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858节
见朱载坖如此。
严绍庭只能是小心回答:“臣以为……原先在王府潜邸做过一段事,后来又去了东南的谭纶谭子理先生,可为东南诸官缺之一。”
严绍庭可不敢真将朱载坖说的让自己推举东南官缺的事情当真。
看似是让自己举荐官员,像是要将东南用人的权力给自己和严家。
可天下哪里有免费的午餐。
尤其是一个即将登极称帝的嗣君。
那定然是满腔抱负,想要有一番新作为。
果然。
当严绍庭说出谭纶的名字后,朱载坖眼里亮光一闪而过,只是很快就收敛了起来。
“那润物以为,子理可担何位?”
一个润物。
一个子理。
都是表字。
严绍庭哪里还不懂,当即回道:“子理先生在嘉靖四十二年就受任福建巡抚,去年转任四川巡抚,文治卓著,又熟悉兵事。臣以为,子理先生之才,可担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而如今东南诸事用急,可再兼应天巡抚,待东南局势稳定,自可另选贤能二人,任浙江巡抚、应天巡抚。”
朱载坖目光幽幽。
“如此一来,东南半壁可就都要落在他谭纶一人之肩了。”
严绍庭笑了笑:“能者多劳,如今正是国家用人之际,子理先生又是王府潜邸老人,其品性自然无缺,又与殿下相熟,用之也能放心。只是要辛苦子理先生,操劳起这东南半壁了。”
朱载坖嗯了声,似乎是认同了严绍庭这个说法。
他淡淡开口:“如此,也只能辛苦他了。”
严绍庭笑而不语,默默低头。
其实说了这么多,都抵不住一个王府潜邸老人六个字。
东南各省,尤其是浙直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浙直这么多年一直都是朝廷赋税重地,加之现在江南已经开始在清查田亩,清退隐田,还之于民。
对于朱载坖而言,用自己信得过的人,远比旁的因素更重要。
京师。
东南。
如今都已经安排好了。
朱载坖这才重新看向寝宫外。
“想来太师和内阁,还有几位国公爷,都等的久了。”
“润物与我一同去见见他们吧。”
说罢,朱载坖便牵着儿子走向寝宫外。
严绍庭无有不从,跟随在其身后。
只是望着朱载坖的背影,他心中却在琢磨着,这位嗣君,登极之后究竟又能保持现在这份心志到几时?
不过总而言之,现在这位嗣君想要掌控朝局,想要有一番作为,自己也不好更不能胡乱阻止。
当下……
且由着吧。
到了寝宫外。
高拱等人果然还等候在此。
见到嗣君出来。
众人连忙躬身上前。
“臣等参见殿下。”
朱载坖站在陛阶上,稍稍停顿了一下,而后面露笑容,方才重新提起脚步走到下面。
他从严嵩开始,一个个将在场的人托伏起来。
此般行为,礼节可谓厚重。
众人神色莫名。
朱载坖说道:“如今父皇宾天,国事沉重如万钧,本宫性弱而才短,往后还要仰仗诸位多多担待,将这大明江山社稷扛起来。”
作为首辅。
高拱开口道:“殿下乃千金之躯,不日便要登极,殿下历来仁厚,臣等受命于先帝,辅佐殿下,乃是应有之意,更是臣等应尽之本分,莫敢受殿下如此言重。”
朱载坖微微一笑,转而走到严嵩面前,开口道:“本宫先前受父皇钦点,习于书院,如今此般时局,恐书院之事便要落下。国家强盛之本,在教在育,本宫虽不舍离书院而远,却有宗祧之继。太师虽已离朝,却仍是我朝肱骨重臣,本宫不情之请,还望太师能接下书院的担子,为朝堂培育英才,继往开来。”
严嵩颔首:“殿下厚爱,老臣虽已年高,然殿下有所托,老臣这把老骨头自当为国效力。”
不过是担着书院的事情罢了,挂个山长的名头,说到底书院真正的工作还是教学,这一头自然有书院里那些先生们去做。
倒是太子在这个时候着重提到书院,现在是另有打算。
但是想来也算是清楚的。
嗣君在做裕王的时候,就在书院待了几年,如今这般言行,俨然是将书院当成了自己夹带里的东西。那么书院出来的学生,假以时日科举入仕,便天然是站在新君一方的。
这个跟脚,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
高拱等人对此也无异议。
虽然当下朝廷没有明令旨意,但昌平书院却已经是不争的半官方半民间的存在了。
但朱载坖紧接着又说道:“先前本宫与润物说话,谈及他此次奉父皇密诏回京,江南的差事却还没交接,本宫便让他举荐几人,看看能否接下如今东南的差事。润物提及了谭纶谭子理,本宫倒是觉得也不错。但按照规矩,还是要内阁和吏部议一议,看看这个谭子理,能够担下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应天巡抚的差事?”
