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610节

  阵前的严鹄见到又有近两百骑兵前来助阵,自是反应过来这些人来自何处。

  他回头看了一眼军阵后方。

  那里是自己的兄长还有嫂嫂家的弟弟。

  当然。

  还有个无关轻重的裕王殿下。

  严鹄伸手按在了头盔上,轻轻向下一拉。

  面甲便被扣下。

  严鹄将斜插在地上的长枪拔出,而后策动战马在阵前左右移动着。

  渐渐地。

  他的速度越来越快。

  而他也举起了长枪,高呼了起来。

  “诸位!”

  “我等磨刀千日,便是为了今日杀敌立功!”

  “在我军身后,便是严宾客,便是裕王爷。”

  “我等当如何?”

  少年人开了嗓,便是无尽的豪迈。

  原本纹丝不动的军阵,开始有了些动静。

  而后。

  声音如浪潮一样响起。

  “战!”

  “战!”

  “战!”

  严绍庭却是闻声之下,不由紧张起来。

  中原人对草原人,尤其是在这种骑兵冲阵的情况下,受到的冲击是难免的。

  而且这也是昌平民壮队第一次上阵迎敌。

  这两年操练下来,到底是个什么章程,也得要今日才能见分晓。

  反倒是在他身边的朱载坖满脸涨红。

  在听到全军不断大喊着死战。

  朱载坖双手握紧:“我军必胜!”

  严绍庭闻声侧目扭头,眉头微皱:“王爷,若在朝中当慎重而言……”

  他没有说太多。

  总不能打压这位王爷的好战之心。

  但若是这位不分场合的表现,早晚会被人说成是穷兵黩武,皇帝好战则国家必危。

  朱载坖涨红着脸转头看向严绍庭,他挥舞着手臂:“严师傅放心,本王在昌平,无所顾忌!”

  看着眼前的军阵。

  朱载坖心中没来由的便是一阵热血膨胀。

  他的眼前也不再是当下的军阵,而是百年前大明成祖皇帝御驾亲征,统领大明千军万马的场面。

  朱家儿郎。

  本该如此!

  没来由,朱载坖的心中浮出了这句话。

  而在前方。

  蒙古人的马蹄声越发的大了。

  这是因为蒙古人已经冲过来了。

  严鹄驾马回到本部阵前,大喊着:“戒备!”

  而在东北侧的夹山上。

  驾马赶上来的徐渭,亦是满脸焦急的望着山下远处的战场,来回的踱着步。

  在他眼前,半边的山体上都是一个个开挖出来的平整炮位。

  只是操炮的并不是神机营的人,而是锻造厂的工人们。

  毕竟没有朝廷旨意和许可,民壮队是不能接触火器的。

  徐渭有些紧张的看向在场年纪最老的一名工头:“如何?可能压制住?”

  老工头早年是在军器监做事,后来老了便退了下来,回了昌平。

  如今一直是锻造厂经验最丰富的人。

  老工头看了一眼周围的炮位,再抬头压在眉毛下看向远处蒙古人已经冲锋起来的战场。

  他点了点头。

  “我等在山上,距离不是问题。”

  “一轮测定。”

  “随后便能压制。”

  徐渭当即眉峰竖起,看向远方的好似是有万马奔腾的战场。

  他高举右手,猛的向前一压。

  “开炮!”

  …………

  月票月票

第380章 老朱家又要御驾亲征了

  昌平开了炮。

  消息便如电闪雷鸣的,传进了当下已经城门紧闭的北京城里。

  依旧是内阁班房。

  只是这一次在班房里的人远比前一次少了很多。

  除了兵部尚书杨博和胡宗宪两人之外,便是镇远侯顾寰。

  至于其他人都在各部司衙门坐镇,稳定人心。

  而本来其实原则上,也不会叫了胡宗宪的,但毕竟他也是加了兵部尚书的衔,且在东南久经战事,内阁这边觉得一并喊来或许会有些什么用处,方才与杨博一同叫了过来。

  此刻。

  班房里,气氛显得有些诡异。

  一片寂静之中。

  众人皆是瞪大双眼,目光诧异而又震惊的看着镇远侯顾寰。

  如今北京城九门封闭,外面的消息全都要通过执掌京营,在这个时候执掌整座北京城防务的顾寰来了解。

  内阁老幺李春芳脸上带着浓浓的震惊和不解。

  他双手按在了桌子上,语气中全然都是不可置信:“开了炮?他们昌平哪里来的炮?”

  似乎这么问还不足以诠释他心中的震惊。

  李春芳接着又急声询问:“谁给他们的炮!朝廷什么时候给了昌平治安司这等权柄!”

  说着话,李春芳满脸不解的从顾寰脸上移开,看向在场的其他几位阁臣。

  与李春芳的震惊不解,略有不同的是,严嵩等人虽然同样意外,却都带着一副了然的神色。

  袁炜在一旁脸色凝重的解释道:“先前陛下的旨意,如今朝中军需上的差事都由严绍庭担着,高务观和徐琨二人辅之。昌平当初遭灾经由严绍庭之手重建,还新开了不少工厂,其中便有冶炼厂和锻造厂,户部和兵部当初是同意在那边的锻造厂铸造新式火炮。”

  说着话,袁炜侧目看了眼坐在上首位置的严嵩。

  他转口略带着迟疑道:“只是昌平锻造厂的火炮报上来说是铸造新式的,户部和兵部还未曾带着工部及军器监的人过去查验,尚不知晓这些炮到底如何。”

  这算是为昌平为何能在今日抵御到底还是出现在京畿之地的蒙古人时,能够动用火炮这等朝廷严格管控的利器的原因。

  从官面上而言。

  昌平并没有私自背离朝廷,私底下铸造火器。

  顾寰举目看向李春芳以及在场的阁臣们,沉着脸正色道:“此次蒙古人攻破边墙,又悄无声息摸进了京师腹地,朝廷也未抽调别处兵马支援,当下昌平直面敌军,抽调锻造厂的火炮迎敌定然也是无可奈何之举,乃是形势所迫,事急从权。”

  说完后。

首节 上一节 610/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