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852节

  在记忆中,老道长似乎却确实如他说的那样,一直在纵容自己。

  “朕也年轻过。”

  “朕也有过如你这般大时的满腔抱负,朕是那个从安陆来的年轻人,何尝不想改变国家?”

  “朕也知晓……咳咳……朕这辈子有过英明,也有过昏庸,做了些好事,也做了很多错事。”

  “严绍庭。”

  严绍庭颔首低头:“臣在。”

  “你说……朕是个好皇帝吗?”

  嘉靖的脚步似乎是更慢了一些,侧目看向严绍庭。

  然而严绍庭却是不知该如何开口。

  嘉靖反倒是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朕明白,朕也不会怪你。反倒是希望你能继续保持当下这颗心,好好的继续去做你认为对的事情。”

  两人已经走到了皇极殿前那又高又长的陛阶前。

  嘉靖抓着严绍庭走在前头,严绍庭则只能跟在后面。

  嘉靖抬着头:“朕觉得,朕这辈子可以分成三段,开始当皇帝时朕是英明的,是个好皇帝。后来,朕怕了……所以朕变得昏庸了起来。不过……”

  “现在!”

  “朕到底还是能称得上一个英明皇帝了吧?”

  阶梯,在两人脚下不断的向后倒退着。

  嘉靖笑得很是开心:“朕今天最后当了一回恶人,是为了太子,也是为了世子,更是为了你们这些心向国家,志向革新富强国家的人。如你严绍庭,如张居正,如海瑞。”

  “朕之前和太子说过,往后国家是要靠你们这些人,而不是他,想来依着他那个性子还是愿意听,等朕死了也愿意这么做的。”

  “所以……你们不用担心,也不要太过苛待了他。”

  “他性子软,耳根子也软,所以难免可能会被奸人蛊惑带歪,所以朕今天要杀一批,罢一批,贬一批,下狱一批,恩威并用,等他即位了,到时候局面可就比朕当初从安陆来这里的时候,要好上很多很多了。”

  嘉靖做的很慢,说的也很慢。

  可说了这么多,走了这么多。

  两人也终于是走完了那似乎是走不完的台阶,站在了皇极殿前。

  严绍庭默默的回头看了一眼。

  吕芳正站在陛阶中间位置,抬头看着自己和老道长。

  而在陛阶下,整个皇极殿广场上,已经站满了大明朝的文武大臣。

  嘉靖的声音也在这个时候传入他的耳中。

  “此处……”

  “风景如何?”

  严绍庭心头一震,再回头,只见嘉靖正目光深邃的盯着自己。

  而嘉靖也终于是松开了他的手。

  严绍庭赶忙躬身弯腰:“臣……觉得皇上是英明之君,太子也必然会是仁君。”

  嘉靖嘴角微微一扬,笑了几下,伸手在严绍庭的肩膀上拍了拍。

  “知道朕为何会这般看重你,并毫不保留的重用你吗?”

  严绍庭不敢抬头。

  而嘉靖则是幽幽道:“因为你聪明,足够的聪明,从来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严绍庭愈发的将头低下。

  即便此刻大雪纷飞,他却后背满是冷汗。

  方才那一句询问,简直就是送命题。

  自己要是答的不好,今天可能就要被老道长给一起带走了。

  他哪里是问自己风景,分明是在试探自己有没有改朝换代的心思。

  见严绍庭不说话,嘉靖也只是继续笑着。

  他又拍了拍严绍庭的肩膀。

  “记住从这里看过去的样子,记牢了。”

  “往后,大明这江山社稷,终究是要靠你们辅佐的。”

  严绍庭沉声开口:“微臣谨遵圣谕!”

  嘉靖这才重新抓住严绍庭的手腕,带着他继续向皇极殿内走去:“这一次新政来的太晚,却也不算迟来。朕下的那三道旨意,度田、清军、造册,你们要留意些。朕今天只能帮你们清理京中的宵小,可外头呢?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地方上那些人当真会心甘情愿吗?”

  “朕觉得不会。”

  “朕觉得他们定然是会有图谋,想要颠覆新政的。”

  “所以,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两人此刻已经走到了皇极殿大殿门前。

  严绍庭深吸了一口气:“唯我皇今日手腕,恩威并用,杀伐果断,宽仁有加。”

  嘉靖嗯了声,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便是如此,便是如此了。”

  “朕驾崩,到时候朝局更迭,新帝即位,你得看顾好京师,使其无虞,和顾寰确保京畿稳定,如此便能从容应对不测。”

  严绍庭低着头,任由老道长将自己抓着拉入皇极殿内。

  “臣明白。”

  嘉靖点点头:“还有宣府大同那边,今年你回来前刚出了事,俺答那老贼的儿子辛爱黄台吉带着十万兵马,南下叩边,转而又跑到了河套驻扎。”

  此刻,嘉靖目光闪烁。

  泛着莫名的神色。

  他冷声道:“蒙古实为我朝隐患,关外也暗流涌动。国中稳定下来,就得要早早的铲除关外所有隐患。原本朕希望等明年,派人去九边巡察一遍,顺势将清军的事情做完,但如今看来朕是等不到了。”

  严绍庭赶忙说道:“皇上定能福寿安康,长命百岁。”

  嘉靖却只是哼哼了一声,转而说道:“等朕死了,你们忙完太子即位的事情,大抵已经开春,到时候你亲自去九边走一趟,兵马钱粮你只管找新君要,他定然会同意的。到时候若是有机会……”

  严绍庭询问:“皇上要臣做什么?”

  “收复河套,永驻兵马,迁徙百姓!”

  嘉靖目光坚定的看向严绍庭。

  严绍庭心头震动,却立即回答:“臣定不负皇上期许,收复河套,永为我大明疆土!”

  嘉靖满意的笑着点头:“朕相信你能办到,是因为河套不收,则九边不能彻底稳固,而收河套,你们也就能有地方饲养战马,届时骑兵出关,扫清关外草场。”

  严绍庭心神凝重。

  他没想到已经是这个时候,老道长竟然还在想着边关的事情。

  或许。

  这才是真正的老道长?

  那个在四十五年前一步步从安陆走进北京城的少年?

  两人此刻已经站在殿内。

  嘉靖抬头看向那高高在上的御座龙椅,脸上露出一抹讥讽。

  “这就是大明的皇帝宝座。”

  “扶着朕上去。”

  严绍庭有些犹豫,因为吕芳已经站在了殿门口,太子朱载坖和世子朱翊钧,还有内阁、六部、诸公侯爷都站在了殿门处。

  但嘉靖却是手上用力,将他拉着往那上方的御座走去。

  严绍庭也只能搀扶着,小心仔细老道长的步伐。

  等到他二人走到最上方,嘉靖却停下了脚步,只是看着面前的龙椅。

  “严绍庭。”

  嘉靖的声音变小了一些,气息也愈发虚弱起来。

  严绍庭低头颔首:“臣在。”

  “朕觉得时间已经不多了……”

  嘉靖的语气中,开始出现不舍。

  “你说……大明当真能革新富强,能国祚万年吗?”

  “或许你也不知道。”

  他摇了摇头,完全就是在自问自答。

  而后,嘉靖终于是迈着步子,走到了御座前,伸手轻轻的抚摸着御桌、御座。

首节 上一节 852/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