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884节

  而他也选择了闭上嘴,默默的等待着在场众人的反应。

  因为大明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正式的货币和法度,就导致很多士绅大户可以不通过贸易的方式,就能单纯依靠金银去掠夺百姓的财富。

  而他今天提的,其实就是赋予金银以真正货币的价值。

  如此一来,地方上那些士绅大户,就只能通过货物价格去做文章,而不能再直接暴力的通过金银铜的比价去鱼肉黎庶了。

  即便是地方上会出现乱子,也只能是具象在几个商品货物上。

  按照严绍庭对这些人的了解,必然会选择在粮食、食盐这等日用品上做手脚。但只要他们选择如此去做,到时候可就有他们受的了。

  “这……似乎是个不错的法子……”

  半响的功夫后,朱载坖也渐渐品出了些道理,抬头看向高拱等人。

  高拱则是眉头微皱,虽然不愿意承认。

  但他心里却知道,严绍庭的这个法子是对的。

  原本虽然天下官民可以使用金银,但朝廷从来没有让其成为钱钞,也从来没有具体的管理措施。

  现在若是能将金银和铜钱一样管理起来,对朝廷而言,好处自然是不可估计的。

  眼看着众人脸色都已经有了变化。

  严绍庭便继续顺水推舟的说道:“我朝改立钱司,收金银与铜等为钱钞,自然要铸造新币。可仿西方欧逻巴诸国,于金银币上铸印我朝皇帝陛下之身像,促金银铜钱钞流通,禁防大户人家囤积、陪葬金银。”

  说起来。

  其实中原历朝历代,至少在中央朝廷层面,是一直禁止民间以金银厚葬的。

  只不过民间却又历来有着死者为大,丧事最重的说法。

  当严绍庭一说完。

  朱载坖等人亦是眼前一亮。

  一旦朝廷新铸的金银铜钱上印了皇帝的身像,地方上的大户和百姓谁还敢将这些东西拿去陪葬?

  就连私自融了也是不敢的。

  一旦被发现。

  那就可以给你定一个欺君罔上的大逆之罪。

  还要问你一句,你是不是在用皇帝给你家死的人陪葬啊?

  然而还是李春芳。

  李阁老当即立马开口反问:“我皇陛下何等威严,如何能印于钱币之上,每日流于亿兆黎庶之手?此举,岂不是亦有亵渎我皇之意?”

  原本对严绍庭所提的这一条,能防止民间陪葬,而感到新奇的朱载坖、高拱等人,闻言之后便立马将审视的目光投向严绍庭。

  严绍庭却不慌不忙。

  他神色从容的,回想了一下严世蕃的过往言行。

  而后。

  他发动了应该算是老严家独属的诡辩技能。

  “殿下,诸位阁老。”

  “将我朝皇帝陛下身像印于金银铜币之上,所有冲撞我皇之意。但换而言之,钱者,人皆向往之,人皆佛前暗许之。若因我朝皇帝陛下身像于金银铜币,我朝亿兆黎庶,无论官民,皆多逐利,岂非亦是供奉我朝将身像印于金银铜币之上皇帝陛下?”

  “所谓人无不爱财,百姓执手金银铜币,皆爱之,亦乎于爱皇帝陛下。”

  当严绍庭诡辩结束。

  李春芳便脸色呆愣。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严绍庭竟然能如此厚颜无耻的说出这样的理由和解释!

  李阁老就想不通了。

  严绍庭是怎么做到,将爱财和爱皇帝陛下之间,划上了一个等号。

  爱财就是爱皇帝陛下?

  太不要脸了!

  袁炜却在一旁点着头道:“钱为财,财生官,财官相生,这可是极好的命理之说。非是大气运者不可受之,而我朝皇帝陛下,则皆为天子,气运昌隆,印于金银铜币之上,受财官相生,自当富贵双全、好运连连。”

  有时候严绍庭就佩服像袁炜这样的人。

  不论什么事情,到了他们嘴里,都能说出个道道来,还让人没办法轻易反驳。

  自己还属于是诡辩的级别。

  人家袁阁老就直接给上升到了命理之说上去了。

  原本可能会被视为是皇帝陛下受到亵渎的事情。

  现在就彻底成了皇帝气运昌盛之说。

  冲着袁炜眨了眨眼睛。

  严绍庭在心里暗自为对方竖起了大拇指。

  而他也在整理着,自己想要改立大明钱司以及金银铜行的后续解释。

  再看李春芳。

  当袁炜说出财官相生的命理之说后,这位李阁老就彻底熄火了。

  朱载坖更是已经开始幻想着,自己的身像被印在新铸的金银铜币上,受天下人供奉,自己好运连连、福寿安康的景象了。

  毕竟。

  自己明天可就要登极,即皇帝位了。

  那金银铜币上,自然就是自己的身像了!

  即将升任大明皇帝陛下一职的朱载坖,当即目光火热的看向严绍庭。

  “润物。”

  “今日你已说了钱司和新币,这些法子……本宫觉得都甚好。”

  “快快再与本宫还有阁老们,说一说你那金银铜行还有金银铜票的事情。”

  太子殿下语气急切。

  心里甚至已经开始主动的举一反三了起来。

  既然金银铜币上可以印自己的身像。

  那么,难道这金银铜票上就不能印了吗?

  一样是可以的嘛!

  …………

  月票月票

第532章 领先世界一百年的金行

  一想到自己的身像会被印在所有的钱币和钱票上。

  然后随着天下人的事情,流入千家万户。

  朱载坖心里便是一阵火热。

  至于什么皇帝威严会被亵渎的小问题,已经不在他的考虑之中。

  毕竟与之相比的可是自己被天下人知晓,天下黎庶都能知道他们的皇帝长什么样子。

  随之朱载坖就想到,凡新君即位内廷和礼部似乎都会为新君画一张衮冕服像。

  这岂不是赶巧了!

  正好就可以用自己即位后第一张衮冕服画像做钱币钱票的身像不就好了。

  甚至于。

  在昌平书院待过几年,思维被无形中开拓了很多的朱载坖,更是已经畅想了起来。

  那些新铸的钱币和钱票上,不光要有自己的身像,还得要清清楚楚的写着自己的年号。

  如此一来,自己不用花费任何功夫,就能让天下人知晓,就能以此深入人心。

  帝王之名,轻易便可取得。

  于是乎。

  朱载坖便愈发的热切起来。

  心中也基本对改立大明钱司的事情倾向于赞同。

  而高拱却是皱眉道:“朝廷改立钱司,铸造新币,将金银并入钱币之类,归于朝廷管辖,确为妥当之举。可新币铸造印以我朝皇帝陛下身像,而若将来新君即位,岂不是就要再铸新币,如此又会多一份火耗。”

  现在。

  高拱这位首辅已经开始思考铸造金银币的问题了。

  而他也忽略了,自己是不是应该支持改立钱司这件事。

首节 上一节 884/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