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758节
幕僚当即抱拳点头:“似海瑞这等无礼无法不顾体统的人,如何能在朝中身居高位。朝廷历来讲究中正和气,若都和他这样做官,朝廷岂能长久,想来朝中科道言官们定然会为了朝廷稳定,也为了不让海瑞走向歧途,定会出言匡正的。”
徐阶冷笑一声:“那就去做吧……”
……
“哈哈哈哈哈!”
“爽!”
“儿子平生数十年,从未如今日这般的爽快!”
大抵就在同一时刻,在严家却是一阵豪迈的笑声从已经升任严家老太爷的严嵩书房里发出。
严世蕃满脸激动,笑声几乎能冲破书房的门窗和屋顶。
而坐在太师椅上的严嵩却显然没有如儿子这样的兴奋。
甚至可以说是极其的冷静。
见老爷子没有回应。
严世蕃也察觉到了,有些尴尬的又干笑了两声,这才送了一杯茶水到严嵩面前:“爹,您可是还有什么犹豫?”
严嵩摇了摇头,伸出双手握住茶杯,抬头看向儿子,平心静气的说:“你觉得皇上现在如何?”
严世蕃顿时面露狐疑:“您的意思是……”
这个问题实在是有些宽泛,让严世蕃一时间找不到回答的思路。
严嵩轻叹一声:“也就是在今日,我喊了郭朴还有欧阳一同去西苑请陛见。待入了内殿,便闻着殿内有淡淡的草药味,起初陛下的脸色也不是很好。只是后来好转了些,才又给福孙那孩子赐下无忧之名。”
一旦解题的思路给出,严世蕃的聪明劲立马就有了永福之地。
他当即瞪大双眼,而后似是觉得隔墙有耳的回头看了一眼,随后俯身弯腰:“您的意思……是陛下已经时日无多了?所以现在对陛下而言,如何让新帝平稳登基,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严嵩点点头,却又摇了摇头。
严世蕃立马就有些急了。
“爹!”
“您这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的,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啊。”
严嵩还是一声轻叹:“你说的对也不对,错也没错。陛下的身体如何谁也不清楚,恐怕就连陛下自己也不清楚。所以,新帝什么时候登基,也就是个未知数。但陛下终究是老了,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皇帝了。玄宗创立开元盛世,而后又是如何,你读史书难道不记得了?”
见老爷子开始拿唐玄宗来说事。
严世蕃眉头也不由皱起:“所以您的意思是……就算这个时候能借海瑞抨击徐家一事扳倒徐阶,可陛下说不定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会轻拿轻放?”
严嵩端坐在太师椅上,眼睛里透着精明,半响后才又开口道:“没有万全之计,不能让朝廷和陛下不得不做出决断,此时便不可能扳倒徐华亭。”
“可海瑞此前南下就任应天巡抚,这一次奉召回京,显然是已经盯上徐家了。”
严世蕃有些不服气。
好不容易朝堂之上,严、徐两人的风向悄然发生了转变。
他又如何能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扳倒徐家和徐阶的机会。
不然的话。
过去那么多年自家受得攻讦,严家散尽家财,这些年老老实实一心为了大明做事,岂不都是白费了。
严嵩却只是摇着头道:“这就要看海瑞到底是不是真的人如其名,是不是真的能将这件事一直做下去。还要看徐家会不会在别的地方,再露出错处。不然,你真以为光是一个侵占田地的罪过,就能将我大明朝的内阁次辅如此轻易的扳倒?”
严世蕃本来还想开口反驳一二。
可是一想到,朝廷内外上上下下这么多年,官绅大户侵占百姓田地的事情,当真是只有少数人在做的?当真是无人可知的?
这个时候读书入仕为官。
踏马的可不就是为了升官发财来的。
不然这书不是白读了,这官不是白当了?
