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637节
这已经是一笔不可计数的财富了。
杨博觉得到这一刻,不论如何,严绍庭都该松口了。
毕竟只要他现在点头。
那严家日后就能在这件事情上,得到一笔源源不断的收益。
严绍庭也终于是脸色有些了变化。
他缓缓露出笑容,却在杨博期待的注视下摇了摇头。
但没等杨博急切开口询问缘由。
严绍庭却已经解释道:“尚书莫急,这一次蒙古人叩关来犯,不论结果如何,宣府面对三路大军进攻,已经做的很是不错了。至于那一路伏兵潜入,只能说是兵家无常事,为宣府说上几句话,也无可厚非。”
在杨博愈发不解的目光下。
严绍庭笑呵呵却大有深意道:“毕竟,当初宣府兰永震参将也是来过严家,下官亦是不得不在皇上跟前附议拨付钱粮的。这件事情,于情于理,也得为宣府说说情。”
听到严绍庭提起兰永震来严家的事情,便是杨博也不由脸红了一下。
毕竟都知道,兰永震之所以会来严家,那是因为自己在背后鼓动的。
不然这一次言官们也不会奔着自己发起弹劾。
杨博当即说道:“润物慧眼,有何需要尽管说来,我自当尽力而为。”
这话已经是彻底说开了。
现在只等严绍庭提要求。
但是官位不要,钱财也不要。
杨博实在有些不知道严绍庭会提出怎样的要求。
严绍庭也没让杨博久等。
“若是依照尚书所言,不知能否从中安排,让我与山西那边能说得上话的人见上一面?”
闻听此言。
杨博有那么一瞬间是懵的,眼神中闪烁着意外和不解。
不要官,不要钱。
只要见一面。
这是什么要求?
不过他也清楚严绍庭所说的山西那边能说得上话的人,那是奔着晋党的根子去的。
但杨博还是心存疑惑:“当真只是见上一面?”
严绍庭点点头,而后佯装才想起来一样,轻声说道:“说起来下官在京中身兼数职,也做了不少事情。但到底没有州县经历,祖父也时常说在朝为官,若要走的更远,能在日后多为朝廷做事,还是要有能放下身段,走下去看一看的经历。”
原本就心中不解的杨博,顿时眉头一震。
严绍庭这是在寻求去地方为官啊。
而且听这意思,还是希望在严家之外,通过自己达成目的。
而在说完自己的要求之后。
严绍庭便好整以暇的端着茶杯,细细的品尝着老徐烹煮出来的大红袍。
自己要和晋党在山西的当家人见面,这是早就计划好的图谋。老道长要将马芳拿下,借机掌控宣府。自己自然也有另一份打算,而且是从一开始就明确的,与晋党插上一手的计划。
至于自己南下为官。
这就是此次事情之后,在见识到老道长的算计,才生出的想法。
但就算没有这一次老道长的算计以及展现出来的皇帝手腕,自己也终究是要亲自南下一趟。
朝廷里的很多事情,是要在南边当面解决了,才能将往后的事情做成。
既然今天杨博不请自来,那自己岂有不狠狠利用他一把的道理。
坐在对面的杨博,沉眉思考了许久。
虽然他当下还不清楚严绍庭为何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但为了保住宣府和马芳,这两件事也并不是不能答应的。
杨博脸上露出笑容:“想来山西那边也很希望能与名震朝野的严宾客见上一面。至于润物想要广开眼界之事,若有机会,时机恰当,想来也不是难事。”
这便是答应下来的意思了。
严绍庭伸出了一只手,伸到杨博面前。
杨博有些疑惑,但却下意识的也伸出一只手。
严绍庭面带笑容的握住杨博的手,上下摆了两下。
“既如此。”
“祝愿接下来能与杨尚书合作愉快!”
…………
月票月票
第394章 一起干徐阶就是最愉快的事情
既然已经敲定了双方要合作的事情。
剩下的时间,杨博便是和严绍庭详细的说明了一些注意事项。
毕竟他在朝中这么多年,虽然这一次要借严家在都察院和言官那边的力量发出不同的声音,但他也是有自己的人手需要去调动。
不过到底还是定下了具体的时间。
朝廷里针对宣府镇的弹劾,他们所要发出的不同声音,必须要赶在皇帝传旨召集内阁和朝臣廷议前完成。
不然等到事后,再去做这样的事情,就是无用功了。
送走杨博之后。
严绍庭重新坐下,却是眯起双眼,默默的琢磨着。
徐渭将茶桌上的东西全都收拾干净,重新泡了两杯茶。
“按理说,言官们对杨博的弹劾,其实根本算不得什么,便是较真也不过是降旨训斥两句而已。所以他今天句句不提自己,字字都在说宣府。”
徐渭默默的分析着当下的情况。
严绍庭低头端着茶杯,喝了一口昌平自产的茉莉花茶,味道不重,淡淡的茶香味里带着更加细微的茉莉花香。
“救宣府,便是在救他杨惟约自己。”
“这一点他很清楚。”
严绍庭喝了一口茶,让茶香和花香萦绕在唇齿之间。
对于今天杨博的突然登门到访,如今看算得上是在预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至少自己年初因为郭玉创的关系,在老道长面前谋划了一个大局,这一点就能让杨博看到自己会在这件事情上出手帮忙的可能。
同样的。
现在朝廷里的风波,主要就是来源于宣府。
如何定性宣府在这一次蒙古人进犯这件事情里的作用和功过,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点。
严绍庭眯着眼说:“只是他能亲自不加掩饰的前来寻我,也就是做好了会被朝中其他人知晓的准备。如此说来……”
徐渭听着严绍庭的分析,开口接过话:“若这般说,那就说明他已经做好要与徐阶正面对撞的准备了。”
毕竟朝廷里的科道言官,历来都是那帮清流的自留地。
即便旁人能插手其中,但也不过是一二无关紧要的位置。
总体上而言,科道言官还是以清流为主,在朝为官做的事情也是以清流的利益为准。
不论当下徐阶在朝廷里的地位如何,在没有新的利益代表被推上来前,他这个华亭徐依旧还是清流代表。
“杨博不是那种莽撞之人。”
严绍庭缓缓开口,给杨博做出评价后,继续说:“他既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那就说明他自己还留有后手。”
朝廷里都是千年的狐狸。
就算今天自己答应了杨博的请求,但用屁股想都知道,杨博定然是做好了两手准备。
徐渭面生笑意,看向原本坐着杨博的位子:“不论如何,既然他做出这等准备,若是这件事最终会牵出徐阶,那他杨博自然要正面应对。”
听到徐渭这般说,严绍庭不由笑出声来。
在徐渭的注视下。
严绍庭乐呵呵的说道:“若是当真有这种能一起组团干徐阶的机会,岂不就是最愉快的事情?”
徐渭闻言会心一笑:“真要这样,就得要让陆同知他们暗中抓紧查清楚,这一次朝中言官弹劾背后到底有没有徐阶的影子了。”
对于这样的提议,严绍庭点头同意。
所谓无风不起浪。
虽然事情是因为宣府镇御敌不力引起,但京中远离宣府的言官们会这么快就发起弹劾,要说没人在背后推动也是绝无可能的。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