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731节

  最好是能让朝廷出面,株连一帮人。

  不然还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

  ……

  “反了!反了!”

  “他严绍庭难道是想反了天吗?”

  南京总督粮储大臣杨宗气,怒气冲冲的冲进了户部尚书张舜臣的公廨。

  屋门也不曾关上,就这么敞着。

  杨宗气当着张舜臣的面,拍着桌子大喊道:“您知道吗?严绍庭今天派人去后湖查阅皇册以及鱼鳞图,这是要做什么?他是觉得咱们这些在江南为官的人全都在坑蒙拐骗?还是说,江南二百年的官员,都不能信了?”

  “张部堂,这事咱们必须要管啊!再不管,这江南只怕就要改姓严了!”

  “他严绍庭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您张部堂不管,我也得管!我不能叫外面人因为这事,骂起咱们为官不仁!”

  一通骂骂咧咧,杨宗气又推搡开人,一路冲出了户部衙门,留下一帮吃瓜却一时间看不懂局势的胥吏们。

  而在公廨里。

  张舜臣脸色阴沉,看向坐在边上的张玭。

  张玭则是脸色难看:“他这是在甩锅!这是要奶好给那些大户,让他们知道他杨宗气还在为他们奔走,最后骂名和过错都要落在咱们身上!”

  张舜臣冷哼一声。

  “到底是为官多年,平日蠢笨,这时候却聪明的很。”

  张玭上前一步:“那现在我们怎么做?就眼看着外面一步步乱起来?”

  张舜臣缓缓抬头看向门外。

  许久后。

  他才笑了一声。

  “恐怕有人正等着局势大乱才好呢……”

  …………

  月票月票

第445章 江南大乱

  整个江南地界都乱了。

  凡是应天巡抚衙门辖下的江南府县,以及与之毗邻的州府全都乱作一团。

  事情的起因是,原本还被限制在州府衙门之内的官场内部争夺,忽然之间就被扩散到了所有人头上。

  先是不知道从哪里出来的消息。

  说是应天巡抚衙门之所以会这样做,完全是因为新来的那位江南六省总理大臣要清退大户人家的田地,要剃了江南大户的脑袋。

  这传言半真半假的掺和在一起,却是实实在在给江南那帮士绅豪强大户们给吓到了。

  原本应天巡抚衙门说要清查各州府田亩人丁的时候,大伙虽然明面上是奔着南京各部司衙门去骂的,但心里到底还是有些怀疑这件事背后并不简单,甚至隐隐带着不安。

  现在事情彻底捅出来了。

  原来是那新来的江南六省总理严绍庭要把他们这些大户的田给抢了,甚至还要剃了他们的脑袋。

  这可比那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还要狠毒啊。

  这骂声和矛头一下子就瞄准了缩在南京城里西花园的严绍庭。

  毕竟那些闲言碎语可是言辞凿凿的。

  一来,应天巡抚海瑞过去从不来南京,如今严绍庭来了他也就来了,然后就是要清查田亩人丁。

  二来严家过去就是多有贪墨不法,在朝中擅长的就是一个欺上瞒下鱼肉大伙。严家这是有不法遗传的,现在严绍庭来了江南,也算是忍了不少日子,现在开始亮出屠刀也算是子承父业了。

  综合上述。

  合理!

  一切就显得无比合理了。

  于是江南州府的士绅豪强大户们便开始四处奔走,各方串联,更是开始联络各处,书信不断。

  而至于为何毗邻应天巡抚衙门辖下十二州府的其他地方也会乱起来,这完全就是群体惊慌后连带着发生的集体恐慌反应了。

  如今严绍庭总理江南六省事务,应天巡抚那边给事情办完了后呢?

