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772节

  也自接到京师传回来的消息后,加紧在当地进行名义上的切割地契文书,用各种受徐家压制或已经不存在的人名,来承担那些原本在徐家名下的田产。

  当入冬时。

  北京城已经收到了来自江南士绅大户们有关于对徐家的举告文书。

  旋即。

  仅仅是一夜间,整个朝堂上便忽然涌出了一大批科道言官对徐家和徐阶发起的弹劾。

  风声和动向瞬间改变。

  原本整个京师朝堂,还只有海瑞一人先声弹劾徐阶,也只有他海瑞一个人在北直隶按察使的位子上对着和徐阶以及徐家有关的官员一个个的下手。

  可就是在这一夜间。

  满朝弹劾尽起。

  一时间,徐阶和徐家倒是真的有了风雨欲来山满楼的感觉。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远在江南松江府华亭县,也有一个名叫顾绍的人,眼看着江南士绅大户尽在举告徐家,更有朝中无数官员弹劾徐阶本人,便终于是起了一同举告徐家的念头,随之便带着证据赶赴京师。

  与此同时。

  本就已经感受到江南地界上风声变化的徐家,也是立马就知悉了这等消息。

  当在华亭县的徐家人知晓,这个顾绍竟然是要弹劾徐家在去年诓骗延误转运颜料银事,立马就要派人阻拦。

  更是联系了同在华亭,如今家中当家人正在两淮为官的孙家,希望孙家能在两淮地界上将这顾绍给拦下来。

  当整个江南都因为徐家而变得乱糟糟,京师朝堂也不断的有弹劾徐阶和徐家的奏疏送进内阁和西苑。

  京师。

  在入冬没多久后,便忽然下起了大雪。

  仅仅是一日夜,整个顺天府地界,就已经彻底被大雪封堵。

  而这雪,也如嘉靖四十年初那一场雪一样,好似是要下个不停。

  原本还准备继续缉捕北直隶境内与徐家、徐阶有关联的犯官的海瑞,也不得不暂时停下手上的事情,转而一头钻进了顺天知府衙门,专注起了当下这场大雪。

  …………

  月票月票

第470章 历史出现的偏差

  坐落在京城北侧的顺天府衙。

  衙门口。

  北城兵马司和府衙差役,正在挥汗如雨的奋力清除着街面上已经没过成人小腿的积雪。

  更远处,城中各坊的坊主也带着坊内百姓,积极响应府衙的号令,在坊内坊外的街面上加快速度清理出一条道路来。

  原本这种事情他们是不愿意也不乐意做的。

  可谁让现在的顺天知府老爷是那个叫海瑞的男人呢。

  没见着这位自打上任后,北直隶已经有多少官员被他送进牢狱之中了。

  没人敢得罪忤逆了他。

  和可能被问罪关进府狱中相比,至少现在扛着家伙事出来铲雪,也算是锻炼身体了不是?

  当人们没法做出选择的时候,也就只能对当下进行乐观的解读了。

  “不乐观不成啊……”

  “咱们这位海老爷,那是真的能给你关进牢房里的。”

  “不过听说,南边还有位高老爷,那才是真阎王……”

  几名灵椿坊和崇教坊在安定门大街上铲雪的坊丁,边忙活着边小声说着话。

  高翰文在江南将那些士绅大户杀了不少的事情,早就已经传到京师了。就连朝中也有不少人开始对高翰文的做法有所诽议,若不是当下朝堂大势是群起弹劾徐阶,只怕这时候高翰文这位真阎王也要吃下不少弹劾奏章。

  坊丁们铲着雪,不时看向府衙方向。

  “你们说,这位都已经站在府衙前多久了。”

  “难道是怕我们偷懒耍滑?”