严绍庭顿时一愣。
严嵩亦是侧目扫了一眼怪孙儿。
高拱眉头微皱,李春芳则是目光不善的看向了严绍庭。
高拱皱眉的原因,是因为东南如此重担,嗣君竟然没有和自己商议,反倒是先前和严绍庭单独议论之后,就这么定下来了。
别看太子说的是内阁和吏部再议一议,可谭子理出任浙直总督兼浙江、应天两地巡抚的话都说出口了,内阁还有什么可议的?
至于李春芳。
自然是因为朝廷新旧交替,他在忧愁烦恼朝堂新格局的事情。
现在严家已经在朝中权势鼎盛。
他和下面的部分人,似乎已经渐渐成了不适用的旧人了。
这份危机感,扑面而来,怎能让他不担心紧张。
就在高拱烦心嗣君偏重严家,李春芳担忧朝堂新旧之争。
内阁次辅袁炜却是率先开口:“谭子理这个人,微臣是知晓的,可谓文武全才,如今东南正是用人之际,他亦有过任职东南的经历,可堪重用。说起来,原本赵阁老在东南,应当也是与他有过往来的。”
袁炜在抢先肯定了太子的提议之后,又将话头递给了赵贞吉。
赵贞吉会意,立马说道:“臣任应天巡抚之时,谭子理在浙江,多闻他治民有方,熟稔兵事。臣升浙直总督、浙江巡抚,谭子理在福建,亦是诸事操办得体。如今朝堂新政,东南紧要,而谭子理又是王府潜邸之人,出任地方有为,用之可行。”
已经有了两位内阁中人肯定。
高拱亦知赵贞吉说的王府潜邸之人的含金量。
他只能是暂时放下嗣君没有与自己商议这件事的念头,言简意赅道:“臣附议,谭子理可用。”
朱载坖嗯了声:“既然阁老们都觉得谭子理不错,那就让他去东南吧。不过规矩却不能废,本宫也不能这般做。这件事,还是内阁去办吧,如此却是要辛苦高师傅了。”
终于。
朱载坖的视线重新回到高拱身上,同样也是开口喊了声高师傅。
如此。
高拱总算是心中缓和了些,点点头,躬身颔首:“微臣职责所在,还请殿下放心。”
朱载坖会心一笑,而后面色平静:“既如此,今日父皇初驭宾天,诸多丧仪,诸位还请自去操忙吧。”
这是没有事情再要说的意思了。
高拱等人也不愿再在此地多留,纷纷躬身告退。
严绍庭告了一声退,便上前搀扶着自家老爷子,带着儿子落在众人后面,往宫外走去。
从乾清宫重新走回到皇极门外。
地上的脑袋和尸骸,已经被内官清理干净。
只是冲洗地面的时候,那些血渍依旧溅的到处都是,地上的积雪还残存着一抹抹殷红,在无声的告诉着人们,先前不久这里发生了什么。
跨过内五龙桥。
高拱等人往内阁去。
严绍庭则是陪着老爷子一路走出皇城大内。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