事实就是。
谁都知道别人在侵占剥削百姓,谁都明白为官一方乃是为了自身的升官发财,谁都清楚这世界上是没有圣人的。
不过是因为大家都在做,所以像大户侵占黎庶田地的事情,就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潜规则和公认的默契。
百姓不用来当做案板上的鱼肉,还能算是百姓?
不能被鱼肉的百姓就不是好百姓!
这。
就是事实!
严世蕃也不由的轻叹一声,还真是如老爷子说的一样,光是一条侵占田地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成为扳倒徐阶、推倒徐家的条件。
严嵩也是开口解释道:“侵占田地一事,只能成为扳倒徐阶的众多原因之一,即便这个亩数巨大,也不能是最关键的原因。如此说,你可明白了?”
面对现实,严世蕃只能是点着头,也收起了脸上原本的笑容。
这会儿。
他也觉得今天这件事,也并不是那么的爽了。
不过很快,严世蕃还是双眼闪烁着说道:“可今天海瑞不是还在徐家门口说了,要上奏弹劾徐家和徐阶吗?这件事,咱们是不是可以再利用一下?”
严嵩却是摇头:“严家什么都不做,不光什么都不做,还要告诉下面的人也不要有动作。这一次,就先让海瑞一个人去做,这样这件事就不会和严家扯上关系,就不会被人在暗中弄成是我严家在搞朝堂党争。”
见老爷子早有成算,严世蕃也终于是服气的坐在一旁:“行行行,您老都已经想好要怎么做了,我这个当儿子,那就听你的安排便是。”
见儿子还算是听话,严嵩也是松了一口气。
随着海瑞回京,肉眼可见南边的混乱会通过海瑞传导至京师朝堂上。
这个时候,先出手的可并不一定就会是最后的赢家。
想着想着。
严嵩不由想到已经南下许久的大孙子。
要是大孙子在京中,那么自己倒是可以安排些事情。
现在只有儿子在身边,那就只能是万事求稳了。
寻一个稳中求胜。
……
就在严、徐两家有人欢喜有人愁的时候。
从徐府巷离开终于是进到会同馆的海瑞,也是立马就关上了门窗。
他真的在如他所说的一样,准备着弹劾徐阶和徐家的奏疏。
一夜无语。
翌日。
天不亮,就在京中各部司官员准备如往日一样揣着食物上衙点卯的时候。
西苑那边却是传话太监齐出。
不多时官员们便都知晓了,皇帝要召集京中三品以上官员西苑万寿宫议政。
天知道皇帝这是要闹哪一出。
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忽然要在西苑万寿宫召集三品以上官员议政,这已经算是朝会的规格了。
官员们心中揣着疑惑,可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皇帝的口谕,三品以上的官员纷纷转道赶往西苑。
等到天蒙蒙亮的时候。
京中三品以上官员已经是齐聚万寿宫。
内阁辅臣、六部、五寺、三法司的堂官们,则是进了万寿宫大殿,余下的如各部司侍郎、少卿就只能是站在殿门外了。
虽然殿内的地方足够大,可这种等同于早朝的议政会议,还是要有些规矩和格调的。
要是什么人都能进到万寿宫大殿,那阁老、尚书、正卿们还当的有什么逼格。
人一多。
平日里寂静淡雅的万寿宫也就显得有些嘈杂起来,形同菜市。
不过很快就在吕芳的呼喊下安静了下来。
随着皇帝自内殿走出,坐在前殿御座上。
殿内殿外已经是彻底安静下来。
殿内。
严嵩照旧有着一只赐下的软凳坐着。
其他人人则是依次站列。
回想着自己今日正准备去内阁时接到皇帝今天要在万寿宫议政的事情,徐阶便是眉心加紧。
他已经有些预感,今天恐怕是要不好过的。
难道皇帝在知晓了昨日自家门口因为海瑞发生的事情后,所以才有了今日的召集京中三品以上官员议政的事情?
难道皇帝也生出了要打压自己和徐家的心思?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