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878节

  “成了!”

  立即。

  周围一阵脚步声围绕上去。

  严绍庭瞪大双眼,瞧着被匠人从车床上敲起来的那几枚造型精致复杂的金币。

  背面,依旧是‘大明金宝’四个大篆字样,下方还有一行小一些的‘嘉靖四十五年制’字样。

  而在正面,这一次不再是光板一片。

  而是清晰的有着嘉靖皇帝的半身像浮雕,匠人们制造的钱范模板技艺十分精湛,所以即便是半身像也栩栩如生。

  “就按照这个标准,再将银币也做出来。”

  “另外还要有以太子半身像的金银币,也一起做好。”

  严绍庭立马吩咐了起来,随后就带着众人走到一旁的屋子里歇息。

  昌平锻造厂的匠人们,早已准备好了相应的钱范模板。

  这个时候只需要放料,然后压铸成型即可。

  从头到尾,也不过是半个时辰的功夫。

  严绍庭便已经是在今天这个短暂的空隙,返回昌平将属于大明的金银币制造完成。

  然后便带着制造好的金银币,又立即往京城赶回。

  翌日。

  嘉靖四十五年腊月二十四日。

  太子朱载坖即皇帝位的前一天。

  宫里宫外都显得无比的忙碌。

  一来是大行皇帝的丧事尚未完成,二来便是太子明日便要登极称帝,即皇帝位,成为大明新君。

  文华殿内。

  朱载坖一早从东宫起来后,便是先去了奉先殿祭拜大行皇帝,而后就一直待在这文华殿内。

  此刻。

  在朱载坖面前,只有以高拱为首的内阁辅臣袁炜、李春芳、赵贞吉三人。

  “殿下,如今京中文武百官,俱已按照规矩上了辞疏。臣已经命人清点过,并无遗漏。”

  高拱手里捧着一份题本,默默的念着上面做好的记录。

  京中文武百官俱上辞疏,这还是大行皇帝驾崩的第二天,因为严家四代人一同上辞疏引发的事情。

  朱载坖抬头看向高拱,心中暗带满意的点了点头,可嘴上却是说道:“不过都是不成文的规矩罢了,走一个过场而已。这些人的辞疏,就有劳高师傅送到乾清宫吧。”

  太子随口的说着话。

  可在场几人却是齐齐的心中一震。

  您不是说就是一个过场吗?

  怎么现在又要将这些辞疏送去乾清宫了。

  是不知道,等明天太子即位后,就可以从东宫搬去乾清宫居住了。

  朱载坖却仿佛完全不懂一样,笑着说道:“既然是要留中不发,自当是要将这些辞疏留在御前,本宫并无旁意……”

  说完后,朱载坖淡淡的扫了在场众人一眼。

  高拱等人也没再抓着这个问题继续讨论下来。

  反正太子那点小心思谁都清楚,现在首要事情就是让太子安安稳稳的即位。

  高拱又说道:“遗诏前番已由严太师重新草拟,昭告天下。而大行皇帝生前另有遗谕,让臣等推举大臣入阁。前些日子朝中繁杂,臣等未能来得及顾全此事。而明日便是太子即位,登极称帝,为我大明皇帝陛下,臣职所在,先将阁议人选禀奏殿下。”

  朱载坖眉头一挑。

  内阁选拔新人,一直放到今日,就是为了让自己在新朝以新君的身份收拢一批人心。

  现在也该知道内阁给出的名单上都有什么人了。

  朱载坖的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笑容:“不知内阁准备了哪些人选?”

  高拱侧目看了袁炜三人一眼,而后颔首低头道:“臣等合议,吏部尚书郭朴、礼部尚书高仪、兵部尚书胡宗宪、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四人,才能、经历、为人,皆上品,可选拔入阁。”

  朱载坖眉头不由一挑。

  而高拱代表内阁,给出的这份入阁人选名单中,也果然是没有同为兵部尚书的杨博在。

  朱载坖微微沉吟,似乎是在琢磨着这四个人的过往经历,而后长长的嗯了声:“按照规矩,此四人名单是不是还要交九卿廷议?”

