春芳等人面色也愈发好奇。

  严绍庭躬身颔首:“殿下有何不解之处,臣可尽为殿下解惑。”

  朱载坖却是立马摆了摆手。

  “也不是什么不解的。”

  “本宫只是想知道,若是铸造新币,是否应当先铸样币出来一观?”

  众人顿时一愣。

  严绍庭则是在短暂的呆愣之后,瞬间反应过来。

  他双手兜在一起,隔着衣袍捏着袖中其实早就已经铸造好的金银币,却没有拿出来的意思。

  而是笑着看着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朱载坖。

  “若殿下降谕,臣以为最多三五日功夫便能将样币制造出来。”

  朱载坖立马伸手拍在严绍庭的肩膀上。

  “那就去做吧。”

  “三五日的功夫正正好。”

  “到时候本宫自会召集六部九卿,共商润物今日所提之事。”

  得到了一个明确的能看到自己身像印在金银币上的日期,朱载坖一时间愈发满意。

  带着满足感。

  这位帝国的继承者,步履轻松的走向了殿外。

  严绍庭则是微微低着头,注视着朱载坖的脚步消失在视线里。

  这位太子想要看到自己被印在钱币上的心态,很好理解。

  毕竟对他而言,新朝新气象,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而通过朱载坖的反应,以及能在第一时间说出金行用人可以从书院学子中选拔,也足以证明钱司和金行的设立,基本上已经得到了这位不日新君的肯定和支持。

  只不过文华殿内也可谓是一家欢喜一家愁。

  李春芳便是满心忧虑。

  他自然也看得明白,钱司和金行对朝廷的好处。

  但他更看到,钱司和金行是严绍庭提出来的,金行的用人更是要从昌平书院选。

  那么严家在朝中的力量,就会无形中越来越深厚。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怀揣着心思,李春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文华殿的。

  而走出大殿的高拱,却是刻意走的慢了一些,等着严绍庭跟上后,才开口道:“今日润物所提,老夫到现在想来,也觉得甚为奇妙。”

  严绍庭微微颔首:“元辅厚赞。”

  高拱只是笑着摇了摇头:“这如何能是厚赞,确为妙法而已。只不过,此等改设新增之事,虽然只有两京金行主事人有官身,却也干系重大。润物近日还是要辛苦些,理好一份条陈交给老夫,也好让老夫细细翻阅,明白润物在此事中的良苦用心。”

  身为首辅,高拱此刻说话,可以说很是客气了。

  严绍庭也不会托大,颔首点头:“元辅吩咐,下官自当尽心尽力,这几日便将此事条拟成策,交由元辅审阅。”

  见严绍庭如此说。

  高拱亦是目光深邃的看了他一眼。

  “如此……”

  “便辛苦润物了。”

  …………

  月票月票

第533章 荣耀属于皇帝,权力归于严氏

  嘉靖四十五年。

  腊月辛亥日。

  夜。

  离着嘉靖皇帝驾崩,已经过去了十多天,北京城中的哀伤气氛也渐渐消散,随着年关将至,加之太子明日就要登极即皇帝位,反倒是喜悦热闹的气氛多了些。

  五城兵马司的官兵,以队伍为单位,在夜色中沿着城中各坊之间的街道巡逻。

  街头巷尾,家犬和流浪犬正在争夺着地盘。

  猫儿爬上屋顶,翻过院墙,窜入别家去勾搭那些被饲养的极好的家猫。

  严府巷寂静一片。

  原本往年到了腊月底,严府便要早早的挂上大红灯笼。

  只是今年因为先帝驾崩,红灯笼是不能再挂了,就连春联也不能再贴到门上了。

  皇帝是天下人的君父。

  京师外的寻常百姓或许可以没有这么多的顾虑,但身为当朝太师、昌平伯之家,严府得要严格的遵循着规矩。

  府中。

  年轻的当家夫人早几年就发了话,夜里头仆役们都回屋歇息,不必都等着主家发话伺候。

  只有少数几名男丁,守在前院后宅的紧要位置,防止有贼人翻墙而入。

  伴随着一阵狗叫声。

  后宅里头。

  是当家夫人正在训斥小少爷的责骂声。

  一阵鸡飞狗跳。

  小少爷嗷嗷的哭了几嗓子,这才安稳睡下。

  而在前院书房,却是灯火通明。

  前院管事领着几名侍女守在门外的廊下,地上就放着自带温热火炉的食盒,预备着老太爷叫进。

  而在书房里。

  严嵩正躺在软榻上,身上盖着一张通体雪白的毛毯,严世蕃坐在榻尾,为老爷子敲打着双腿。

  严绍庭则坐在软榻旁的一张木凳子上,面前放着一只小铜炉,上面正烤着橘子和红枣之类的东西。

  至于说严府的老熟人,詹事府右庶子、昌平治安司司正徐渭,则在一旁冲沏着茶水。

  忙活了好一阵后,终于是将茶汤倒出,送了过来。

  严嵩接过茶盏,脸上笑吟吟的看着徐渭:“文长这个时辰都还在府上,不知家中内眷是不是要埋怨老夫了。”

  徐渭笑着回道:“少夫人当初掌眼选的人,性子温和,也知晓大体,定然是不会说什么的。”

  严嵩点了点头,而后侧目看向开始吃已经烤好的橘子的大孙子。

  严绍庭已经吃下好几个烤好的橘子。

  味道更甜,温度也刚刚好。

  见老爷子看过来,他便顺手将刚剥好的一个橘子递到老爷子面前。

  “这烤好的橘子,更甜不说,也少了火气,您尝尝?”

  严嵩却是连连摇头:“入夜不食。”

  严绍庭嗯了声,便收回手,顺势将橘子塞进自己的嘴里。

  严嵩却开口问道:“今天你去宫中,奏议钱司、金行的事情,应当再去信江南,和张居正他们说明白。”

  今天严绍庭从宫里回来后,便将自己做的事情给说清楚了。

  此刻老爷子再提这事。

  显然是有用意的。

  也不等严绍庭询问。

  严嵩便继续说:“你们要推新政,要做新法,那么钱粮必然会是诸多新政新法重中之重,将会是首要之务。抓住了钱粮,也就能抓住新政走向。老夫也清楚,张居正有不少想法,既然他如今留在江南,京中就得要与他做到互通有无。”

  严绍庭颔首点头。

  老爷子到底是成精了的人,在朝几十年,眼界就是比寻常人看得更深。

  抓住钱粮,便能抓住新政。

  这话可不是一般人能说得出来。

  严绍庭笑着说道:“之前在南京的时候,张居正想要推行一条鞭法,也就是桂萼公当年提出来的那个法子,还要并田赋、丁税等折银征收。”

首节 上一节 886/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5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