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64节
可而今国库空虚,地方藩库年年贪墨吃空,早已难以维系。部堂以为,若是抗倭军饷告急,而部堂若能替陛下解此忧虑,待大战之后,陛下该以何等封赏酬谢部堂之功?”
面对如今京师朝局,严绍庭觉得还是要等浙江道那边的事情解决,海面倭患清除之后,将老胡给弄到京师。
最好是将他弄进内阁才好。
而在听到严绍庭的言论之后,胡宗宪亦是眉头一挑。
别看如今浙江道的局面如同一团乱麻,但浙直卫所兵马和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率领的抗倭军,却一直在准备着和沿海倭寇来一场决战的。
但这些事情,都是浙直总督衙门在按部就班推进的。
为何远在京师的严绍庭,却能看出这些。
并且还能准确的说出,浙直总督衙门是准备在今年寻求和倭寇决战的?
但胡宗宪也是明白人。
他当即开口道:“严侍读的意思是,若我能在浙江为朝廷解决抗倭军饷一事,便能……”
“入阁也不成问题!”
严绍庭沉声开口,斩钉截铁,目光闪烁着看向已经醒悟过来的胡部堂。
他更相信,整个大明朝数万官员,就没有一个人能抵挡入阁的诱惑。
胡宗宪的脸色果然是动了一下。
他沉声开口道:“严侍读要斩郑泌昌、何茂才,亦是为了此事?”
严绍庭点头道:“部堂为官多年,最是清楚只有站的位置越高,才能越从容的做事。”
他要推动胡宗宪入阁的意思,已经明明白白的摆在了对方面前。
胡宗宪却忽然犹豫的问道:“严阁老……”
严绍庭开口道:“爷爷已经年过八十了。”
老严头就算现在没了被道长用完问罪的可能,但八十多岁的人,终究还能再在内阁的位子上待几年呢。
如果不是严世蕃太蠢,而自己又尚且年轻,严绍庭又怎么可能想到要推胡宗宪入阁这件事。
听到严绍庭提及严阁老的年纪,胡宗宪彻底明白了缘由。
他点点头:“若无严阁老赏识,我也不可能身居浙直总督、浙江巡抚。这些年在东南,远离京师,难有近前侍奉阁老的机会。若是能在京中,倒是可以全了这份过往遗憾。”
胡宗宪最终还是同意了严绍庭的提议,表明了愿意往后留在京中为官。
严绍庭面露笑容:“如今夜深了,爷爷已经睡下。部堂明日还要入宫面圣,圣前奏对浙江道诸事,还是早些去官驿歇息吧。万般艰难,还是有时间去料理好的。”
今天和胡宗宪见面,为的也就是给严家找一个老严头退休以后,权力真空期能有个在内阁的依靠。
既然胡宗宪答应下来。
也就没什么可以再说的了。
胡宗宪会意,起身拱手:“此番回京,实则乃是为了浙江灾民。侍读如今裁夺东南诸事,万望能让灾民能日子好起来。”
……
翌日。
朝廷都已经知道,东南半壁的话事人胡宗宪入了宫,正在玉熙宫面圣奏对。
而内廷派到浙江的织造局市舶司总管太监杨金水,也已经一起回京。
一早。
玉熙宫里,便有钟磬声响起。
杨金水跪在周遭布置八卦的道台前,不敢抬头看向道台上的嘉靖皇帝。
早上从官驿入宫的胡宗宪,则是在前面的大殿里等候着传唤。
道台上,嘉靖眯眼审视着跪在面前的杨金水。
“朕问你,为何要炸堤?”
杨金水浑身颤抖,头更低了一些:“因为要推行国策,还有……有人想借机兼并田地,中饱私囊。”
他不敢隐瞒皇帝,但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将事情完全说清楚了。
因为事情连着他,连着宫里,连着主子爷呢。
嘉靖眼睑颤动:“谁干的?”
低着头的杨金水,脸色苍白:“是杭州知府马宁远伙同府县官员做的,胡部堂已经将此僚问罪斩杀。但奴婢觉得,肯定不止马宁远一人!”
嘉靖眉头皱起,生出怒气:“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回答朕!”