  有人顶着满头的汗水:“这位就算不在,又有谁敢偷懒?我看是在担心这场雪什么时候才能停。”

  “哎,天可怜见的,咱们在城里还能有个温饱,也不知道城外的人现在日子怎么样了。”

  “铲雪吧,莫要误了府衙的吩咐。”

  坊丁们结束了讨论,再一次加快速度,只求能快一些将分担到的道路打通,如此也能早些回家烤火取暖,搂着家中婆娘睡大觉。

  而在顺天府衙前。

  自晌午看完了当下顺天府周遭的讯息,定下几桩要办的事情后,海瑞连午饭也没吃,就带着四护卫站在府衙门口。

  初时。

  府衙的官吏以为这位新任府老爷是在观雪。

  可一观就是个把时辰,那显然就不是在观雪了。

  海瑞就站在府衙门口不说话,府衙里的官吏们也就不敢上前过问太多。

  所幸。

  如今顺天府的官吏们,都是张居正在任上的时候有过整顿的,倒也不会出些什么旁的杂七杂八的事情。

  陪着海瑞站在府衙前的四护卫,默默的看了一眼又开始飘起雪花的灰蒙蒙的天空,随后又看向始终不说话,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海瑞,四人对视了一眼。

  “府尊……天寒,久在屋外,恐会受凉。”

  四人一番犹豫,还是小声的提醒劝说了句。

  海瑞终于是在听到响声后,动了一下,他微微张嘴吐出一口热气,到了外面就变成了一团白雾。

  “城中尚有官府出力,清除积雪,清理屋顶,不至于雪压屋倒。可城外百姓又当如何?此等骤来风雪,百姓家中定然是无有柴火炊米,又能否抗的过去?”

  海瑞忧心忡忡,而这也是让他不得不停下继续追查北直隶徐阶一系犯官的原因。

  和那些随时都能查办缉拿的北直隶犯官相比,如今京畿这场大雪才是最要命的事情。

  一旦风雪不停,那么城里城外的积雪就会越来越多,百姓就越发的难熬。

  还不知会有几人冻死,又有几人饿死。

  当海瑞还在忧心之下黎庶百姓的时候。

  府衙前头。

  只见顺天府同知,正带着两名差役踩着路上的积雪,从南边赶回来。

  远远的。

  顺天府同知便高呼道:“明府,朝廷那边的行文,要本府开仓赈济京畿内外。内阁那边也有批文,要明府督办户部放粮发炭送衣赈济顺天府百姓一事。”

  海瑞闻声赶忙走下府衙,也不顾路上尚未扫清的积雪,便与浑身粘着雪的同知汇合到一处。

  “朝廷的命令下来了?”

  同知赶忙从怀里贴身的位置取出来两份文书。

  “明府,都在这里,有内阁的行文,也有户部那边的批文。”

  海瑞迅速将两份文书打开,确认上面的信息无误之后,立马拉着同知就冲进了府衙,不多时便将留守在府衙里的官吏们召集于公堂上。

  “内阁和朝廷的行文下来了。”

  “本官现批文于各司职官,各方胥吏,尔等领本府及大兴县差役,召集城中各坊全力清除路面、屋舍积雪,搭棚开仓放粮放炭送衣。”

  “同知速去兵马司,邀其速出城打通顺天府各县要道,运送户部大仓赈济物资。”

  堂上,官吏齐声领命。

  毕竟是京畿之地,天子脚下,满城王公大臣,他们是不敢出错的。

  海瑞又说:“京畿雪灾,周遭百姓受累遭殃,必然会趋之于城外待赈。本府差事留守职官分掌,本官近日当于城外,安抚民心,勿出冲撞京师之事,严防惊扰紫禁。”

  对此言,堂上众人也无人反对。

  毕竟说到底,京师乃是首善之地,有各部司衙门坐镇,城中百姓的日子即便时逢大雪也不会难过。

  可城外就不一样了。

  百姓们这个时候一旦过不下去,首先想到的就是来最近的京城寻求朝廷赈济。

  一旦人聚集的多了,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冲突。

  若是人聚集的更多些,出了乱子,那就是京师袭扰,这是大过。

  海瑞是都察院的右副都御史,是北直隶按察使,但更是顺天知府,须得要稳住城外的局面。

  不多时。

  眼看诸事都已经安排妥当,海瑞也是急匆匆就带着四护卫、几名府衙官吏,领着一般差役就往城外赶去。

首节 上一节 772/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