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774节
户部衙门里,几名官员聚在一起,显得很是无所事事。
要是在过去,北直隶发生这样的雪灾,他们户部定然是忙的晕头转向。可现在户部大仓充实,反倒是他们这些户部的官员最是清闲。
左右无非就是整理好库房账目,开出批文,让北直隶和顺天府的衙门派人将东西取走即可。
“不知道,但今天都察院和大理寺那边还没有动静,就连刑部似乎也没有什么声音传出来。”
“连刑部都没有动静?那可就真是奇怪了……”
几人脸上露出好奇和疑惑。
要是按照以往,海瑞上疏必然就是针对北直隶的某个官员发起的弹劾,并且他每一次都会有确凿的证据。
然后刑部就会立马行动起来,强拉着都察院和大理寺就派人将被海瑞弹劾的官员缉拿归案。
光是因为海瑞奉召回京这几个月,三法司衙门今年的业绩要求都已经超标准完成了。
最为过分的还是刑部衙门那边,如今以左侍郎身份管着刑部差事的严世蕃,更是公开喊话,等今年朝廷年终会议结束,刑部就要从自家的小金库里掏钱给所有人发年底红包。
各部司衙门本来就各有一本账目和小金库的。
但谁要是真敢这样公器私用,那必然会被扣上一个邀买人心的罪名。
当然,对于刑部放出来的话,朝廷里也不是没人上疏弹劾。但事情到了内阁也就没了动静。
转天,内阁那边也传出了话。
今年在文渊阁当差做事的各种中书舍人、侍中学士等等,年底也会有一份文渊阁小金库开出的红包。
这玩意瞬间就变成公开合法化的事情了。
一时间再没人上疏弹劾这等事情,转而一个个去找自家本部司衙门的老大,希望也能有个年底红包。
当然这件事结束后,内阁尤其是大明朝公忠体国、尊上爱下的首辅严阁老,也是立马收获了一大波的追捧。
好官!
好人!
这才是大明朝该有的首辅模样!
转头到了西苑万寿宫。
西苑这头倒是向来清净,只要没有臣子过来廷议,那自然就是北京城里最静雅的地方了。
初冬大雪。
司礼监已经早早就安排好每日的人手,在西苑各处清除积雪,避免各处宫殿屋舍被大雪压塌。
万寿宫的门窗亦如去年,在这场雪到来的时候就紧紧闭合上。
远远的看过去,只见在角落里有连通殿内的铜管,正在向着外面排放着淡淡的烟雾。
殿内。
嘉靖皇帝依旧是那一身道袍打扮,但明显如今这一身道袍要厚实了不少,鼓鼓囊囊的,若是再仔细一些就能发现,这道袍似乎还是出自昌平纺织厂。
皇帝由吕芳伺候着,站在虚开的殿门后。
在外面,一行脚印蔓延向宫外。
那是今早才入宫的李时珍走时留下的脚印。
黄锦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药,到了皇帝身后。
“主子爷,李神医留下的药方熬出来的汤药,趁热进吧。”
嘉靖回头看向憨态可掬的黄锦,佯装做怒的瞪了瞪眼:“朕没病!”
黄锦笑呵呵道:“主子爷自然是没病的,但入冬天寒,这药不过是滋补而已。”
吕芳在一旁瞧着,笑着将碗取来,送到皇帝面前。
嘉靖这才翻着白眼接过药碗,仰头一饮而尽。
“真苦。”
“良药苦口,有李神医在,主子爷定然是能长命百岁的。”
黄锦接回空的碗,笑着附和了一句。
嘉靖却只是呵呵一笑:“只怕朕要是真能活一百岁,就要被不少人暗地里骂了。”
嘴上如此说。
但嘉靖心中还是有些得意。
堂兄英年早逝,孝宗皇帝也是一样,往上数也就只有太祖和成祖二位寿元长一些。
想到这些。
嘉靖不由开口道:“前朝还在朝着弹劾徐阶吗?”
有吕芳在,这事就轮不到黄锦插嘴搭话了,他只顾着端着碗回到殿内。
吕芳则在一旁小声道:“声音还是不小,不过因为这场雪,也没有之前那般汹涌了。”
嘉靖冷哼了声。
“二十多万亩百姓田地被侵占,这事……”
吕芳眉头不由一动,小心翼翼的抬头看向皇帝的侧脸。
嘉靖低声说道:“朕是信有这事的!”
吕芳顿时心中一震。
似乎皇帝要做出某些决断了。
而嘉靖这时候又冷声道:“我大明朝堂堂内阁次辅。遥想四年前,严家不是还散尽家财,给宫里和朝廷送了四百万两银子?这事你难道忘了?”
吕芳当即低头:“奴婢自没有忘,那年严宾客还从海外为朝廷又弄来了三百万两,然后又有了每年那一千万两的丝绸生意。”
嘉靖侧目看了低着头的吕芳一眼:“也不用你提醒,朕自然记着严家这几年的功劳……还有本分。”
吕芳赶忙收敛心神:“圣明无过皇上。”
嘉靖淡淡一笑:“既然首辅家能有这么多钱,那朕的次辅家里也不会少。”
这话就很有意思了。
基本上已经是可以断定,皇帝对近来朝中弹劾徐阶和徐家一事,是保持肯定态度了。
而这么说起来,明明已经是将徐阶开革出内阁,只保留少师官衔,还要坐视满朝弹劾徐阶,就合理了。
吕芳当即小声询问:“奴婢再暗中派人走一趟松江府?”
嘉靖却是当即挥手:“不必了。朝堂之上,如严嵩、徐阶、高拱这些人,又何来只言片语就能轻易抹去的?且看他们这些人,接下来怎么做吧。”
这话又让吕芳犯难迷糊起来了。
皇帝已经断定徐阶和徐家犯事不法,但又不做处理,那朝局该如何走就成了个问号。
可嘉靖却是忽然转口道:“裕王近来在昌平那边如何?这等天寒地冻的日子,世子还在往那边去吗?”
见皇帝问到这些事情,吕芳立马露出笑容。
“书院前些日子做了调整,弄出了不少那什么……分院。裕王爷也一直在忙活这件事情,听说等过完年那边就要彻底开工扩建,将整个夹山都囊括进去。”
“倒是世子爷,听说是被李妃训斥了一顿,近来一直安安分分的待在王府,没再吵着要去昌平了。”
听着吕芳的解释,嘉靖脸上的笑容变得和煦了不少。
他慢悠悠道:“夹山那名字不好听,该换个名字才是……就叫书院山吧,等明年开工扩建的时候,朕写副字送过去。”
吕芳低着头嘴角抽了抽。
书院山这名字也没怎么好听。
倒是皇帝最近这取名的水平,愈发的不讲究了,再也不引经据典。
就和上一次给严阁老家的重孙子,取了个严无忧的名字一样。
絮絮叨叨的。
嘉靖又说:“严鹄呢?这几日怎么没有看到朕这个福将。”
皇帝脑袋转的太快了一些。
吕芳只能是勉力跟上:“大将军带着龙虎军在城外帮着海瑞做事,处置从各处赶来京城的百姓事宜。”
听到回答,嘉靖笑着点点头。
“这孩子倒也是有心了,那个海瑞也是不错,是个做事的人。”
皇帝刚开口说完话没多久。
殿外就有人进入到视线里。
“主子爷!”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海瑞上疏。”
吕芳明显愣了一下,侧目看了皇帝一眼。
这正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前脚才提到还如,这会儿海瑞的奏疏就送过来了。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