守在边上的吕芳弯着腰低着头,听到此言,赶忙抬头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干儿子杨金水。
杨金水抬起头,面露难色:“主子爷,年初朝廷定下在南直隶改棉为桑,在浙江改稻为桑的国策。浙江道分摊五万亩田地,要栽种桑树。
浙江的百姓们不愿意去改,甚至闹出百姓围堵阻拦官府改田之事。
马宁远他们担心浙江道无法办好国策的事情,耽误了朝廷财税大事,所以才会趁着这一次浙江汛期,炸开新安江大堤,想要借此做成改稻为桑的事情。”
这是如今已经公开的原因,杨金水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嘉靖脸色冷了下来,沉声问道:“除了马宁远,他们又都是谁?”
杨金水叩拜道:“奴婢知道的就是马宁远带着去炸的新安江大堤,他们……都是浙江道的人。原本朝廷要在东南推行国策,就是为了替朝廷添补亏空,本来今年就算种下桑树,也要等明年才能长出足够的桑叶。
浙江百姓不愿改稻为桑,马宁远和他们担心拖的越久,差事便越不好办,到时候坏的是朝廷定下的五十万匹丝绸的事情。
所以他才会带着人去炸开大堤,想要借此逼迫百姓们将田卖给丝绸商人,用来栽种桑树,增产丝绸。”
忽然。
嘉靖眉头抖动了一下。
他目光逼视杨金水:“你说,就算今年种下桑树,也要等明年才能有足够的桑叶喂养蚕?”
杨金水抬头看了眼皇帝。
难道皇帝不明白这个道理?
看到杨金水脸上的表情,嘉靖也终于是明白了过来。
他当即冷哼一声,转头看向吕芳。
“去,你亲自去将严绍庭带过来。”
“朕要听听,严绍庭是怎么说的。”
第68章 大明的财神爷
当严绍庭接到吕芳亲自过来传召的时候。
胡宗宪已经在玉熙宫前殿,走到了后殿道台前。
杨金水依旧跪在地上。
他是太监,是皇帝的家奴,与胡宗宪以及朝臣们是不一样的。
嘉靖看向脸色黝黑,神色疲倦的胡宗宪。
心中难得的生出几分不忍。
但嘉靖仍然是冷声问道:“杨金水说新安江大堤是杭州知府马宁远带着人炸开的,你是浙直总督,是浙江巡抚,是我大明朝东南一方巨擘。你胡宗宪对着朕说,马宁远背后有没有指使他去炸堤的?”
胡宗宪拱手作揖,缓缓跪下。
这般举动,倒是让嘉靖眉头微微皱起。
只听胡宗宪开口道:“陛下信任微臣,命微臣肩负东南职责,如今却生出新安江毁堤淹田的人祸,是微臣失责。
微臣在浙江总督衙门,接到消息,便当即缉拿杭州知府马宁远等犯官,问清缘由便以浙江巡抚之权,问斩马宁远等犯官,以求平息百姓怒火,安抚地方。
陛下问微臣,马宁远背后是否还有他人指使。微臣暂时不知,但如今陛下已将此事并东南推行国策之事,交付严侍读严查,微臣愿以带罪之身,协助严侍读查明此事,呈奏陛下。”
胡宗宪不知道马宁远这个学生,为何会蠢到去炸毁新安江大堤吗?
他很清楚。
但是胡宗宪更清楚,既然昨夜严绍庭说出要帮自己回京入阁,那这件事的功劳就该给这位年轻的小严阁老。
嘉靖目光动了一下,嘴角露出一闪而过的笑容。
而后他继续沉声询问道:“杨金水说,即便今年种下桑树,也要到明年才能产出足够的桑叶去养蚕,是否如此?”
见皇帝不再追问新安江大堤被炸毁背后元凶的事。
胡宗宪点头道:“回陛下,确实如此。此前微臣在浙江,接到朝廷的旨意,便上书内阁希望能一步步推行国策。”
嘉靖目光沉下:“为何内阁不曾与朕说过此事?”
问完之后,嘉靖也反应了过来。
年初的时候,朝廷亏空巨大,内阁好不容易想出个办法,又怎么可能会将这件事说明白了。
只是张居正在苏州府这么久了,竟然也不曾将这件事呈奏上来,却是有些大胆了。
嘉靖心里将此事记下,又想到苏州府、松江府两府隐瞒田亩的事情,不免对某些人记恨上了。
这时候。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