  那肯定是要向周边扩散的。

  随着各地大户人家慌乱起来后,无数的谣言也就此起彼伏的生出。

  而核心论点就是那位小严阁老看上了他们的家产,希望他们这些大户人家能够老老实实的投献钱财。

  甚至在这种流言下,还隐藏着这件事其实是皇帝指使严绍庭南下敛财的。

  这样的话虽然还没传开,但却也进了不少人的耳。

  到了这里,整个江南也就乱了一半了。

  至于说另一半。

  那就是完全因为严绍庭本人了。

  随着海瑞带着应天巡抚衙门开始风风火火的清查各地田亩人丁,最近几期的昌平报也是在大力宣扬评价这件事情。

  昌平报明面上还是很公正客观的。

  除了解读应天巡抚衙门的官方解释,如今衙门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能让寻常百姓也有田种,让人人都吃饱饭。

  昌平报也转载了不少抨击应天巡抚衙门的言辞。

  但总体上来说,昌平报还是按照官面的解读,认为应天巡抚衙门是为了造福百姓,才会清查江南田亩人丁。

  随后就有关于应天巡抚海瑞的过往事例和人物小传散落民间渐渐被传扬开。

  在这些小道消息中,海瑞那就是大大的青天大老爷,是大明朝二百年才出一个的大青天,是能和前唐狄仁杰、前宋包龙图比肩的人物,断案如神,爱民如子,清廉正直。

  然后就又有关于海瑞在各地为官时的小故事加以确凿,敲实海瑞这位应天巡抚的人设。

  尤其是海瑞的那个海笔架之名由来,更是被广为流传,再加上海瑞大孝子的事情。

  这么一个流传。

  如今江南地界上,别管是见过海瑞还是没有见过的,寻常百姓家都认定了这位海老爷就是来帮他们过上好日子的。

  于是。

  这个时候严绍庭又让人散出去消息。

  直接就说,应天巡抚衙门这一次清查地方田亩人丁,就是为了吃大户,为了过好日子,所以大青天海老爷必然会被那些大户污蔑诬陷,但我们的百姓也定然是眼睛雪白的。

  吃大户,过上好日子!

  这样充满诱惑性的话一经放出,立马就造就了江南应天巡抚衙门辖下十二州府百姓集体眼睛雪亮雪白的结果。

  虽然还没有官府推动。

  但这十二州府的自由民,现在在哪看到那些个大户人家就是两眼放光,恨不能立马就上前狠狠的啃上两口,吃下大户身上两口肉。

  好为海青天大老爷出气!

  百姓淳朴,一时也被传为佳话。

  于是。

  江南地界上,补齐了最后一半的乱。

  彻彻底底的乱了起来。

  “他严绍庭现在就是不管不顾,要枉顾太平,置江南于遍地大乱之中!”

  “我要上书!我要弹劾他!”

  “孙都宪,咱们可都在江南为官,您是风宪之首,如今岂能坐视严绍庭激起江南民变,引来大祸?都宪该当领衔上疏弹劾!”

  南京守备衙门。

  有镇守太监陈洪皱眉端坐上方主位。

  南京粮储总督杨宗气已经是邀约群贤上疏弹劾严绍庭。

  被点了名的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孙值默默抬眼看向杨宗气,却并未开口应答。

  南京吏部尚书王用宝和户部尚书张舜臣对视了一眼,默默看向上方的南京镇守太监陈洪。

  礼部尚书、兵部尚书还有工部尚书则是顾左右而言他,却分明都是不愿意挑头的人。

  至于刑部尚书,赵大佑老爷子终于是在身体支撑不住倒下前等到了朝廷批准他乞骸骨的奏章,内阁大手一挥就放了这位早就病殃殃的南京刑部尚书回老家去了。

  那么余下的南京诸卿,也是个个不愿第一个站起来抗事的。

  杨宗气看着在场这些人的无动于衷,脸上神色恍惚,本要怒声痛斥,但一声轻叹后也只是退回原位。

  他缓缓坐下显得有些失神,宛如是在自嘲的冷笑了两声后,他才缓缓开口:“诸位,你我在朝为官,这样的事情是躲不过去的。现在不用我说多,你们也该明白,严绍庭这一次真正目的是奔着清退田亩来的。”

首节 上一节 731/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