  高拱回答:“是如此,届时会由内阁召集九卿官员,一同廷议,从此四人中选出一二人入阁。”

  说是一二人,其实也不过是摆明了的事情。

  胡宗宪入阁的事情,那是先帝在世时就定下来的,如今先帝虽然已经死了,可东南的倭患也确实平定了。

  另一个,那必然就是在前不久刚被高拱运作到礼部尚书位子上的高仪了。

  郭朴和欧阳必进纯属是陪跑。

  而杨博则因为高拱要在用晋人的同时,压制晋人在朝中进一步发展,直接就没有他的名字出现在入阁人选名单上。

  朱载坖却是忽然盯上了高拱:“廷议定在何时?是否要提前传谕朝廷?”

  高拱立马说道:“廷议自当是要在殿下即位之后,不过此事并不紧要,待到了日子提前传谕即可。”

  朱载坖点点头,又说道:“不过总之是内阁再添人的事情,说起来也是好事,这廷议的日子倒是可以选在年前办好,如此等过了年,新阁员也就能直接入阁办事了。”

  高拱觉得这时间定的倒也无妨,只要不提前被杨博知道了,等一切都做成了,自己就能压着晋地晋人为自己所用。

  不过袁炜却在一旁出声说道:“殿下,说来近日京中却也有些风声,隐隐是有事要发生。”

  朱载坖立马来了兴趣,转头看向袁炜:“京中要发生何事?袁阁老不妨说说。”

  袁炜却是侧目看向高拱。

  高拱在这边摇头,清冷的低声一哼:“启禀殿下,不过是有一些个外商,近来在京中说他们的营生愈发的不好做,说是我朝在欺负他们,看上了他们的财产。”

  朱载坖立马瞪大双眼,面露茫然:“这又是为何?我朝如今也已开海,许他们自由往来与我朝贸易,何来我朝欺负他们了?本宫若是没记错的话,如今朝廷不少财税进项,还是靠这些外商做成的吧。”

  袁炜在旁立马附和道:“殿下英明,如今朝中专卖去海外的丝绸,每年就能从这些外商手上,弄回来不下千万的钱货。除开这个大头,市舶司和税兵衙门每年也能在开海与外商贸易一事上,赚下数百万的税银。”

  一千多万的税赋收入。

  这一点放在哪里,都不能让人无视。

  朱载坖立马看向高拱:“高师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若是这些外商当真闹起来了,恐怕是要波及我朝与外商往来贸易,最终可能是要影响到朝廷既有的税银进项吧。”

  高拱也是被这件近几日才冒出来的事情给弄得一头雾水。

  此刻嗣君询问,摆出来的态度就极为担心。

  高拱只能是如实回答:“殿下放心,臣已经让户部和顺天府去召集在京的外商之人,以示安抚人心。”

  朱载坖却是皱眉摇头道:“可他们究竟是因为什么不满呢?”

  “殿下……是因为他们觉得在我朝买卖东西,用的宝钞和银子,太过吃亏了……”

  当高拱还在犹豫该如何解释的时候,赵贞吉已经在旁小声附和解释了一句。

  朱载坖却愈发的不懂了,满脸疑惑。

  “这个……”

  “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

  高拱轻咳一声,如同太子一样,他对这件事也没有弄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

  高拱沉声道:“臣觉得,可能是这些外商觉得,我朝钱钞比价不稳,所以他们与我朝做买卖的时候,账目算的不清。”

  “钱钞比价?”朱载坖低声念叨着,然后立马追问道:“高师傅,几位阁老,那个……那个与我朝做着丝绸买卖的,叫……”

  袁炜低头说道:“殿下,是欧逻巴诸国之西班牙外商柏富贵。”

  朱载坖立马看向袁炜:“对对对,就是袁阁老说的这个柏富贵。本宫知道,朝廷那每年千万利益的丝绸生意,就是和他还有背后一帮外商做成的。如今京中的事情,可波及到他们了?”

  一时间闹不明白、算不清这笔经济账的朱载坖,只能是先选择询问朝廷对外贸易的大头上,现在有没有出问题。

  随后。

  朱载坖又探头在殿内看了一圈。

  “严绍庭呢?”

  “朝廷里说来说去,他在经济一道上的能力,先帝在世时就满朝皆知。”

  “怎么本宫这两日都没有见到他了?”

  似乎是随口说出的一样。

  当高拱等人看着朱载坖在念叨起了严绍庭。

  而朱载坖嘴里却又说道:“若不是真的太过年轻,这一次就让他一并入阁才好,也省得遇到事情了找不到人……”

  这话一出,在场四人哪怕是与严家亲近一些的袁炜和赵贞吉两人,也有些绷不住。

  而就在此时。

首节 上一节 878/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